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9-27 10:03:12
責任編輯:何海娟
發布《成德眉資四地老字號同城共興工作計劃》,共同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煥發活力;實施“女性創新創業協同發展計劃”,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中展示出巾幗不讓須眉的時代風采……同城化發展,交通是基礎,產業、經濟、民生是重點。今年以來,成德眉資四市持續深化交流合作,推動同城化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生根發芽,讓同城化發展藍圖變得觸手可及。
發揮政府引導作用
推動老字號同城共興
近日,成都、德陽、眉山、資陽商務局共同發布《成德眉資四地老字號同城共興工作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將通過發揮成德眉資老字號在歷史、文化、創業和市場積淀等方面優勢,共同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煥發活力。
成宜高速全線貫通后,成眉連接再添快速通道。(資料圖片)
《計劃》明確,力爭用3年時間,完善促進成德眉資老字號協同發展的支持體系,增強老字號自主創新和市場競爭能力,打造一批老字號形象店,編輯整理一批運用傳統技藝的美食菜品,培育一批文化特色濃、產品和服務質量優、品牌信譽高、生產技術先進、核心競爭力強的老字號企業。
按照《計劃》,四地將圍繞加強人才培養、建立健全老字號檔案、加大老字號知識產權注冊與保護力度等方面,重點加強老字號的傳承與保護。營銷模式方面,鼓勵老字號與文化創意相結合,推出文創產品。支持發展美食特色小店,合作開展“百家特色小店”征集活動,協同制作特色小店紀錄片、微電影,出版手冊和地圖等,并共同啟動地方小吃標準化建設和統一認證工作,提升街頭小吃形象及質量。
讓老字號“走出去”,成德眉資將通過開展現代營銷和實施“走出去”戰略,進一步提高老字號企業市場拓展,加強市場競爭力,促進川派餐飲產業海內外發展壯大。《計劃》提出,將積極構建國際交往合作平臺,為川派老字號企業國際化發展提供宣傳推廣、對外交流、活動承辦、招商引資、產業研究等服務。探索發布成德眉資美食指南或榜單,在全球范圍推廣川派餐飲品牌。依托“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友好城市、海外直航城市、創意城市等交流平臺,合作設立川菜海外推廣中心,為老字號企業國際化發展提供宣傳推廣、需求對接、項目招商、投資合作、勞務輸出等服務。此外,四地也將豐富國際美食節會體系,引領老字號積極參與國際、國內各項賽事節會活動,支持舉辦老字號展會、川菜挑戰大賽、廚藝大賽暨廚技創業美食周等國內外烹飪技藝交流活動,在全社會營造保護老字號、發展老字號的良好氛圍,擴大“中華老字號”“四川老字號”的國際影響力。
在消費新場景的創新打造方面,四地將依托各地美食文化主題民俗風情活動,鼓勵開發“老字號+”民俗、節會、人文、市場等精品體驗式美食旅游項目,也將結合街區改造提升,合作規劃打造老字號特色商業街,鼓勵和支持成德眉資老字號品牌落戶特色商業街,強化人文景觀和商業功能,完善旅游服務功能,帶動老字號集聚發展。此外,還將依托傳統企業文化和特色產品技藝等跨界開發旅游商品,協助老字號企業在景點建設、線路開發、宣傳推廣方面加強合作。四地餐飲(烹飪)協會也將在政府的引導下積極聯動,發揮服務老字號橋梁和紐帶作用,共同挖掘老字號品牌文化價值,推動老字號企業間交流合作、加強老字號文化研究、推動老字號保護傳承創新發展。
成德眉資四地將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商務部門會同教育、財政、建設、文化、旅游、市場監管、文物等部門協同聯動,形成合力,從政策制定、經費保障、體制創新、人才建設等方面,為老字號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平等的競爭環境。
實施“女性創新創業協同發展計劃”
展現巾幗時代風采
近年來,成都、德陽、眉山、資陽各級婦聯組織積極引導女性創新創業,越來越多的雙創女性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中展示出了巾幗不讓須眉的時代風采。近日,記者從資陽市婦聯獲悉,為進一步深化合作、推動發展,四市婦聯將共同發起實施“女性創新創業協同發展計劃”。
共育女性創新創業師資力量。共建導師智庫,開放導師資源,搭建課題合作、交流協作、成果共享平臺,整體提升成德眉資女性雙創師資力量發展水平。
