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2-09 09:29:09
責任編輯:雷堯
五格式濕地化糞池。
特約通訊員 劉樹軍 眉山網記者 羅端 文/圖
近日,記者在彭山區謝家鎮石山村看到,一戶村民的五格式濕地化糞池已竣工投入使用。這是該區在開展“廁所革命”工作中完成的廁所改造任務之一。
小廁所,大民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廁所革命”是關鍵。怎樣抓好抓實“廁所革命”工作?彭山區通過“理清千頭萬緒、走遍千家萬戶、道盡千言萬語”的“三千萬”措施,從小處著眼、從實處入手,采取科學謀劃、目標明確、因地制宜,創新探索、高效治理、齊抓共管的方法,使改廁工作取得了群眾滿意、社會認可,低成本、高效率的良好效果。
理清“千頭萬緒”
自實施農村廁所革命以來,廁所如何改,改成什么樣?標準是什么?農戶是否愿意改?一系列的問題、千頭萬緒的工作首先擺在了彭山區委、區政府的面前。
對此,彭山區委、區政府對前期工作提出了“明確任務要求,全面摸清底數”的基本要求,區級相關部門、鄉鎮組成調查摸底小組,下村入組、調查摸底、核實情況,區、鄉鎮、村分別成立領導小組,明確責任,落實任務。
與此同時,及時制發《眉山市彭山區2019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六大行動”方案》和《眉山市彭山區2019年農村廁所革命行動方案》等相關文件,對全區行動目標、行動原則、行動內容等逐一進行安排部署,并著手落實立足未來的區級統籌、鄉鎮負責、村級自治、農戶自覺、市場化運作的“五位一體”長效運營管護模式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行、統一管理的“四個一”基層工作機制,為扎實抓好“廁所革命”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改廁成果奠定基礎。
走遍“千家萬戶”
目標鎖定了,方案出臺了,機制健全了,但是面對農村廁所戶戶不同,家家有別的情況,如何改造?對此,彭山采取走遍“千家萬戶”的“土辦法”,做到了“心中有數”。
“比一比今天微信步數誰先走到5萬步”,這是改廁干部們工作的玩笑話,也是他們真實的工作寫照。該區各部門抽調人員與鄉鎮組成聯合調查小組,工作流程上統一調研標準,用兩周時間走遍全區10個鄉鎮4129戶農戶,并形成了初步改造方案。
“通過走訪,形成了廁所革命最基礎最有價值的因地制宜,經濟適用,一戶一方案,一聚居點一處理的基礎資料。”彭山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與此同時,為細化措施,該區結合實際開展“廁所革命”“雙改推進”工作,以室內廁所改造和室外糞池改造為兩個基本發力點,相繼出臺了《彭山區農村無害化廁所達標標準》和《彭山區農村無害化化糞池建造技術標準》等相關要求標準,使技術成熟的“三格式化糞池”模式在全區推廣,美觀適用的“五池濕地”在謝家鎮試點推廣,經濟便捷的壓模一體成型化糞池整體安裝技術在觀音鎮試點推廣,有效探索出了一條低成本高效率的廁所改造新路子。
道盡“千言萬語”
廁所改造是民生工程,但多年來農戶的傳統習慣和觀念制約影響著改廁工作的推進。
如何快速打開局面,讓群眾理解和接受并順利配合改廁?彭山各級干部采取“不管有多難,說千遍萬遍”也要把農戶的思想工作做通的方法,讓群眾從心底認識到了改廁的意義和好處,從“要我改”變為了“我要改”,徹底改變了群眾的傳統思想和不良生活習慣。
據該區農業農村工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強化村組宣傳隊伍,大力宣傳改廁的益處、政策、標準,做到戶戶見面、戶戶動員。另一方面,拓寬宣傳形式,采用村組公開欄、標語、宣傳冊、電視、網絡、微信等多種方式,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向群眾進行了宣傳。“我們通過多措并舉的宣傳,讓群眾深刻理解了改廁的意義,4129戶待改造農戶自愿簽訂了改造意向協議。”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彭山區已完成改廁3890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