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1-18 10:07:11
責任編輯:雷堯
——我市建設開放發展示范市工作紀實(下)
世園會上亮相的青神竹編長龍。記者 羅俊涵 攝
櫻花節上,櫻花盛放迎客來。資料圖片
泡博會上,市民向師傅學習泡菜技法。記者 楊槐 攝
“歷史村鎮的未來”國際會議現場。記者 楊槐 攝
第八屆(眉山)東坡文化節暨首屆四川音樂周開幕式現場。資料圖片
眉山網記者 陳甜
在宋代,眉山因八百進士而名揚天下,詩書禮儀名城是大家對它的深刻印象;在如今,眉山借助各式各樣的高質量會節,讓世人了解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范市的眉山應有的形象。
通過世園會、香港國際美食博覽節等,讓世界了解眉山;通過“歷史村鎮的未來”國際會議,東坡文化國際學術高峰論壇等,讓世界走進眉山……這些重要的會節,給眉山帶來的不僅是名氣與聲望,更是一些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和發展動力。
走出去
眉山元素驚艷世界
蘇東坡好竹,曾寫下“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使人俗”的詩句。
一株株小小的竹子,眉山將它變成竹海,沁綠全市;編成竹編,貴比黃金;走進教材,千人培訓;長成園區,做大產業;村民則靠它“編”出了樓房、轎車,“編”出了新農村的幸福生活畫卷;也“編”出了國門,讓世人知曉眉山。
10月9日,為期162天的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勝利閉幕。在迄今展出規模最大、參展國家最多的一屆世界園藝博覽會上,眉山以竹為媒、以竹會友,讓世界“眼前一亮”。
此次世園會,眉山攜手國際竹藤組織,圍繞“綠色生活、美麗家園”主題,生動展示竹藤在改善人居環境和提升生活品質中的獨特作用和重要意義。
位于世園會中心位置的國際竹藤園,充滿韻律的竹材匯聚成流暢的拱形,天然材料裹挾著自然氣息,建筑、竹構、竹景觀渾然一體,給人以回歸自然的舒適感,是目前國內跨度最大的竹結構建筑,被譽為“竹之眼”,令世人震撼。而國際竹藤園展示的來自全世界的三千多個竹藤產品,如竹燈籠、竹編畫、瓷胎竹編、竹紙等,70%以上都來自眉山,其竹魅力吸引了國內外100萬余人次游客前來。
世園會開幕式上,眉山竹桶精彩亮相,中外領導人手持眉山造竹桶,共培“友誼綠洲”,受到全球關注;青神竹龍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獲得“最長竹編舞龍”稱號;以生態環保的眉山竹鋼為建筑主體支撐結構材料的“百果園”引人注目……眉山竹文化、竹生態、竹產業以及開放發展的形象深受歡迎。眉山在與國際竹藤組織45個成員國建立友好聯系的同時,還吸引了180多家主流媒體關注和報道眉山,向全球展示眉山竹文化的精彩魅力。
國際竹藤組織東道國戰略合作伙伴部主任朱于堅表示,之所以選擇眉山作為合作伙伴,是基于眉山市主動通過竹產業展現開放新姿態、走向國際舞臺的積極態勢。
這廂,竹文化大放異彩;那廂,“味在眉山”則讓世界品嘗到關于東坡的味道。
8月19日,“2019中國香港國際美食博覽會”圓滿落下帷幕。此次展會是亞洲最大的美食博覽會,云集了全球各地參展商,為我市企業搭建了國際展示平臺,締造了更多海內外商機。
眉山展館以沉著穩重的商務黑色、搭配中國紅為主色調,以“千年英雄蘇東坡”為序幕,用古畫卷的形式,展示眉山企業形象;以圖片加實物的形式,詳細推介眉山各種美食。
色香味俱全且健康的東坡泡菜、吸引眼球的特色水果、工藝精良的茶葉……眉山展館展出的各類美食,吸引了大量前來觀展的國內外嘉賓駐足品嘗,進一步提升了我市“味在眉山”食品產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本次美食博覽節,讓東坡味道香飄萬里,給參展嘉賓留下美好且深刻的印象。
請進來
在眉山你可以看見世界
走出去,讓世界了解眉山;請進來,在眉山看到世界。
今年6月,“文化2030∣城鄉發展:歷史村鎮的未來”國際會議在眉山舉行,本次會議旨在通過分享世界各地的典范做法和未來措施,提升小村落與大型城市群的關系,從而實現安全、包容和可持續的韌性發展。
會議期間,來自與會國的文化部長或市長、市政執政官,以及國際組織、世界銀行、國際知名專家、私營部門代表、大學和非政府組織等180名國內外嘉賓匯集東坡故里,圍繞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和文化傳承主題,深入探討中國和世界鄉村振興的未來。
在本次大會上,眉山市為全球傳統村鎮的保護與文化傳承,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可示范、可推廣的優秀案例與經驗。參會嘉賓通過參觀丹棱縣幸福古村,感受到了幸福古村傳統的生活模式。與此同時,眉山在古村落保護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績也得到了嘉賓的認可。“眉山把村落保護得很好,向世界各地的人展示了當地的文化。”來自歐洲委員會歐洲文化線路研究所所長斯特法諾·多米尼奧尼如是說。
而作為蘇東坡的故鄉眉山,當然少不了關于東坡文化的會節,來傳承和發揚東坡文化。
以往,東坡文化節是眉山自己的節,從2010年開始,因為蘇東坡,眉山與黃岡、惠州、儋州三市緊密連接在一起,以結盟的模式輪流舉辦東坡文化節。從一地獨辦到多地聯辦的東坡文化節,經歷了不同時期的發展,如今的東坡文化節已經越來越國際范兒了。
2017年11月23日,第八屆(眉山)東坡文化節暨首屆四川音樂周在眉山開幕。這屆東坡文化節暨首屆四川音樂周,以“世界的蘇東坡”和“音樂連接世界”為主題。其中,東坡文化節突出東坡文化的世界性和人類共同的精神價值,傳承中華文脈,弘揚東坡文化,提升國際影響;音樂周活動旨在擴大四川音樂的影響力,促進四川、眉山音樂產業快速發展。