共建女性創新創業培訓基地。常態開展學習交流、創業就業實踐、素質提升等培訓活動。“蓉城巾幗學院”總院及各分院培訓課程與德眉資女性共享,各類培訓活動向德眉資女性開放。及時發布、充分共享女性創新創業培訓基地的各項服務支持政策。
共辦女性創新創業品牌活動。采取共同承辦、聯合舉辦、深度參與等方式開展女性雙創品牌活動,推動成德眉資創新創業女性、巾幗企業相互促進、互惠互利,逐步建立四市婦聯組織聯合舉辦女性創新創業專場活動的長效機制,推動形成集群發展、聯動發展的良好態勢。
共搭女性創新創業發展平臺。充分整合平臺、陣地資源,創新營造服務場景。成德眉資巾幗企業可共享“蓉城女性文創空間”,開展品牌展示、場景營造、企業推廣等活動;共享“巾幗文創集市”,展示、宣傳、銷售巾幗文創產品;常態開展女企業家協會交流互訪互動活動,帶動四市巾幗雙創企業抱團發展。
共營女性創新創業良好氛圍。充分發揮線上線下宣傳優勢,共享雙創服務信息,宣傳女性先進典型事跡,推廣優秀做法,合力營造共進共贏、協作共興的濃厚氛圍,加快推動同城化發展。
“國”字號企業攜手合作
加快推動同城化發展率先突破
近日,成德兩市國企等平臺合作專題對接會在成都天府新城會議中心舉行。兩地國企及國資、科技、農業農村、金融等部門圍繞金融服務、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協同發展等重要領域合作項目和下一步合作計劃展開交流座談。
天府大道南延線眉山段施工現場航拍。 (資料圖片)
據悉,今年以來,德陽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深入推進成德同城化發展,兩地國資國企深化合作正當其時。目前,德陽正大力推進成都經廣漢至德陽市域鐵路(S11線)等重大交通互聯互通項目建設,深度挖掘三星堆文化、沿龍門山旅游環線、三國文化等優勢旅游資源,加快推進天府旌城建設力度,加快形成“南有天府新區、北有天府旌城”發展新格局。此外,德陽產業基礎扎實,發展機遇交匯疊加,生態環境保護不斷加強,“土地池”“資金池”等要素保障不斷強化,優質的營商環境逐漸形成。德陽方面邀請成都各國資國企到德陽考察洽談、投資興業,在區域交通、文旅融合、片區開發、金融服務、產業招引和培育、生態環保共筑、高端人才交流學習、機制協同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協同發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加快推動成德同城化發展率先突破。
成都市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方面將加快完善雙邊合作長效機制,進一步密切與德陽有關部門的對接,深化多領域交流合作;市屬國有企業要“一把手”親自抓,主動積極尋求發展機遇,切實抓好成德同城化各項合作落地落實。
經濟圈動態
成渝攜同招聘 雙城并肩引人才
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和“蓉漂”青年人才就業,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9月19日,2020·秋季“蓉漂人才薈”暨“成渝雙城”(成都)人才招聘會在成都世紀城新會展中心舉行,進場求職人才達1.8萬人次。
四川高校紛紛落戶眉山。本報記者 彭威楠 攝
作為今年以來成渝兩地人社部門聯合舉辦的首場線下綜合性人才招聘活動,本次招聘會設置了重慶企業招聘專區,由重慶市人社局組織百家重點行業知名企業來蓉招聘引才。招聘會現場舉行了“成渝雙城”人才服務協同發展啟動儀式暨“智匯錦江·才聚渝中”人才合作簽約儀式,正式發布依托兩地政府人才網開設的“成渝頻道”招聘直通車專題網站,全面聯通成渝兩地人才供需信息資源。據悉,按照已經簽訂的成渝兩地人才服務工作協同發展戰略協議安排,后期成都方面還將組織成都本地重點產業人才需求企業,赴重慶開展區域合作招聘活動。
據介紹,本次招聘會共組織參會單位611家,崗位需求23106人,其中面向高校畢業生等無需工作經驗的崗位需求13141人,占比57%。參會單位中,共有世界500強企業8家、中國500強企業10家、成都100強企業15家、東部新區企業38家,涉及機械制造、貿易物流、食品加工、電子商務等多個行業。招聘信息中需求人數排名前五位的崗位分別為:銷售客服類、房地產建筑類、生產技術類、電子電器類、教育咨詢類。
川渝河長制聯合辦公室正式組建
近日,川渝河長制聯合推進辦公室正式完成組建。新成立的聯合推進辦公室將致力于研究解決跨兩省市區域、流域、部門的重點難點問題,雙方近期還將互派干部推動跨界河流聯防聯治。
四川、重慶共處長江上游,境內跨界河流有長江干流及嘉陵江、渠江、涪江等重要長江支流,境內干流長度占整個長江干流長度的39.37%,流域面積占整個長江流域面積的30.78%,肩負著共筑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歷史使命。
