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0-12-23 09:24:24
責任編輯:熊莉
疫情防控、抗洪搶險、脫貧攻堅……回望即將過去的2020年,東坡區干部群眾勠力同心、奮發進取,留下了一個個難忘的瞬間和讓人感動的場景。
一年來,東坡區在建設“雙強區”(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全省縣域經濟發展進步縣)的奮斗征程中,不斷探索創新,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東坡力量”;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加快推進成德眉資同城發展先行區、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示范區建設。
社區工作人員堅守疫情防控一線。
慎終如始
“幸福不延期,這樣的婚禮讓我終生難忘!”回想起4個月前的那場集體婚禮,萬勝中心衛生院護士李亞琴感慨道。
今年8月24日,東坡區為9對因參加疫情防控延期或取消婚禮的新人舉行了“最美逆行·為愛前行”公益集體婚禮。“希望能以這樣的方式幫助他們留下一段難忘的回憶。”東坡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今年1月25日,東坡區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會議,成立由區委書記和區長擔任組長的防疫工作領導小組,設應急指揮部,下設9個工作組,并另設農村工作專班和機械園區分指揮部,堅持“三個一”即指揮“一盤棋”、防控“一張網”、調度“一個口”,以“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為核心,全面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
從春節開始,全區1萬余名黨員干部帶頭下沉防控一線,排查44.55萬戶、120.73萬人次,實現“戶戶敲門、人人見面”,眉山城區1129個居民小區實施全封閉管理并由專人24小時值守,設置241個卡點守住城鄉陣地,在全區織密疫情防控網。
同時,東坡區在全市率先建立發熱病人管理機制,集中隔離場所,診所、藥店、醫院的發熱病人每日報告制度;啟動免費中藥配送機制;1000余名醫護人員迅速集結,形成科學防控梯次儲備力量……2月29日,該區4例新冠肺炎患者中的最后一位治愈出院,全區確診患者實現100%治愈、零死亡和零交叉感染。
“疫情仍未結束,危險仍在身邊,疫情防控工作還遠沒有到可以松一松、歇一歇的時候。”東坡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區上下一定認真落實省、市、區決策部署,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和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東坡區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首批生產線已投產。
鎖定目標
11月17日,第十二屆中國泡菜食品國際博覽會、第三屆世界川菜大會的系列活動之一——“千品千味”采供對接活動在眉山會展中心舉行,四川味聚特食品有限公司、東坡區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四川恒星食品有限公司等11家泡菜食品企業現場向國內120余家采購商推介爆款產品。“希望通過對接活動,進一步擴寬泡菜食品銷路。”東坡區相關負責人說。
中國泡菜看四川、四川泡菜看眉山,“東坡泡菜”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對接會為我們企業搭建了優質平臺,讓東坡泡菜能夠更好地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做大做強東坡泡菜產業。”四川省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以來,東坡區緊扣泡菜食品、生物醫藥、機械電子三大主導產業,全力招引一批體量大、投入產出高、品牌效應好的企業以及對產業發展有支撐、有引領、有主導的重特大項目,并跟蹤督促企業快履約、快開工、快投產,力爭引進一個重點項目、打造一個重點產業、形成一個新的增長點。1-10月,全區130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281.5億元,同比增長2.4%;實現工業投資68.86億元,同比增長37.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東坡區多措并舉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目前啟迪科技園項目展示區建設已基本完工,正著手基礎設施建設;匯宇年產3萬噸明膠及其后續項目廠房和倉庫等主體建設已完成70%……”東坡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以來,該區認真落實省委、市委抓項目促投資各項決策部署,鮮明“投資唱主角”導向,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等重大戰略機遇,持續掀起“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干”的濃厚氛圍。1—10月,區屬全社會固定投資實現279.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9個百分點;24個市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77.6億元,占全年投資計劃的109.8%,超時間進度26個百分點;招商引資額突破900億元,創歷史新高。
