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1-05 09:51:53
責任編輯:羅思源
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摘要)
2019年10月30日在眉山市第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
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
一、執法檢查工作情況
成立了以劉十慶主任為組長,李建章副主任為副組長,部分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社會委委員、市人大代表為成員的執法檢查組,制定了周詳細致的檢查工作方案,聘請了2名專家參加抽查暗訪組進行專業化把關,堅持發現問題、推動整改的問題導向機制。8月上旬,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召開動員會,進行《消防法》集中學習,聽取市應急局、市消防救援支隊的工作匯報。隨后,抽查暗訪組分別到彭山、仁壽、洪雅、丹棱四區縣,對標法律條文,實地檢查和隨機抽查了60個職能部門、企事業單位、娛樂場所、社區、居民住宅小區、城中村和在建工程項目等,形成了問題清單。8月下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十慶、副主任李建章率檢查組對東坡區、青神縣、成眉石化園區、市消防救援支隊進行了實地檢查,聽取了市政府及10個市級相關部門(單位)的工作匯報。同時,市人大常委會委托其他4區縣人大常委會分別對本行政區法律實施情況開展檢查并提交執法檢查報告,實現了執法檢查全覆蓋。
二、《消防法》實施情況
(一)消防組織和責任體系進一步完善。市、區縣政府按照《消防法》的要求,成立了消防安全委員會(現調整為市應急委下設的消防安全事件指揮部),將消防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編制了《眉山市“十三五”消防事業發展規劃》《眉山市城市消防專項規劃》,開展了城市消防風險專項評估,出臺了一系列管理辦法,確保消防安全組織領導和工作責任的落實落地。
(二)公眾消防安全意識進一步增強。宣傳、教體等部門和消防救援機構聯合下發宣傳方案,充分運用新聞媒體、網絡平臺、電影院、KTV、宣傳手冊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消防知識宣傳,依托消防“七進”活動和119消防安全宣傳月,大力宣傳普及消防安全知識和逃生自救知識。在各行業系統深入開展消防安全大教育、大培訓、大演練活動,進一步擴大消防宣傳教育的社會影響。五年來,全市累積發放消防宣傳品和資料120萬余份,1300余塊戶外視頻持續播放消防公益廣告,組織培訓近300余期,培訓人員80萬余人次。
(三)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有力有效。依法開展消防行政許可,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嚴格建設工程消防審批關、驗收關,健全重大火災隱患立案、銷案和掛牌督辦制度;開展經常性的督查,狠抓重大火災隱患的排查整治,定期和不定期地對易燃易爆場所、學校、商場、游戲廳等開展排查,建檔立案,規范管理;大力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高層建筑集中檢查、重大火災隱患整治以及人員密集場所等整治。五年來,共開展檢查5.5萬家次,督促整改隱患7.2萬余處,辦理行政處罰1800余個,臨時查封630余家、責令“三停”570余家,拘留170余人,28家重大隱患、5個區域性隱患掛牌整改到位。
(四)防火救災能力進一步提升。五年來,市、區縣政府加大了消防救援建設的投入,全市財政累計投入3.27億元,其中,基建、裝備等專項建設投入1.25億元,新增登高、充裝、照明、排煙、城市主戰等消防車34輛,新增偵檢、破拆等搶險裝備14000余件套,先后在中心城區和鄉鎮補建市政消火栓1600余具,丹棱、青神、現代工業新城完成了城市消防站建設,啟動了消防訓練基地、東坡區崇禮新城消防站建設,全市滅火救援能力不斷增強。
(五)消防救援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堅持思想政治建設、業務能力建設、裝備科技建設和戰勤保障建設,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素質不斷提高。加強消防專業隊伍建設,多種形式建立專職消防隊17支,配備了各類消防器材和車輛。全市基本形成了以消防救援隊伍為主力、專職消防隊為骨干、志愿消防隊為補充的滅火救援體系。五年來,全市共接警3153起,其中處置火災1450起,搶險救援557起,為民服務1146起,完成了“12·16”成樂高速青神段液氨槽車交通事故、“2·28”歐陸鞋城火災、“7·22”丹棱強降雨救援等搶險救援。2017年4月,眉山成為“全省唯一”被省政府通報表揚的連續四年消防工作目標考核為“優秀”市州。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消防宣傳教育入腦入心不夠。一是消防宣傳教育形式單一。宣傳主要仍停留在擺攤設點、發放文字資料、新聞媒體、網絡等方面,宣傳效果不夠明顯;重點消防單位應急演練不多,參與人數較少,主要防火責任人缺少處置初期火災知識和技能;防火技能培訓簡單化,培訓工作不到位、不扎實。二是個別單位和企業對消防工作還存在麻痹和僥幸心理;一些企業經營者缺乏消防安全意識,對火災隱患熟視無睹,對消防設施和裝備投入不足;個別企業對消防安全檢查存在抵觸情緒,對指出的消防隱患整改態度消極。三是多數群眾消防安全意識不強,預防知識、自防自救和逃生知識欠缺,普遍不會使用滅火器具,不會撲救初起火災。
