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1-04 09:56:27
責任編輯:羅思源
編者按: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老舊小區改造;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徹底改變粗放型管理方式,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作出部署,又在今年6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順應群眾期盼改善居住條件。
2017年年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廈門、廣州等15個城市啟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截至2018年12月,試點城市共改造老舊小區106個,惠及5.9萬戶居民,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試點城市的實踐證明,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花錢不多,惠及面廣,不僅幫助居民改善了基本居住條件,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也是擴大投資、激發內需的重要舉措。
加裝電梯是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的重點環節,對我市而言,此項工作也有其現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特別是電梯加裝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即日起,本網將陸續推出《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系列報道》,展現、探討此項工作的方方面面,以饗讀者。
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老年人們”望樓興嘆“。
眉山網記者 王莉 文/圖
初衷
因地制宜 應對老齡化浪潮
城鎮老齡化不是中國獨有的社會現象,大多數國家在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老齡化問題都會有所凸顯,這是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也是社會經濟實力增長和居民醫療衛生進步的一種體現。
隨著中國經濟步入“快車道”,城鎮老齡化問題也愈發嚴重,其中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懸空老人”的集中爆發。為了解決這一社會問題,國家發改委等25個部門于2016年9月就聯合發布了《關于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要建立基本的安全、便利、舒適的老年宜居環境體系,優化“住、醫、行、養”等環境,養成更加敬老助老養老的社會風尚,大約到2025年基本實現“適老出行環境”建設要求。強化居住區無障礙通行,改造坡道、樓梯、電梯、扶梯等公共建筑,保障老年人的通行安全需求。
在2018年的全國兩會上,“有序推進‘城中村’、老舊小區改造,完善配套設施,鼓勵有條件的加裝電梯”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明確提出鼓勵有條件的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為了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部署,住建部會同發改委、財政部于今年4月印發了《關于做好2019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到加裝電梯是老舊小區改造的重要內容。6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在部署老舊小區改造時也曾明確,有條件的可加裝電梯。
此外,從市場需求角度而言,隨著中國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多,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也逐漸成為“剛需”,市場空間廣闊。在今年國新辦7月1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艷表示,將繼續按照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和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做細做實做好電梯加裝工作。
沒有任何事情是一帆風順的,在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實踐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各地要充分通過實踐總結經驗,因地制宜,一個樓棟一個方案,甚至一個樓門一個方案,把群眾工作做細做實。”黃艷說,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急不得”,其設計和施工方案應該盡量兼顧各層居民的合理訴求,盡可能通過精心的個性化設計,達到利益最大化、影響最小化。
“在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加裝電梯工作進展還是比較順利的,大部分居民還是支持的,取得的成效也非常可喜。”黃艷表示,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全國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已經完成1萬多部,在施工的有4000多部,正在辦理前期手續的有7000多部,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正在全國范圍內全方位推開。
