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3-02-14 15:42:10
責任編輯:蹇瑋杰
眼下,正是春耕春管的關鍵期,在丹棱縣的田間地頭,農民們正搶抓晴好天氣,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推進春耕春管,農業生產更加精準高效。
“我們采用的這個無人機載藥量是100升,飛出去一次可以噴灑20畝油菜地。”2月12日,在丹棱縣仁美鎮退園還耕示范基地,1600畝油菜苗已經進入抽苔期,急需進行壯桿、防治蚜蟲。當天,在該基地內忙碌的丹棱縣科學糧油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黎可學,不停地和無人機操作員進行溝通準備。隨后,一架大型無人機起飛,在低空勻速飛行,噴灑出的農藥成霧狀,均勻灑落油菜苗上,不到20分鐘的時間里,20畝油菜就得到了對癥下藥。
由于去冬今春的持續干旱,基地里的油菜長勢欠佳。正在黎可學擔憂的時候,前幾天,丹棱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嚴平忠帶著幾名農業方面的專家來到田間地頭。經過認真查看苗情和土壤濕度等工作,嚴平忠給黎可學提出了預防病蟲害、合理水肥配比等幾點具體補救措施。
“趁今明兩天天氣好,就趕緊聯系了農業科技公司,通過采用無人機精準高效噴灑防病抗病、補充營養的農藥,讓油菜苗迅速恢復正常生長。”黎可學說,這次能繼續采用無人機作業,就是因為在去年的水稻種植管理上嘗到了無人機“耗時短、成本低、效率高”的甜頭。
據黎可學介紹,去年,為響應中央糧食生產擴面增產號召,丹棱縣將位于仁美鎮的3000多塊零碎的老舊果園改造成集中連片的106塊標準稻田,交給了丹棱縣科學糧油專業合作社進行管理。合作社在高標準農田交付后,全力搶抓農時,采用了很多科技手段來助力農業生產,無人機就是其中一項。
“用無人機來大規模消殺水稻病蟲,不僅效果非常好,還省時省力省錢。”在基地里,黎可學和我們算了一筆明細賬。以基地現有的1600畝油菜為例,用人工打藥的方式,必須根據天氣狀況來提前安排好人員,才能進行打藥作業,并且每人每天最多只能打藥5畝,畝均工資24元,50個人要花一個星期左右時間。而采用無人機打藥,只需提前設定好飛行速度、作業軌跡,無人機就會按設定程序開展作業,畝均花費8元,2臺無人機2天時間就能全部噴灑到位。
進行無人機農業藥物噴灑只是丹棱在利用科技助力農業生產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丹棱縣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和競爭力,借助現代科技手段,通過與科研院所、農業科技公司合作,推出無人機飛防、山地軌道車等科技裝備來增強全縣農業科技支撐能力,實現了省工、節本、增效“三大提升”。下一步,該縣將立足智慧農業的發展,持續推進現代化設備設施的引進、試驗和推廣,逐步實現“人”向“機器”的轉變,為全縣產業興旺、鄉村振興夯實基礎。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俊涵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