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0-31 22:15:19
責任編輯:羅思源
副省長楊洪波蒞眉調研時強調
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副省長楊洪波一行在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調研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情況。眉山網記者 雷同 攝
眉山網訊(記者 段小鋒)10月31日,副省長楊洪波率隊蒞眉調研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處理等工作,強調要堅定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因地制宜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處理工作,繼續鞏固提升現有成果,改造提升鄉村風貌,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省政府副秘書長代永波參加調研。
市委書記慕新海參加有關活動,市委副書記、市長羅佳明陪同調研。
在丹棱縣雙橋鎮梅灣村和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楊洪波實地察看當地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情況,并聽取匯報,詳細了解工作原理、排放標準、工程造價、設施設備安裝、配套管網建設、運行維護方式等。楊洪波指出,梅灣村和永豐村因地制宜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中的污染物得到有效降解,走在了全省前列,省級有關部門要認真調研、總結經驗、積極推廣。他強調,當前,國內外應用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處理技術、工藝不斷成熟,各地要結合實際,著重選用適合各自實際的污水治理適用技術和工藝,確保污水治理后排放達標;要加強統籌,進一步降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本、運行維護成本;要加大投入,進一步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污水管網配套,補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短板;要因地制宜,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建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場地,與周邊環境協調一致、融為一體。
東坡區白馬鎮于去年初全域實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由群眾收集時進行源頭初分,將日常生活垃圾分為“可腐爛”和“不可腐爛”兩類,保潔員收集時進行二次分類,將“不可腐爛”垃圾再次細分為“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類,每一種垃圾都通過相應渠道進行處理。在白馬鎮龔村,楊洪波認真聽取了該村生活垃圾處理情況匯報,充分肯定了“兩次四分法”工作模式。他要求,要推動城鄉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設施達到全覆蓋,加快優化生活垃圾處理方式,鞏固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果,普遍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引導農民群眾正確投放垃圾,引進先進設備處理垃圾,不斷提升鄉村“顏值”。
“出水口和進水口相比,水質提升了多少?”在青神縣海棠竹溪生態濕地,楊洪波聽取了該縣通過建設生態濕地推動思蒙河流域污染治理情況匯報。他指出,青神縣通過建設生態濕地,在一定程度上治理了流域污染和農村面源污染,也改善了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在下一步工作中,要加強污水管網建設,堅持集中處理為主,加快恢復流域生態系統,提高流域水質。同時,要將生態治理項目與城市品質提升結合起來、與鄉村人居環境結合起來,推動治污項目建設過程變成城鄉人居環境營造的過程,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省住建廳副廳長樊晟,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趙樂晨參加;副市長孫劍陪同調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