現狀
政策引導 加裝電梯民心所向
居住在東坡區玫瑰園七區五樓的王先生,今年56歲,說到老舊小區安裝電梯,王先生現在倒不擔心自己,他說:“我的媽媽已經80多歲了,她現在住在妹妹家里,妹妹家在底樓,沒事兒她還可以出去曬曬太陽;但是我家樓層太高老人家爬不動,這些年她幾乎就沒來過,都是我們去看她。”對此,王先生覺得很無奈。
據了解,眉山建區設市22年,老舊多層住宅建筑較多,絕大部分都是六、七層的無電梯樓房,當時搬進樓房的居民已經越來越多進入遲暮之年,住在高層的、特別是病弱的居民不得不面臨上下樓的難題。據統計,目前,全市現有多層住宅約3200棟,面積約1500萬平方米;全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數為76.42萬人,老齡化率為22%。
怎樣讓上下樓這件簡單的事情不再痛苦?部分居民可以通過換購電梯公寓以改善居住條件,但是對于一些居民來說,換電梯房并不是輕而易舉的,那么給舊樓加裝電梯就是很好的解決辦法。因此,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問題成為廣大群眾的迫切需要。
2015年,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發揮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在老舊小區和電梯更新改造中支持作用的通知》。省住建廳、財政廳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發揮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在老舊小區和電梯更新改造中支持作用的通知》的通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省公安廳聯合印發了《四川省既有建筑電梯增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6年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印發了《關于對既有住宅電梯增設項目實行以獎代補的通知》。
2018年,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城鄉規劃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印發眉山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實施意見的通知》。
2019年,市人民政府市長羅佳明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用政策引導推進既有住宅增設電梯。”
……
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件接著一件辦,一系列惠民政策出臺落地,讓廣大老舊小區居民的期盼度和參與度越來越高。“老舊小區安裝新電梯,最大的意義就是方便居民上下樓,特別是行動不便的人!”據市政協相關負責人介紹,“電梯工程”是不折不扣的民生工程,不僅可以解決老年人出行難的問題,還能緩解新購房和政府新建民政福利院的壓力。自2018年開展老舊小區電梯加裝工作以來,眉山中心城區已成功安裝多臺,目前,還有更多電梯正在實施過程中。
旭光小區首批電梯增設完成。
期盼
改造+電梯 讓老舊小區“好看”又“好住”
10月31日,記者來到彭山區鳳鳴街道生化廠小區。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改造的小區單元樓里,記者看到,樓梯間干凈明亮,消防栓和樓梯扶手重新涂了漆、樓道換上了感應燈、原本雜亂無章的電線也被歸納整理完畢……
據鳳鳴街道東紅社區的網格員嚴麗紅介紹,生化廠小區建成于20世紀90年代,因建成時間長且規劃滯后,小區內環境較差、基礎設施破舊、排水排污管網老化堵塞、雜物房亂搭亂建、管線老化、缺乏綠化。
隨著我市“雙創”工作的推進,許多原本破舊臟亂的老舊小區“煥然一新”。管網全部改入地下,對外立面進行翻新,合理規劃停車位,增加小區內的文化長廊,新修休閑娛樂健身設施……在老舊小區改造中,供水、供氣、污水管網等市政設施全面更新,樓面、樓道、房前屋后也進行了美化綠化,一幢20余年的老樓煥發了新的生機。
今年76歲的謝婆婆是生化廠小區的“原始居民”。“從小區建成開始,我就住在這里,已經快30年了。”她告訴記者,小區改造后變得越來越漂亮了,但她心里一直有個心結,“上下樓困難啊,基本上十天半個月才上下樓一次。”謝婆婆長嘆,“我家住在六樓,我又患有支氣管炎,平時上樓中途需要休息四五次才能到家。”
在走訪過程中,記者發現,謝婆婆的心結并不是個例。老舊小區沒有電梯,對于居住在中高層的老齡住戶、即將步入中老年階段或身患疾病的住戶來說,上下樓不便成為他們心中的難題。很多時候甚至不需要與居民交談,一些無聲的細節都在訴說“上樓難”的困擾:白天,有些居民的大門經常開著,老人坐在輪椅上在門口透透氣;有些單元樓一樓大門的樓梯間里,堆滿了嬰兒車、兒童滑板車甚至輪椅。
“六層樓要爬將近20分鐘,身心俱疲。”
“誰家沒有老人小孩呢,樓層高了不方便,就怕老人小孩有個頭疼腦熱。”
“小區環境變美了,沒想到上樓卻成了孩子早晚惦記的事情。”
“65歲之前勉強能行,之后完全不行了。”
……
改造后的小區,新增了休息亭,方便居民休息。
一句句簡單的抱怨道出了很多居民的心聲。光是環境變樣還不夠,加裝電梯也“迫在眉睫”。今年,我市再次印發《關于印發2019-2021年眉山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實施方案的通知》,對既有住宅增設電梯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介紹。這既是給全市老舊小區住戶們的一顆“定心丸”,也是讓老舊小區“好看”又“好住”的有力推動。
“沒想到,臨到老了,還能趕上好政策,不僅生活環境改善了,還能享受到這種‘福利’。聽說已經有小區安上電梯了,真希望我們小區也能快點加裝電梯,這樣子女就不用操心我上下樓和看病的問題了!”想到以后只需要一按鍵,就可以上下樓,謝婆婆十分期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