(二)消防基層基礎工作比較薄弱。一是消防設施規劃建設滯后。中心城區按標準應配備消防站5座,現僅有3座。12個重點工業園區中僅金象化工園區、眉山經開區新區和甘眉園區(三個園區共建共用)完成城市消防站建設。天府新區(眉山)還未完成專項消防規劃。眉山市“十三五”消防事業發展規劃10個消防站,目前只建成3個,其余7個未啟動建設。大部分鄉鎮場鎮未按規劃建設市政消火栓。消防站點遠低于國家要求和標準。二是棚戶區、城中村消防安全隱患突出。市、區縣主城區的棚戶區、城中村普遍存在電氣線路凌亂、老化、私拉亂接,違規使用電器、液化氣,消防通道違規停放和充電動車,占用堵塞疏散通道等安全隱患。三是消防設施管理維護不到位。部分學校、人群聚集場所滅火器材配置不足、缺乏消防設施管理維護機制、消防設備破損、消防器材過期失效、消防管網壓力不足和沒有設置安全疏散標識。四是農村消防安全隱患突出。大多數基層行政村尚未建立微型消防站,基層志愿消防隊普遍缺乏專業的應急救援能力;農村房屋建設缺乏防火措施,一些房屋電氣線路老化,極易引發火災。
(三)消防安全責任落實未到邊到底。一是部門配合機制還不夠順暢。今年4月新修訂的消防法實施后,住建部門消防工程設計審查、工程建設監管、竣工驗收職能履行未落細且專業人才缺乏,宣傳、教育、經信等部門對新修訂《消防法》缺少學習和宣傳培訓。二是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尚有差距。一些地方和單位沒有切實履行《安全生產法》“三個必須”的要求,個別地方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內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虛設,消防安全責任未到邊。三是基層消防組織建設有待加強。多數鄉鎮沒有消防辦公場所、沒有專門人員,沒有專項經費,屬地管理責任未到底。
(四)綜合救援能力嚴重不足。一是消防救援裝備與任務需要不匹配。現有的消防救援裝備已經不能適應處置高層火災、化學災害事故、自然災害等“全災種”救援任務的需要,專業救援設備嚴重缺乏,高層救援的大功率、高性能的消防執勤車輛少。二是消防力量和資源配置不均衡。現有消防員108人,僅占總人口的萬分之0.31,遠遠低于全國萬分之1.2的水平。全市16個專職(合同制)消防隊應配專職隊員390人,現有專職隊員211人。化工專業救援隊建設剛剛開始,水域、山岳等專業救援隊建設尚未起步,能力嚴重不足。三是專職消防隊員保障不足。全市無統一的專職消防隊員招錄、管理、保障、優撫優待等政策,專職消防隊員工資待遇水平較低,年收入5萬左右,極不利于隊伍穩定和執勤戰備。
四、建議意見
(一)切實強化消防安全教育。應急、宣傳、教體、人力資源等職能部門和消防救援機構要認真履行消防安全宣傳教育職責,深入社區、企業、學校、農村,分別不同對象有針對性地宣傳消防法律知識和防火、滅火、逃生自救知識;指導機關、企事業單位、基層組織定期組織開展消防演練,教會廣大干部群眾、學生滅火和逃生技能;指導重點防火單位完善消防應急預案,加強重點崗位人員培訓,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二)切實加強消防安全責任落實。市、區縣政府要加強機構改革后消防安全工作的統籌協調,進一步明晰部門工作職責,做好消防專業力量統籌配置,盡快建立和完善協調運行機制,確保機構改革后全市消防安全。住建、規劃、消防救援機構應進一步加強協同配合,共同做好消防設施布局的技術性審查。住建部門要切實履行好法律賦予的消防設計審查驗收主體責任,全面加強施工過程管理,防止降低消防技術標準和違建后重復改建。要常態化組織開展人員密集場所、城鄉結合部、老舊城區、棚戶區、城中村、“六小”場所的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及時消除火災隱患;適時對全市城鎮住宅小區消防設施進行一次普查,對消防設施損壞的,及時責令整改,排除隱患;對消防設施存在隱患、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或未取得消防許可證的企業,堅決責令停產停業整改;對產權人不明、多產權的建筑和場所進一步加強監管,明確責任;要抓好油電氣等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培訓管理,加大對違章作業行為的整治力度;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自建房和用電消防安全的指導和監管力度。
(三)切實加強綜合救援能力建設。市政府應按照《消防法》的規定,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消防工作經費保障機制,確保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根據需要及時增加和改造消防站、基礎消防設施和裝備,要盡快添置大功率、高性能的消防執勤車輛,配備遠程供水系統。要根據我市災害類型和各區域具體情況,統籌考慮組建主要服務全市范圍的化工企業、山岳和水域三個專業應急救援隊,并建立市區縣財政分攤保障的運行機制。要針對專業救援特點,分輕重緩急逐年配備先進的高性能消防救援裝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消防救援工作的要求。督促區縣政府加大鄉鎮、街道、社區等基層基礎消防設施建設經費的投入,提升基層防控火災水平。仁壽縣要加快視高、黑龍灘消防站建設,洪雅縣要盡快啟動瓦屋山消防救援隊和七里坪消防站建設,彭山區應盡快研究在成眉石化園區建立一個特勤消防站。
(四)切實保障消防救援隊伍穩定。市、區縣政府要研究加強消防救援隊伍建設的政策保障措施,研究出臺專職消防隊招錄管理辦法,全面提升綜合救援隊和專業救援隊的保障水平,確保消防救援隊穩定。要加強專業救援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加大現有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專業救援知識的培訓,使其盡快提高“全災種”專業救援能力。應急管理部門和消防救援機構要切實加大對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的業務指導,采取培訓班、現場指導等多種形式,加強執勤訓練、滅火預案制定、演練以及滅火救援技能、戰術等方面的培訓,提高隊伍的戰斗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