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1-18 10:16:46
責任編輯:雷堯
記者一線走訪·記錄眉山“雙創”變化之二
“雙創”讓城市更美麗。
小志愿者正在勸導交通。
環衛工人及時清掃落葉。
一名老人正在全民健身器材上鍛煉。記者 雷卓鳴 攝
文化墻傳遞新風尚。記者 雷卓鳴 攝
“雙創”志愿宣傳。記者 雷卓鳴 攝
干凈的街道。
園林工人修剪街道綠化帶。(資料圖片)
眉山網記者 孟飛 文/圖
自全市“雙創”工作啟動以來,作為“雙創”主陣地之一的彭山區高度重視、上下同心、全民參與。如今,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該區的城市環境和人文素質都得到了很大提升。11月13日,記者到彭山區各大街道,實地感受到“雙創”為城市帶來的巨大變化。
十字路口改造 讓功能更完善
在彭山城區迎賓大道中段、迎賓大道東段、錦江大道以及彭祖大道北段交匯的十字路口(下簡稱迎賓大道十字路口),以往老舊的路口煥然一新,交匯的四條主干道增設了護欄,路口四周新建了花臺……對改造后的十字路口,市民紛紛表示十分滿意:“路口更漂亮了,功能更完善了。”
據了解,該十字路口以前有不少問題,如紅綠燈時間短但斑馬線過長,輔道設計不明顯……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不斷完善城市功能,該區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十字路口的交通問題,決定對城區多個十字口進行改建,該十字路口便是其中之一。
今年夏天,彭山城區的多個十字路口改建工作陸續鋪開,增護欄、建花臺、減路程、調整紅綠燈等。經過一系列改造,各個十字路口的功能趨于完善。
“以前,過這個十字路口,每次綠燈,因為時間短,我都要一路跑過去才行。現在,紅綠燈時間更科學了,過路口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一路小跑了。”迎賓大道十字路口,正準備過馬路的市民揚沙說。
“改建后的十字路口,紅綠燈時間更科學,輔道更明顯,極大地方便了市民和駕駛員通行,減少了路口的交通壓力。”該區交警大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已改造十字路口6座,接下來,他們還將進一步規范城區交通秩序。
市民素質提升 交通安全有序
在偉業廣場旁的十字路口,來往行人和車輛絡繹不絕,但都很遵守交通規則,機動車、非機動車各行其道,行人耐心等待紅綠燈。記者在現場觀察了半個小時,沒有一人闖紅燈。此外,斑馬線前,車輛都會停車禮讓行人。
對這樣的變化,市民紛紛點贊。“我是老彭山人了。以前,經常看到電瓶車和機動車搶道,闖紅燈的人也不少。現在,隨著‘雙創’工作的開展,感到大家的文明素質提升了不少,闖紅燈的很少了,交通秩序也變好了。”正在路燈等待綠燈的趙女士說。“第一次到彭山,發現人文素質和交通秩序很好,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來彭山出差的趙先生說。
交通執法人員也深有同感。一名在路口執法的交警說:“人文素質的提高,交通秩序變好,讓我們的工作壓力減輕不少。”旁邊正揮舞著小紅旗的交通員也笑著說:“原來,時不時有市民趕時間闖紅燈,我們嗓子都要吼啞了,現在,這種不文明現象幾乎沒有了。”
一群人的守護 讓街道更整潔
沿著彭祖大道北段往前走,街道四周隨處可見“雙創”標語,街面干凈整潔,沒有果皮紙屑。微風吹過,掉下少許樹葉,環衛工人都會及時清掃。“每天凌晨5點左右,我們就上崗了,就為了給上班的人們提供一個干凈整潔的環境。”一名環衛工人說,“城市越來越整潔,環境越來越好,我們再苦再累都愿意。”
街上,不時有社區網格員和“雙創”志愿者做保潔工作。他們隨身帶著火鉗和撮箕,仔細地巡視路面,發現有垃圾,就立即用手或者火鉗清理。偶爾,有電瓶車和自行車停放不規范,壓住了停車線,他們都會及時將車輛停放到線內。
上下同心、全民參與。自“雙創”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以來,彭山區各機關單位和社區網格員都參與進來。他們定時、定員、定區域對街面進行巡視清掃,以此保持全區“雙創”工作不降檔、不退步。
商家規范經營 積極支持“雙創”
鵬利街附近有兩所學校,正值下午放學時間,很多家長在校門附近等候。路口聚集的家長雖然多,但他們都站在人行道上,車輛也都停放在規定區域,路口的交通依然有序,沒有壓力。
周邊商戶也非常遵守相關規定,沒有一家占道經營。對此,接孩子放學的秦女士非常認同:“商家規范經營,不僅讓我們行走方便,也讓城市的環境品質提升了不少。”
據了解,全區商戶用實際行動積極支持“雙創”工作。他們不僅確保店內和店前的環境干凈整潔,還對亂張貼的小廣告進行了清理,張貼了“雙創”標語,營造了良好的“雙創”氛圍等。
記者手記
在彭山城區走訪和觀察,記者見證了該區的“雙創”成果,見證了城市的不斷變好。自“創雙”工作在我市啟動以來,各級各部門齊心協力,各司其職,從各個領域、各個層面發力,一點一滴,日積月累,推動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如今,城市頑疾減少了,品質提升了,衛生變好了,同時,市民講衛生、守秩序的文明意識也提升了,對城市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幸福感也明顯增強。可以說,“雙創”不僅改善了一座城市的環境衛生,更深刻地改變了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