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8-01 14:36:33
責任編輯:羅思源
今天(8月1日)上午,
在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四川日”暨國際竹藤組織園“眉山周”活動啟動儀式上,
眉山市青神縣制作的青神竹龍
成功獲得
“最長的竹編舞龍”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
頒發證書。人民日報記者 楊波 攝
證書。
世界最長竹編龍。
這條“龍”——是如何制作而成的?
這條竹編龍由青神縣竹編大師殷超設計制作,
設計全長83.40米,
由龍頭、龍骨、龍尾、龍翼組裝而成,
鑲上龍桿便可進行舞龍表演。
究竟有哪些“高”“精”“細”呢?
以下5點足以讓你信服。
整條竹龍由80余人耗時112天編制而成,其中竹編工藝美術大師2名,高級工藝美術師12名,專業竹編技術人員21名,一般竹編工人50余人,共用慈竹1800千克。
這條“龍”——到底有何淵源?
青神縣因古蜀王蠶叢氏“著青衣教民農桑,民皆神之”而得名,擁有1400多年的歷史。
唐代文宗太和年間(827-835),當地人張武率領老百姓編竹簍在岷江兩岸攔河筑堰,治理岷江水患,并修建青神歷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鴻化堰,距今千年仍然在灌溉農田。
青神竹龍正是起源于水利工程建設,當地人把攔河筑堰的竹簍俗稱“竹籠”或“竹龍”,竹編舞龍由此演繹而生。
據悉,上個世紀80年代,以青神“竹編狀元”殷超為首的近千名竹編巧匠和民間工藝師對竹編巨龍進行了不斷探索。
從傳說中的龍影龍態,到圖畫中的龍姿龍形,技工們揣摩醞釀,取其精華,修改上千次,先后編成了8代共33條竹編巨龍。
無論是原材料制作還是舞臺表演,青神竹編龍處處彰顯著濃郁的地方特色。
這條“龍”——為何會誕生在青神縣?
四川是中國竹資源大省,眉山是四川竹資源分布重點地區。
全市擁有竹資源100余種,竹林面積達108萬畝。
眉山竹編中最具代表性的“青神竹編”與絲綢、蜀繡,并稱“蜀中三寶”,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稱為“竹編史上的奇跡,藝術中的藝術”,其平面竹編和立體竹編是四川省地方標準。
2018年入選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區域品牌地理標志產品)、《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國家級非遺項目。
青神竹編。
青神縣先后獲得“中國竹編藝術之鄉”“中國竹編制品出口基地”“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等國際國內殊榮與獎項40余項。
青神有竹資源、有竹編、有“竹籠”……這便為青神竹編龍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8月1日—6日舉行的世園會“四川日”暨國際竹藤組織園“眉山周”將開展竹藤體驗日、竹藤科技日、竹藤生活日、竹藤時尚日、竹藤親子日等系列活動。
屆時,游客可與這條世界最長的竹編龍以及國家非遺——青神竹編進行“親密接觸”,參與竹龍打卡、體驗竹編DIY、竹編時尚服裝秀等精彩活動。
眉山網記者 羅俊涵 王磊 王麗 文/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