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3-05-24 17:47:26
責任編輯:雷堯
孟夏之日,萬物并秀。近日,走進彭山區(qū)鳳鳴街道江漁村森田家庭農場的藍莓園,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藍莓樹一株株整齊排列著,綠葉掩映間,一簇簇粒大飽滿的藍莓喜上“莓”梢,濃郁果香撲鼻而來。
五十余位工人身背果簍、戴著遮陽帽,熟練地將顆顆成熟的藍莓采摘下來;游客穿梭于園中,一邊品嘗鮮果一邊拍照打卡,果園里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
在半人高的藍莓樹間,一個身材高大、皮膚白皙,戴著框架眼鏡的小伙子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只見他熟練地打開手機,支起三腳架、補光燈開始直播,繪聲繪色地向網友推介身旁的藍莓。
他就是這家農場的主人,名叫丁肇寧,浙江寧波人。現(xiàn)年31歲的他曾在國外求學工作多年,父親則在彭山經商已15年有余。兩年前,他決定回到“半個家鄉(xiāng)”彭山,接下父親的200畝藍莓園,成為一名海歸“新農人”。
“海歸”轉型“新農人”,起步一點兒都不容易。雖然藍莓園在父親的管理下已初具規(guī)模,但他覺得藍莓的產量和質量仍有提升空間,為了種出更好的藍莓,他沒少下功夫。
“既然選擇回來,我就不能只做‘翹腳老板’。”兩年來,他幾乎把所有時間都花在了藍莓園里,一邊向父親和堂哥學習,一邊找農業(yè)專家請教,閑暇時間還會自己翻閱書籍,查閱資料。“不懂就問,不懂就學,種水果看似簡單,但要種出能賣高價的水果一點都不容易。”丁肇寧說。
就這樣,他一點點摸索、創(chuàng)新種植與管理方式,用心打造這片田園。努力終有回報,今年,他的藍莓園迎來大豐收,產量比往年平均增長了近一倍,實現(xiàn)產值近500萬元。
“五月中旬起,果園里的藍莓逐漸進入了盛果采摘季,畝產達1000余斤,今年預計可采收藍莓鮮果近20萬斤。”看著地里一串串飽滿圓潤、色澤鮮亮的藍莓果,丁肇寧滿臉喜悅。
丁肇寧并不甘于做普通的藍莓種植戶。他看準了流量紅利,決定把流量變成能量,注冊了直播賬號,制作發(fā)布系列短視頻和直播吸引周邊網友前來采摘。
他說,以前主要做批發(fā)渠道,今年希望拓展“農業(yè)+旅游”模式,挖掘多元價值,既可給果園帶來人氣,也可以帶動周邊鄉(xiāng)村餐飲、民宿等旅游產業(yè)同步發(fā)展,促進當?shù)厝罕娫鍪罩赂弧?/p>
現(xiàn)在,最早熟的藍莓品種“奧尼爾”已掛滿枝頭,果實大、味道甜美。每天,通過網絡直播渠道購買門票來上門采摘的游客絡繹不絕。
“藍莓園豐收,我們也跟著沾光呀!每天有兩千多斤藍莓需要采摘,我們能掙到不少工錢嘞!”果園山坡上,十幾名工人開心的笑聲隨風飄蕩。他們都是當?shù)氐拇迕瘢刻烀β档卮┧笥谒{莓樹間,一邊嫻熟地采收藍莓,一邊分享著勞動增收的喜悅。
在森田家庭農場藍莓園里,有10多位常駐員工,待每年采摘季時,還會增加50余名采摘工人,他們均是本地村民。記者了解到,在這里務工的村民,不僅可以掙工錢,還可以免費學習種植技術。經過一段時間的農場“技術培訓”,先后有多位村民在自家地里種起了藍莓。
2023年是丁肇寧做“新農人”的第3個年頭,伴隨銷路的進一步擴大,藍莓果園已步入正軌。談到未來,他說,希望依托彭山特色產業(yè),與周邊家庭農場抱團發(fā)展,為推動當?shù)剞r業(yè)產業(yè)提質增效作貢獻。“其實農村的天地很寬廣,機會也很多,職業(yè)農民的身份在當?shù)胤浅J苷J可,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加入進來。”丁肇寧說。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詩雨
信息產業(yè)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fā)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lián)系電話:38166855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