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0-09-21 10:30:04
責任編輯:任楓楓
奔康大道。
順龍生態茶園。劉雪琴 攝
9月的丹棱,美麗觸手可及。幸福古村內田園如畫;省級森林公園九龍山下,小橋流水秋意濃;老峨山下愜意風景美不勝收……這幅自然應季的風景畫卷背后,是丹棱縣精心謀劃、深耕細作,實踐“兩山理論”(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打通美麗生態與美麗經濟之間轉化通道的成果。
將生態保護與旅游開發有機結合起來,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把美麗生態變成美麗經濟,是近年來丹棱縣踐行“兩山理論”,發展美麗經濟,在經濟新常態下的有力發展之舉。
近年來,丹棱縣牢牢鎖定“打造中國美麗鄉村典范,建設‘大雅家園·幸福丹棱’”總體目標,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以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為指導,大力實施“美麗生態+”行動,把美麗、生態、文化、風景、鄉愁轉化成產品和生態鏈,將美麗資源變為美麗經濟,助力農商文旅體互融互促,力促丹棱打造成為“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美麗經濟示范區”。
□本網記者 王琴 文/圖
以“點”帶動
生態筑夢“點綠成金”
一步一景,所見即所景;田園如畫,宛如畫中人。9月18日,走進丹棱縣順龍鄉幸福古村,不僅能感受到鄉村的變化,還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幸福古村作為丹棱鄉村旅游的典型代表,既有新農村該有的活力、生機與發展,又有鄉村自帶的閑適、恬靜與悠然,青山、綠水、花木與土墻、果園……構成了一幅美麗鄉村嶄新畫卷。
幸福古村是丹棱縣“生態美”帶動“經濟美”的生動實踐。當天,在位于古村核心區的農家樂曾家大院內,負責人曾懷明正與家人一同準備中午客人預訂的午餐。作為幸福古村內首批自辦農家樂的代表之一,近年來,憑借著古村內質樸原鄉的美麗生態,曾懷明家嘗到了發展旅游帶來的“甜頭”。僅旅游這一項,每年可為他家增收5萬余元。目前,曾懷明正全力為即將到來的中秋、國慶假期做準備。
放眼丹棱,不止幸福古村生態資源豐富。該縣森林覆蓋率近60%,綠化率95%以上,是成都近郊少有的生態型天然氧吧、天然綠地。境內田園景觀秀美,老峨山、九龍山、龍鵠山、梅灣湖、黃金峽、十里銀杏長廊等自然景觀錯落其間,青山、碧水、美村,為丹棱賦予了發展旅游的巨大潛力和廣闊空間。美麗生態已成為丹棱最大優勢、最美品牌和最強賣點。
“只有珍視丹棱的生態資源,發展美麗經濟,丹棱才可能在經濟新常態下實現‘彎道超車’。”該縣相關負責人介紹,多年以來,丹棱一直圍繞美麗生態和美麗經濟進行不懈探索。尤其是近兩年來,丹棱更是發揮生態優勢和近郊優勢,圍繞做實“產”、做活“水”、做足“綠”、做美“景”、做特“文”的規劃,因地制宜,堅持“實際、實用、實效”,提升“品位、品質、品牌”,推進人居環境改造、三產融合發展,把“風景”變成“產業”,將“美麗”轉化成“生產力”,集中打造了一批獨具特色的森林小鎮、森林村莊、森林人家,實現了維護美麗生態與發展美麗經濟同向而行、同步而進,讓生態筑夢“點綠成金”逐步成為現實。
9月16日,丹棱縣召開中共丹棱縣委十四屆十九次全體會議,會議明確了丹棱建設“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美麗經濟示范區”新定位,為該縣生態筑夢“點綠成金”做好了“規劃圖”。丹棱將以鄉愁為主題、以康養為特色、以會節為媒介,匯聚美麗經濟發展勢能,力爭到2025年,美麗經濟階梯式培育示范機制不斷完善,基本形成百億量級美麗經濟幸福產業集群,成為西部丘陵地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典型樣板。
以“線”聯動
串起“美麗”串活“經濟”
丹棱縣沒有氣勢恢宏的大江大河、沒有巍峨秀美的名山勝水,但農村美、農民富,歷史長、文化興,城市嬌美雅致、沿水而建,市民善良敦厚、沿河而居,發展美麗經濟其勢已成。從丹棱近兩年旅游發展的軌跡可以看出,該縣除了以“點”帶動整體外,還打出了以“線”聯動發展的“戰略牌”,串起“美麗”的同時,更串活了當地經濟發展。
