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0-12-25 10:28:12
責任編輯:熊莉
歲序更迭、華章日新,轉眼間,2020年即將過去。
這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和嚴峻復雜的發展形勢,仁壽縣迎難而上、勇挑重擔,涵養“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定力,歷練“越是艱難越向前”的韌勁,緊緊圍繞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勝利”目標,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本網記者 郭僑 文/圖
四川瑞康源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加緊生產口罩。
工業挑大梁
吹響發展沖鋒號
近日,記者在位于四川仁壽經濟開發區A區的眉山信利高端顯示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其新研發的用于5G手機的非晶硅顯示屏投放市場后,得到了不錯的反響。
據介紹,該公司生產的顯示屏模組樣品已獲得一家世界知名手機廠商的驗收,公司目前正在組織生產,15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轉。
同樣,位于四川仁壽經濟開發區B區的四川瑞康源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其2條一次性口罩生產線和3條KN95口罩生產線24小時運轉,每天可生產20萬片口罩。“我們馬上還要引進2條高速生產線,每分鐘可生產一次性口罩500片。”該公司負責人介紹說。
2020年,面對疫情的影響,仁壽縣始終堅持“工業強縣”不動搖,想方設法破解發展瓶頸,做強工業企業。1—11月,全縣實現工業產值145.3億元,同比增長9.6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居全市第一。
扎實開展紓困解難。建立領導干部一對一聯系企業服務制度,深入開展大走訪、大調研活動120余次,協調解決影響企業生產經營、項目推進的具體問題50余個,推動企業擴大生產、項目加快推進;全力對上爭取獎補資金,已幫助13個項目爭取到各類獎補資金3700萬元,預計全年對上爭取獎補資金4400萬元以上。召開支持企業發展大會,現場為今年上半年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90戶企業發放獎補資金545萬元,提振了企業謀發展的信心。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指導和服務,支持企業創新平臺建設。
要素保障服務提質。啟動5G建設,全面完成燃氣、電力等民生工程,幫助30余戶企業納入直購電交易范疇,預計全年可以幫助企業節約電費3000萬元以上;持續推進技術改造,出臺《仁壽縣工業企業技改升級資金獎勵辦法》,企業技改升級項目完工投產后,以企業對地方經濟貢獻新增部分的50%獎勵企業,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整理、新增、提檔全縣涉企獎勵辦法,出臺《仁壽縣工業企業獎勵辦法》,在納稅大戶、掛牌上市、出口創匯、申規入統、6S管理等方面對企業予以激勵。
快速發展的仁壽交通。(資料圖片)
交通“加速跑”
連出區位新優勢
交通是連接城市的重要紐帶,也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動力。近年來,仁壽縣立足區位優勢,搶抓發展機遇,強力實施“千億交通大會戰”。
12月17日,成都至宜賓高速公路全線試跑成功,從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高速公路南線出發,90分鐘左右可到達宜賓,今年年底將全線正式通車。
成宜高速起于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對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高速公路南線,經成都東部新區、簡陽市、眉山市仁壽縣、內江市威遠縣、自貢市榮縣、宜賓市敘州區及翠屏區,止于樂宜高速中峰寺樞紐,對接宜賓城市過境高速公路西段。
成宜高速項目總投資246億元,路線全長約157公里。其中,成宜高速仁壽段全長56.7公里,總投資約80億元,設計時速120公里,穿越仁壽縣東南片區7個鄉鎮,沿線共設7座互通式立體交叉及2個服務區,是該縣構建“五高五鐵、五縱五橫”綜合立體交通格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成宜高速與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高速公路南線相接,將成為仁壽縣直連天府新機場和宜賓港的重要通道,進一步增強仁壽的區位優勢,改善沿線交通條件。屆時,從仁壽接入點出發,北上25分鐘便可到達天府國際機場,南下50分鐘即可到達宜賓。
據悉,成宜高速仁壽段還設立了10公里的智慧高速公路試驗段,未來能實現“車路協同”、人工智能視頻分析、預判、報警等功能,構建完善的高速公路網智能感知體系,提升高速公路運營能力。
