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5-08 07:23:25
責任編輯:任楓楓
□本網評論員
在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閉幕大會上,市委書記慕新海作了講話,對奮力開創全市發展新輝煌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吹響了全市加快發展的新號角。我們要銘記歷史,不負初心,始終保持苦干興眉的“精氣神”,推動市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
時間的足跡,匯聚著前行的力量。作為建立在傳統農業基礎上的年輕城市,1997年建區之初的眉山既沒名氣、也沒實力,GDP只有104.49億元,傳統農業在三次產業結構中占比高達46%,僅有8戶工業企業,城區只有“九街十八巷”,面積不足10平方公里,轄區沒有一條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公路通車里程也僅有2148公里。基礎差、底子薄,是當時眉山的真實寫照。時任省委書記謝世杰寄語眉山“艱苦創業、苦干興區”。八個字中的兩個“苦”字,飽含省委對年輕眉山的殷切期望,也激勵著年輕的眉山兒女續寫歷史輝煌的決心和斗志。家底薄弱、創業維艱的眉山由此開啟了一條篳路藍縷的“拓荒”之路。
針對沒有工業企業,從一屆市委開始就把“工業強市”提上日程,一以貫之、堅持不懈招引重大工業企業來眉落戶。2019年底,全市已有規上工業企業596戶,總產值1555.9億元,相較建區之初,分別增長了3倍、32倍,工業經濟已然“半壁江山”。針對城市面貌落后,從2002年開始,市委、市政府迎難而上,聘請國內知名專家高標準編制眉山城市規劃,排除萬難、節儉辦事,公園廣場、景觀建筑、電網改造等一批基礎建設工程全面鋪開,今天的眉山已是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城市品質品位不斷提升。針對交通不暢,全市始終堅持“交通先行”,從1999年成樂、成雅眉山段通車,到2019年“四橫五縱”9條軌道交通、“兩橫五縱”7條高速、“一橫九縱”10條干道加快規劃建設,全市交通建設日新月異,高速路網密度是全省的3.3倍,全面邁入“雙高雙港”時代,“成都區位+眉山成本”的優勢逐步凸顯。針對民生短板,歷屆市委始終把“人民幸福”作為重要發展目標,累計實施“龍水引眉”、征地安置等重大民生項目1200余個,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東坡外國語學校、華西第二醫院眉山市婦女兒童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眉山醫院等一大批優質民生項目紛紛落地……
歷史如鏡,眉山用23年的不懈努力,把這八個字踐行得淋漓盡致。歷代眉山人憑借著這股不怕吃苦、寧愿苦干的“精氣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眉山奇跡”,摘得了一項又一項“榮譽桂冠”,邁上了一個又一個“歷史臺階”。歷史也如歌,在婉轉悠揚中唱出了23年來的滄海桑田。通過歷代眉山人的“苦干興眉”,2019年全市GDP實現1380.2億元,是建區時的13.2倍,眉山的“產業之基”全面奠定,眉山的“城市之貌”迅速改變,眉山的“民生之福”有力增進,眉山的“開放之勢”成功鑄就,全市經濟社會各方面都發生了翻天巨變,創造了年輕眉山的光榮與夢想。
創業蘊含艱辛,經驗彌足珍貴。回首過往,更能感知眉山翻天覆地的滄桑巨變;放眼今朝,更能看清眉山磅礴如虹的發展潛能。如今的眉山正面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級天府新區建設、成德眉資同成化發展等千載機遇,是省委確定的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范市。眉山恰如一位風華正茂的熱血青年,正以昂揚的斗志、勃發的英姿,邁向新時代、開啟新征程。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的潮流浩浩蕩蕩,如今眉山的發展條件和發展環境同建區設市時相比發生了巨大變化,但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苦干興眉的“精氣神”絕不能丟。全市上下要站在新時代發展的潮頭,把老一輩眉山人開創的事業干下去,把老一輩眉山人創造的奮斗精神傳下去,在與時俱進的奮斗中賦予“苦干興眉”新的時代內涵,使之化作全市人民不斷開創眉山發展新局面的強大精神力量,鼓舞全市人民朝著建設開放發展示范市、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的目標不懈奮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