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10-15 10:21:11
責任編輯:趙娜娜
同城化是區域協同的最高形態,是城市群崛起的主要特征。眉山作為離成都最近的地級市,同是四川天府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明確要求“推進成眉同城化突破”。在此背景下,眉山市聚焦成眉同城攻堅,推動區位優勢變現,搶抓重大機遇,修編重大規劃,打通重要通道,聚力重點區域,全面做強融入成都的“橋頭堡”。
眉山文旅展走進成都寬窄巷子。
成眉同城攻堅,帶來產業發展的“同頻共振”,帶來便捷快速的交通設施,帶來自由流動的生產要素。具體到普通市民的生活,同城化是越來越多被打通的斷頭路,是高鐵公交化的通勤便利——白天在成都上班,傍晚已在眉山和家人共進晚餐;頭天預約一張四川科技館的門票,不用受舟車勞頓之苦,就可輕松帶孩子共享成都的文化資源……成眉同城攻堅帶來的變化,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立足優勢產業
加速同城發展
近日,記者在眉山天府新區樂高樂園項目現場看到,七八臺裝載機不停歇施工,4臺起重吊車揮動巨型鐵臂,正在進行鋼梁吊裝,頭戴安全帽的工人作業正忙,項目正以分秒必爭的速度全力推進。
成德眉資采訪團在眉山采風。
產業是一個區域走向繁榮的核心推動力,產業布局同城化,正是成眉同城化發展中的重要內容。在成眉同城化進程中,眉山天府新區視高片區無疑成了產業同城的“橋頭堡”和縮影,折射出眉山與成都共進步、共發展的強大信心與堅定決心。
“隨著成眉產業同城化步伐的加快,我們越來越能感受到與成都的密切聯系。”位于視高片區的中建鋼構四川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市場方面,區域發展的強勁勢頭為企業發展帶來了利好與商機;在人才方面,“成眉同城”的招牌吸引了不少重點高校畢業生前來就業。不僅如此,該公司在成都設立了營銷機構,已初步實現“生產在眉山、營銷在成都”的無縫對接模式。目前,該公司正負責成都錦城綠道和天府國際機場項目建設中的鋼構件產品供應,成都市場前景廣闊。
“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選派優秀干部掛職成都市經信局,組織企業參加成都市經信局舉辦的區域協同招商和市場開拓工作對接會,商討區域協同發展打造共享平臺的總體思路和具體舉措……”眉山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推動成眉工業產業同城化的過程中,眉山多措并舉,狠下功夫。高規格編制“3135”電子信息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農產品及食品加工產業、機械及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綠色化工產業、醫藥產業6大產業發展規劃,對標全省“5+1”現代產業體系和16個重點領域發展目標,重點加強成眉對接內容,細化重點產業布局、產業鏈配套、創新研發等。同時,積極參與制定成眉樂光伏產業帶規劃,打造成眉樂光伏產業協作體,開展新能源新材料、機械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綠色化工、醫藥等成眉產業對接活動,尋求合作契機。
下一步,面對成眉產業同鏈的良好發展勢頭,眉山將繼續加快推進市場同城,著力推動兩市工業產品互通互用。同時,加快推進研產同城,推動成都優勢企業實施“總部+基地”模式,在眉山建立制造基地和次級研發中心,依托成都企業服務中心及各行業商協會,搭建兩地企業合作平臺,在資金、技術、研發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便捷交通設施
感受成眉同城生活
10月8日,國慶大假最后一天,和家人一起吃過晚飯,蔡園在家門口乘5路公交前往眉山東站,她將搭乘19點36分的動車前往成都。“票是提前在網上買好的,不需要取票,提前15分鐘進站,刷身份證檢票就上車,方便快捷。”35歲的蔡園在成都市浣花溪公園附近的四川省博物館上班,每周五下午從成都回眉山,周日晚上再返回成都。
成都上班,眉山生活,三年多來,她已經習慣這樣的雙城生活。說是雙城,其實比同城更快捷,從上車到下車,26分鐘直達成都南站。蔡園坦言,有時候在眉山城里坐公交,繞一點的都要40分鐘,而成眉之間的動車不僅速度快,班次也多,像她每周日常選擇的19點以后的班次就有三趟——19:01、19:36、19:44都有車次。如果從早上第一班7:25的車次算起,每天往返于成眉之間的動車有幾十列,平均十多分鐘就有一趟。