同時,記者還從仁壽縣相關部門獲悉,紅星路南延線仁壽段目前已進入后期建設,預計2021年春節前建成通車。
紅星路南延線仁壽段全長70公里、總投資63億元,這是繼天府仁壽大道之后,該縣又一條自主投資、自主建設,深度融入成都“半小時經濟圈”的重點交通干道。建成通車后,將有效串聯遂資眉高速、環天府新區快速通道等重點交通干線,助力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0年,仁壽縣始終踐行交通先行的發展思路,立足區域發展新格局,高水平編制“十四五”交通規劃,“五高五鐵、五縱五橫”的綜合交通格局正逐漸形成。接下來,該縣還將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全面構建以鐵路、高速、國省干線為主干道路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提升資源要素聚集能力。
仁壽縣城越來越美。
城市“換新衣”
扮靚美麗新家園
“拆除了違章建筑,城市越來越美了。”12月21日,對于仁壽城區的變遷,市民唐惠涓深有感觸。
早在2019年,仁壽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及相關部門組成聯合執法工作組,對城區部分違建進行了拆除。
2020年,該縣相關部門又對縣城規劃區發放限拆文書4000余份,涉及陵陽、先農、書院、金馬、奎星閣等18個社區,6—11月已集中整治富民路上下段、陵州路二三段非臨街面、毛家巷至213國道之間、陵陽社區、紅兵商貿城、書院路二段、新南街、建設路二段等地段各類違法違規搭建1700余處,面積約18萬平方米。計劃于2021年完成縣城規劃區內所有違建的集中整治工作。
為了提升城市形象,仁壽縣在拆除城市違建的同時,今年還新建了金馬河生態綠道,為市民增添了一個游玩的好去處。
金馬河生態綠道圍繞“生態畫境、水韻旅程”的定位,以生態修復和穩定坡岸為目標,對河道兩岸進行景觀提升,打造可供行人休閑的景觀生態綠道。從天府仁壽大道沿河至普寧北路,總長3.3千米,包括步行道建設、水生植物綠化種植和亮化工程等,建設有景觀橋3座、滾水壩2座、臨水木挑臺2座、彩色混凝土步行道4.6千米。
城市“換新衣”,扮靚美麗新家園。2020年,仁壽縣繼續實施“綠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園之市”三大工程,圍繞“生態打底”,做足“綠”、做活“水”、做美“景”,將山、水、林、湖、城融入城市建設,補足過去長期存在的“多山少水”的城市發展“短板”。
截至目前,仁壽縣城已形成以仁壽城市濕地公園、中央水體公園等為主軸的城市生態水體文化長廊,建成大小公園18個、3400余畝,綠色為城市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態本底;長平水街、信利竹園等7個公園正在加快建設;龍潭河、龍泊等10個公園將于近期啟動建設。預計到2022年,還將建設竹主題公園兩個、三角梅主題公園兩個、特色小區5個、特色干道街區5個,基本建成“天府竹海、花漾仁壽”。
引導農民發展致富產業。
脫貧顯成效
鋪就群眾奔康路
在仁壽縣彰加鎮徐廟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梁昌軍養起了鴿子,每月出售鴿子1萬只左右;
在仁壽縣藕塘鎮明珠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伍云香不僅每年有土地流轉的收入,還在家門口的柑橘種植基地務工;
在仁壽縣方家鎮武通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楊秀容通過學習,做起了“微商”,銷售桃子的渠道又多了一種;
在仁壽縣文林街道忠實社區,建檔立卡貧困戶陳水平家用上了自來水,徹底解決了一家人的飲水問題;
在仁壽縣禾加鎮官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邱成山不僅摘掉了貧窮的“帽子”,還熱心公益,積極參與村里的事務,修路、平塘、清河道;
……
鄉村變美、產業變強、群眾變富,徜徉仁壽鄉村,水泥路通村達戶,阡陌縱橫;產業基地產銷兩旺,幫扶干部干勁十足,脫貧群眾滿懷信心;易地扶貧搬遷點散落鄉間,住上新房的群眾綻放出幸福的笑容。一幅幅產業興旺、百姓幸福的新農村畫卷,見證著全縣干部群眾勠力同心戰貧困結出累累碩果。
從2015年到2019年底,仁壽縣已完成28323戶86791人脫貧、146個市級貧困村退出,全面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這一年,仁壽縣絲毫不松懈,繼續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提高站位,統籌推進。
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仁壽縣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的重要支撐,堅持把易地搬遷作為“搬得進、留得下、能致富”的重要保障,堅持把剩余勞動力就業作為家庭穩定有序發展的有效途徑,堅持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作為提振群眾精神面貌的有力抓手,決戰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