資陽臨空經濟區雁溪湖大橋路網建設現場。 資陽日報記者 趙明 攝
據介紹,聯合推進辦公室將負責研究解決跨兩省市區域、流域、部門的重點難點問題,建立兩省市省級河長聯席會議制度,建立聯合巡查制度,聯合督促重點工作落實,建立跨省界河流環境污染聯防聯控制度,建立流域生態環境事故協商處置制度等,共同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雙方還將對川渝河長制聯防聯控聯治重要工作進行梳理,排出時間表和路線圖,全力確保協議落地落實見效。
“聯合推進辦公室將重點針對81條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界河流,開展污水偷排、直排、亂排以及‘清四亂’工作,努力把川渝每一條河流都打造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重慶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川渝九三學社簽署合作協議
9月20日,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員會和九三學社重慶市委員會在成都共同簽署《關于加強合作共助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協議書》,兩地社組織將按照深化“大合作”,聚焦“雙城記”,共助“經濟圈”的合作原則,進一步整合資源力量,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地方組織作用,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根據協議,兩地社組織將在4個方面開展合作。一是圍繞建設西部科學城、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深化內陸開放、推動成渝地區一體化、推動產業協作發展等共同關注的重大問題聯合開展課題調研。二是圍繞關鍵問題,結合川渝兩地社組織人才優勢,聯合組織專家論壇推進參政建言,為兩地黨委政府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三是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目標任務和地方發展實際需求,共同實施社會服務項目,為對方社會服務工作提供人才、技術及項目等方面的支持。四是相互交流社務工作經驗、交換信息資料,相互邀請參加重大活動和會議,并鼓勵支持市(區)地方組織及基層組織加強交流合作,助力地方融入雙城經濟圈建設。
據悉,協議簽署后,兩地社組織將成立合作工作組,每年度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并將合作工作目標任務落實到具體項目,建立項目化管理和推進機制。
成渝律協共攜手
13項重點項目同推進
近日,重慶市律師協會、成都市律師協會在蓉簽署《重慶市律師協會成都市律師協會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協議》,明確了3大類13項重點推進項目。
根據該合作協議,雙方把合作內容分為相互協作并及時開展、共同爭取并推進開展、規劃目標并探索開展3大類,積極適應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以創新、優化、協同、開放、共享為路徑,落實了成渝兩地法治交流平臺共搭共建、營商環境同創同享、服務協作互惠互利、公共資源聚集匯集、工作機制聯合聯動的工作格局,為實現成渝地區一體化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保障。
據成都市律師協會介紹,這13項重點推進項目包括協作創新律師行業黨建工作,建立“成渝兩地黨員律師聯盟”,輪流舉辦黨建論壇,開展兩地黨組織之間的黨建經驗交流、學習活動,聯合舉辦律師行業黨建評比活動;打造成渝雙城公益法律服務聯盟,整合兩地律師行業公益隊伍、舉措、范圍;合力打造高端法律服務培訓機構“巴蜀律師學院”,引導和推動川渝律師行業高質量發展等。
下一步,兩地律師協會將成立工作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明確工作進度,共同推進具體項目的落地落實。
本報記者 張丹梅 綜合《重慶日報》《四川日報》《成都日報》《德陽日報》《資陽日報》整理報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