動車“公交化” 縮短了時空距離。
便捷的交通打破了城市之間的空間地理束縛,成眉經濟社會一體化、同城化、同步化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目前在成都上班、上學的眉山人數量是很大的,國慶假期頭尾上的動車票,基本都一搶而空。”蔡園說。
據統計,目前成眉兩地通勤日人流量達到12.3萬人,周末達19.7萬人,兩地通勤人數遙遙領先成都平原都市圈其它地區。為進一步實現成德眉資交通一體化、助推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近日,成都會同德陽、綿陽、樂山、眉山、雅安共同購置的10組新型公交化動車組正式投入運營。
“您現在乘坐的是CRH6A-A型城際動車,時速200公里。”9月29日上午十點半,隨著“天府號”動車組從成都東站駛出開往眉山,標志著成眉鐵路正式拉開了“公交化”新進程。
“咱們這個車是可以賣無座票的,比如說有些旅客臨時買票,在買不到座位的情況下,可以購買無座,這就更方便大家的出行。”據介紹,新型動車組投運后,成綿樂城際鐵路日開行對數整體增加約10對,其中,成都至眉山、樂山方向達到了40對左右。
眉山東站相關負責人表示,眉山東站動車開行列次已從2014年運營初期的每日10列逐步增加到今年的每日69列,年底有望達到每日80列,發車平均間隔從最初的90分鐘縮減到11.3分鐘,客流最高突破單日2萬人,動車開行基本實現了“公交化”運營。
高鐵之外,眉山到成都還有很多方式——工業大道、岷東大道、濱江大道、天府大道“四箭齊發”,均與成都無縫對接。這些年,無論是全省首條跨市城市公交線路T50的開通,還是天府仁壽大道的通行以及成眉動車“公交化”的推出,無一不是成眉融合發展的重要標志。這些都為成眉實現同城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毫無疑問,同城發展讓兩座城市的時空界線逐漸消失,城市邊界變得模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范圍由此擴大。
交流互動共享
促進文旅同城繁榮
9月29日至10月7日,眉山文旅攝影展入駐成都寬窄巷子。45幅反映眉山東坡文化、鄉村美景、東坡美食、城市風光的攝影作品,將東坡故里的秀美山川和文化底蘊,多角度展現在成都市民的面前,吸引了不少省內外游客駐足觀看。
眉山網紅水街學習了“夜游錦江”經驗。
“眉山穿越城在抖音上很火,聽說是這里的網紅打卡地,我很早就想來了。”“很有氛圍的商業街,吃喝玩購全覆蓋,值得一來。”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不少成都游客慕名前往眉山東坡島的網紅水街夜游“打卡”。古色古香的建筑、美輪美奐的燈影、圓形的升降水舞臺、煙霧氤氳的小溪和流動的小船,將眉山的歷史文化、音樂氛圍、美食精粹和兩岸的美麗景色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其實眉山這個網紅打卡地跟成都還有其他淵源。據“夜游東坡里”項目有關負責人介紹,眉山網紅水街的項目既學習了成都的“夜游錦江”,又融入了東坡文化元素,凸顯了東坡文化優勢,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古今交融的文化景致。
4月21日,“成德眉資同城化大講堂”正式開講,這是四川首個跨市州搭建的黨員干部學習平臺,四市協作共建共享、線上線下一體推進,為四市黨員干部盛上學習大餐、搭建交流平臺。
6月,成德眉資書畫展分別在成都道明竹里、德陽文廟、眉山三蘇祠、資陽三賢閣舉行,四城聯動,在文化藝術上同頻共振。
9月,成德眉資四城30余名網絡新媒體編輯記者組成的采訪團,在眉山開啟了一段別樣的采風之旅。
……
近年來,隨著同城化發展步伐加快,成德眉資之間的文旅交流前所未有的頻繁。今年,眉山市先后邀請德陽市文廣旅局蒞眉考察調研文旅項目,共同謀劃同城合作事項;邀請成都等區域合作城市旅行商及媒體參加瓦屋山冰雪節等重大文旅節會活動,到眉山踩線體驗旅游線路和產品,搭建文旅企業、旅行商溝通合作橋梁。
此外,眉山還與重慶市、成都市、德陽市、資陽市聯合舉辦2020第一屆“同城同音”青少年影視配音邀請賽、2020“文化四季風”少兒才藝大賽和2020“成渝地·巴蜀情”——少兒美術、書法作品精品展,聯合舉辦成都市區域合作城市(州)采風作品巡展、“回望東坡-2019四川中國書畫創作學術邀請展”等書畫美術藝術交流巡展等。密切的文旅交流,讓文化同城發展在共建共享中一步一步開出繁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