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眉山市發布了《“公筷公勺?用餐有禮”倡議書》,倡導全體市民就餐時使用公筷公勺,餐飲企業主動提供公筷公勺并引導就餐者使用?,F在,使用公筷正逐漸成為大家的用餐習慣。小小餐桌,也成為文明精神的延續。
舌尖上的文明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坐在餐桌前的我們該以怎樣的形式詮釋文明的內涵,展示一座城市的文明?
我們首先要了解,文明餐桌既包括節儉用餐、安全用餐,也包括衛生用餐和文明用餐。具體來說,就是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按需點餐,理性消費,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養成合理消費,樹立節儉之風;講究用餐禮儀,遵守公共道德規范,不在餐飲場所肆意喧嘩,不在禁煙場所吸煙,不勸酒不酗酒,言語得體,談吐文明。
“文明餐桌”是對社會風氣的引導。在眉山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等相關部門的指導下,“文明餐桌”行動的相關餐飲禮儀普及、宣傳等活動越來越多。無論是餐飲企業,還是各級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食堂等,通過宣傳文明用餐禮儀,培養市民良好用餐習慣,讓“文明餐桌”從口號落實到了行動上。
我們既要做“文明餐桌”的實踐者,也要做“光盤行動”的推動者。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公共場合,都要文明、節儉、衛生用餐。同時,身體力行去感召、影響和帶動家人、同事、朋友及身邊的每一個人加入”文明餐桌“行列,共同踐行綠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當文明的理念滲透餐桌的同時,也將蔓延、浸潤到城市的每個角落。當文明蔚然成風,城市將越來越美好,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也將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