東坡文化國際學術高峰論壇是東坡文化節的重要內容,論壇的主題是東坡文化的當代價值,應邀參加的國內外蘇學專家有90余人,提交學術論文70余篇。其中,法國《世界報》記者讓·皮埃爾·朗日里耶先生作了題為《千年英雄蘇東坡》的主旨演講,揭秘2000年蘇東坡被法國《世界報》評為“世界千年英雄”背后的故事。
“以前我們只能和國內的專家學者交流蘇東坡的研究成果,東坡文化節的國際化,讓我們多了一個途徑去了解世界各地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不用走出眉山,但能了解世界,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和平臺。”眉山的著名蘇學家王晉川如是說。
從歷史到未來,從眉山到世界……今年10月,第三屆眉山東坡文化國際學術高峰論壇又一次吸引了來自國內以及英國、韓國、日本等國的100余名蘇學專家、“蘇體”書法家、畫家等各界嘉賓前來參加,圍繞東坡文化展開了深入的交流討論。
一個又一個國際會節,讓眉山正在以一種開放的姿態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抓落實
把每次會節辦出“最大的商機”
今年6月,4場國際和國家級會議先后在我市舉行。會議規格之高,舉辦密度之大,在眉山建市歷史上前所未有。
這4場會議活動分別是:6月10日至12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的“文化2030∣城鄉發展:歷史村鎮的未來”國際會議;6月14日至16日,全國日本經濟學會2019年年會;6月17日至20日,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人事工作研討會暨鄉村能人支持項目現場會;6月26日至27日,由農業農村部主辦的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啟動儀式暨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培訓班。
為何這些重大節會紛紛落戶眉山?
首先是全市上下在“開放引領”戰略指引下,系統部署,扎實推進,近年來打出一系列“組合拳”,主動對接,創造“主場”。如2017年及早對接,主動成為北京世園會國際竹藤組織園的主要協辦單位;其次是眉山在許多領域的跨越發展,已經形成一定的比較優勢,具備舉辦高規格活動的基礎。如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人事工作研討會暨鄉村能人支持項目現場會選擇眉山,是因為市文廣旅局和丹棱實施的國家示范項目“民間眾籌文化院壩建設”在結項評審中,獲得西部第一名;最為重要的是,眉山開放的氛圍濃、底氣足,對高規格會議的舉辦,產生了較大吸引力。如“歷史村鎮的未來”國際會議落戶眉山,正是因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部門主管多琳女士,在應邀參加第八屆(眉山)東坡文化節暨首屆四川音樂周時,被眉山生態環境、文化氛圍、發展態勢以及辦會能力折服,進而主動提出在眉山辦會的初步構想。
再來看一組數據。
2018年9月21日,第十七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召開之際,眉山市優勢產業推介暨項目簽約活動上,共簽約項目11個,總投資額745.5億元。
2019中國香港國際美食博覽會舉辦期間,現場成交19.8萬元,參展企業共達成訂單1900萬元。
2019年第十七屆中國食品安全年會暨第十一屆中國泡菜食品國際博覽會,在“味在眉山”食品產業產銷對接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上,成功簽約47個項目合同,總金額達192.32億元。
……
這是一組枯燥羅列的數字,但也是一組魅力四射、直觀、喜人的數字。這些數字背后質的提升和飛躍,雖悄然發生卻意義非凡。
作為眉山向世界敞開的又一扇大門,節會推動著眉山各行業與海內外客商的合作交流,經濟的力量、商業的力量、新技術的力量等等,從開放的大門中涌入,源源不斷地為眉州大地發展注入新動力。相對的,這些新動力也更加有力地推動了辦節質量乃至招商引資的飛躍,推動了整個眉山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提升了眉山的知名度。
堅持對外開放,是眉山一以貫之的發展戰略。本屆眉山市委更是將“開放引領”作為三大發展路徑之首,大力實施開放升級行動計劃,不斷探索對外開放新路。
由節會帶來的對外開展路徑,眉山干部達成一致共識,“每次會節的舉辦和會議的舉行,都是最大的商機!與會嘉賓,都可能是發展眉山的投資者、宣傳者、推動者,所以要緊密聯系,爭取通過嘉賓的各種資源,推動與眉山的國際合作和友城交流。”
我市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眉山正在全力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范市,進一步發揮好會節經濟的作用,是引導我市產業發展、促進生產要素流動的不錯選擇,也是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城市形象及知名度的積極行動。眉山正堅持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發展方向,立足對外交流合作,瞄準國際國內市場,聚集優勢產業發展資源,不斷增強重點展會品牌知名度與行業引領性,著力打造全球知名的國家級、國際性展會。同時,我們也要主動把握歷史機遇、放大節會溢出效應,為未來的發展集聚資源、積累經驗、探尋新路,讓重大節會成為眉山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發動機”。
借助重要會節,眉山開放發展定能蹄疾奮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