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7-01 11:45:25
責任編輯:毛馨怡
黃英,眉山市道德模范,出生于1968年的黃英,在8個月時被親生父母拋棄,后被老戰士黃名貴和周淑仙夫婦收養,黃名貴夫婦一生無子女,對于這個撿來的孩子,他們傾盡了所有的愛。有一種大愛叫無私,有一種真情叫感恩,有一種十年如一日的態度叫堅持,今年46歲的仁壽縣藕塘鄉人黃英,用堅持、用愛悉心照顧著沒有血緣關系的癱瘓養父母。十年來,無微不至,毫無怨言。
從小被收養 養父母疼愛有佳
藕塘鄉高峰村11組的黃英生于1968年,出世8個月后,因親母另嫁他人,丟下了可憐的小黃英。上天總會眷顧好人,同鄉的黃名貴、周淑仙夫婦決定,將這個孩子抱回家撫養。
黃名貴夫婦一生無子女,對于這個撿來的孩子,他們視為掌上明珠。“剛來的時候,瘦的皮包骨,我們都擔心養不活。”為了讓娃兒盡快好起來,黃名貴夫妻倆想盡了辦法,并不富裕的他們買奶粉喂孩子,“有時候孩子身子虛,實在嚴重,得跑到幾十里外的大醫院看病。”
一直到3歲,黃英的身體才逐漸好起來。黃英說,養父母對自己的寵愛,經常讓同齡的小伙伴們羨慕不已。而經常聽同學說自己是被抱養的,“剛開始,肯定不舒服,但是看到爸爸媽媽對我這么好,我覺得我就是他們親生的,在養父養母身邊,我覺得很幸福”。
女大當嫁 招婿上門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時常有人跟黃英說,“你不是你爸媽親生的,你是撿來的。”但黃英就是不信。
直到11歲那年,一個陌生女人來到學校,問她,“你認識一個叫唐家河(音)的人嗎?”見黃英搖頭,那女人轉身就走了。回家的路上,有人告訴她,“黃英,那就是你親媽,她來找你了!”雖然心存懷疑,但回到家里,黃英對這件事只字不提。此后多年,她從未開口詢問自己的身世。
“其實我心里明白,誰是真的對我好。我想,是不是親生的已經不重要了,所以后來養父托人告訴我的身世后,我更加覺得,我有責任照顧好他們。”正是由于放心不下二老,作為“獨生女”的黃英,到了適婚年齡,對男方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必須入贅她家。
寶飛鎮青年彭建清聽說了黃英的故事,便不顧父母反對,堅持做了上門女婿。1990年,二人結婚,一同侍奉雙親。后來,一雙兒女降生,為了給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夫妻倆雙雙外出打工。
養父母癱瘓 十年如一日照料
2004年的一天,養父黃名貴突然癱瘓了,丈夫又在外打工,黃英一個人開始照顧癱瘓在床的父親。黃英背他去理發、治病,照顧父親的飲食起居,每天黃英端飯、端水、倒洗臉水。由于養父常年臥床,擔心長褥瘡,炎熱的夏天,黃英堅持每天無數遍為他擦洗身子,天天換洗衣物;且多年如一日為養父熬湯煎藥、端屎倒尿,無半句怨言。“有些時候確實也不方便,但是想到父親的病情有所好轉,我會更加細心。”
漸漸的父親在黃英的細心照顧下,能夠借助拐杖在屋內行走。但是天總有不測風云,2007年,黃英的母親也癱瘓在床了。黃英以最快的速度將家中田里的活兒全部轉給了別人,日夜照顧在母親身邊,從不出遠門。
由于養父黃名貴年事漸高,加之重病纏身多年,2013年離開了人世。養父過世后,怕養母傷心的黃英經常陪養母說說笑,談談心。“你看嘛,我老公也常年不在家,所以我很能體會我母親的痛苦,只有我常常陪她。”
感人事跡獲“全國孝星”
在黃英的悉心的照顧下,現在黃英的養母周淑仙能夠坐在床上了,每每說到這個女兒的時候,雖然嘴上說不清,表達不明,母親心里跟明鏡似的“我跟我老公這么大的負擔,女兒一直能夠堅持照顧我們,數十年如一日,我心里都很愧對她。”周淑仙老人眼里泛著淚光。
黃英的感人事跡,周邊的鄰居沒有人不知道,每次提到黃英的時候,大家都會豎起拇指稱贊她:“久病床前無孝子啊,她能夠堅持那么久,不容易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