第十二屆中國泡菜食品國際博覽會展館——眉山會展中心。
精準施策
“日子越過越好,要感謝黨的好政策。”談及近年來的生活變化,東坡區多悅鎮林埂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廖雙英感慨道。
今年48歲的廖雙英,其丈夫生了兩次大病,她也因類風濕行動不便。過去,她家的房屋陰暗潮濕,一到雨天就漏雨。為幫助其擺脫貧困,村里鼓勵她發展柑橘產業,并請來農技專家傳授種植技術。經過幾年的發展,去年廖雙英家的柑橘賣了15萬元。
今年9月,廖雙英和丈夫商量,將自家破舊的房屋推倒重修。經過幾個月的忙碌,新房主體工程已完工。望著即將建成的新房,廖雙英眼里滿是期待。“黨的政策好,讓我們節約了很多醫療費,能省下錢來建新房!”廖雙英說,雖然向親戚借了一部分錢,但自己有果樹、有產業,一年就可以把欠賬還清。
東坡區轄13個鎮、3個街道,全區無省定貧困村,是四川省脫貧攻堅四大片區以外的地區,屬于典型“插花式”貧困地區。“我們緊緊圍繞‘全面完成攻堅任務,鞏固提升脫貧成效’總體目標,以堅定的決心、明確的思路、精準的措施、超常規的力度,上下聯動、橫向協同,順利完成脫貧攻堅各項目標任務。”東坡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東坡區堅持實行區委書記、區長“雙組長”負責制,聚焦“三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四個不摘”,黨政一把手親自謀劃、靠前指揮、常態督導、高位推進。堅持將脫貧攻堅納入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和年終目標考核。今年以來,該區召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6次,審議了《2020年全區脫貧攻堅工作要點》《15個扶貧專項2020年實施方案》等牽頭攬總文件,進一步厘清了工作思路,明確了工作重點。
東坡區于2014年6月印發建檔立卡實施細則,全面啟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共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472戶29458人,貧困發生率5.66%。2015年8月,區委作出了《實施“1583”扶貧攻堅戰略,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明確到2017年底全面完成減貧任務的目標。2017年度,東坡區脫貧攻堅“1+3”成效考核結果被省委、省政府綜合評價為“好”。2019年、2020年,區脫貧辦、區紀委監委先后被評為全省“脫貧攻堅獎先進集體”。
今年汛期,東坡區大石橋街道工作人員攙扶老人過馬路。(資料圖片)
眾志成城
今年8月,面對持續性強降雨天氣,東坡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全力以赴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在抗洪一線筑起一道道牢不可摧的“紅色堤壩”,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初心使命,守護著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8月12日凌晨,雷電交加、暴雨傾盆,東坡區大石橋街道普田社區還有一群人在忙碌,他們挽上褲腿,深一腳淺一腳開展走訪、宣傳及排查工作:對小區、城中村、低洼地帶、在建工地排水情況進行全面檢查;走訪獨居老人、困難群眾,確保人員居住安全,提醒居民遇到緊急情況及時轉移;密切關注汛情、天氣預警信息,保持手機24小時暢通,發現汛情險情迅速到場,確保轄區居民安全度汛。
“今年汛期,我們及時組織開展了安全隱患排查,勸導疏散居民,不放過每一個細節,不放過任何一處險情。同時,加強值班值守,強化信息報送,做到心中有責任腳下有力量,確保了轄區防汛安全。”普田社區黨委書記何長國說。
今年54歲的秦家鎮海螺村村委會主任周文兵不顧個人財產損失,舍小家為大家,沖在防汛第一戰線;東坡區緊急救援協會200余名救援隊員前往一線實施救援;多悅鎮鎮村干部和黨員民兵沖在防汛一線開展搶險救援工作……
今年汛期,眉山城區、東坡區部分場鎮出現不同程度的內澇,各級各部門黨員干部迅速行動,挨家挨戶通知群眾做好防范工作,幫助群眾運送防洪沙袋等,他們頂著大雨,不分晝夜,不顧臟污,用手將每一處井蓋、下水道疏通,展現了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保護了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