【眉山戰“疫”?人物】仁壽老鄉陳剛參與“雷神山”建設后平安歸來,他主動要求隔離!
2020-02-15 15:30
1
/
陳剛和“雷神山”合影。
特約通訊員 潘建勇 眉山網記者 郭僑 文/圖
2月15日上午,仁壽縣龍正鎮永新村村民陳剛再次回到了老家。從武漢“雷神山”歸來的他主動要求,直接住進了集中隔離點。
40歲的陳剛年輕時曾是一名水電安裝工,沒想到時隔20年,他又重新拾起了這門手藝,用在了“雷神山”的建筑工地上。多年來一直在福建務工的陳剛,年前返回老家仁壽過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宅”在家里沒出過門。
2月初,陳剛妹夫幸建軍所在的中建三局下屬單位發出“集結令”,組織工人前往武漢支援“雷神山”建設。得知這一消息后,他馬上要求和幸建軍同行。“我們家一共就兩兄妹,去一個就行了!”當時,幸建軍沒有同意他的請求。
“我以前小時候想去當兵,想保家衛國,但身體不好,不符合參軍要求。這一直是我的一個遺憾。”陳剛在電話里告訴記者,后來在外務工,見到很多凡人善舉,自己也一直想做點事情來回報社會。
經過陳剛再三請求,幸建軍向單位匯報后,2月3日,以一名水電安裝工的身份,陳剛踏上了前往武漢的“逆行路”。2月4日凌晨到達“雷神山”后,陳剛就和其他工人一起,開始了夜以繼日的工作。
“當時,很多人奮戰了數個通宵,醫院建設已經初具雛形。在不影響醫院投用的情況下,我們負責后續的水電安裝工作。”陳剛說,為了趕工期,每天只睡4個小時,連續工作10天,期間,幾乎和家人通話的時間都沒有。
在最初開線槽的時候,由于手藝有些生疏,陳剛的左右手都被工具砸出了鮮血,用邦迪簡單包扎后,又開始繼續工作。“學過的東西永遠不會忘。”陳剛說,一天過去后,自己的手藝越發熟練,工作起來事半功倍。
“沒有喝過一口熱水,每一頓飯5分鐘就吃完。”為了更快地做完工作,陳剛從各個生活環節里“扣”時間,不斷給自己施壓,為建設默默奉獻力量。
由于出發地匆忙,陳剛沒有帶夠厚衣服,深夜的工地寒意襲來,他就把統一分發的一床被子裹在身上御寒,面頰仍然凍得通紅。
日復一日的工作結束后,陳剛在返家前,請工友幫忙拍下了他和“雷神山”的合照。照片中,他帶著口罩,靜靜看著前方,似乎在等待按下“暫停鍵”的城市重新恢復往日的車水馬龍。
陳剛回到龍正鎮后,該鎮黨委政府按照“最少接觸、最小風險、最好服務”原則,迅速安排專人對他進行心理疏導,做好全面周到的生活服務,讓他感受到了家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