當天,在“天府橙都·桔橙小鎮”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開挖溝渠、栽植綠化樹木、房屋內裝及外墻裝飾等工作,建設現場一派忙碌的景象。眼下項目的主體工程已完畢,整個項目建設已完成80%的進度,預計2021年春節前可入住。
作為丹棱與成都市蒲江縣旅游串線的著力點,該項目緊鄰龍鵠山核心景區,是丹棱打造的全市、全省鄉村振興試點示范項目。項目依托龍鵠山自然資源和桔橙產業優勢,將打造成集生態文化、種植、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娛樂、餐飲、購物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項目建成后,這里將成為未來丹棱發展美麗經濟新的出發點。
縱觀丹棱發展美麗經濟的整體地域形勢,順龍鄉幸福古村、老峨山景區、龍鵠村桔橙小鎮、梅灣湖度假村……東西南北各旅游點位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丹棱深知,只有把這些亮點景區串聯,找準美麗生態與美麗經濟綠色交匯點、結合點,推動美麗經濟的成果轉化,才能將美麗、生態、文化、風景、鄉愁轉化成產品和生態鏈,轉化為價值和財富。
眼下,面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成都東部新區建設等重大發展機遇,丹棱正利用自身生態、文化、區位、農業等優勢,堅定“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站位,以“大景區”的思維,將散落在奇山秀水間的境內景區串珠成鏈,因地制宜發展田園風光游、民俗風情游、金牌農家游、特色村落游、科普教育游,深度開發古村落文化、大雅文化等文創產品,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規劃老峨山居、幸福院子、龍鵠精舍、桃花美宿四大民宿聚落的建設,繼續深挖田園風光、人文底蘊,建設“四區八景”,將丹棱建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近郊游首選地及鄉村旅游生態御花園,激活美麗經濟。
以“面”驅動
“美麗生態+”疊加全域旅游新業態
當前,長在農業、優在生態、特在文化、都市近郊這些“面”上的比較優勢,對于發展中的丹棱而言正在不斷擴大,而美在鄉村、富在農民等新的優勢也正在加速形成。對于丹棱而言,只有用“美麗生態+”的旅游發展思路,探索創新生態價值轉化途徑,才能疊加出全域旅游新業態。
作為丹棱今年新引進的首個投資超過100億元的旅游項目——幸福古村·齊樂桃源國際旅游度假區項目自6月開工以來,施工方搶抓進度,進行項目前期的施工工作。對于項目方而言,丹棱優質的生態、旅游規劃思路以及自身旅游元素的特色是選擇在此落地的原因。同時,該縣希望能在“美麗生態+”的基礎上,借力項目自身優勢,疊加出全域旅游新業態,讓丹棱旅游能夠逆勢突圍,異軍突起。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是丹棱發展全域旅游的目標體現。在實施“美麗生態+”的實施過程中,丹棱將獨特的人文資源活化、顯化、創意化,開發觀光、體驗、康養、民宿、文創等新興業態,以獨具特色的旅游業帶動服務業,打造幸福產業。與此同時,該縣還以農為根,依托優勢產業,拓展農業功能,聯動發展農產品深加工、農業科技知識運用、手工藝品加工生產等,推動農業生產、民俗文化、媒體娛樂、醫療健康等相關產業跨界融合,助力丹棱美麗經濟大放異彩。
“美麗生態+”旅游發展思路,如同一把金鑰匙,正在開啟丹棱全域旅游發展的新引擎。如今,丹棱以特色鄉村旅游、田園綜合體、特色民宿、鄉村康養等為主題的新業態正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成為該縣全域旅游新的增長點,激勵著這方熱土在高質量發展的春潮中,實現著新一輪的跨越發展。
美麗經濟已成丹棱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動力。面對新形勢,下一步,丹棱將繼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在特色優勢、發展路徑、亮點模式上下深功夫,一張藍圖繪到底,發展美麗經濟,全力將丹棱建設成為“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美麗經濟示范區”而奮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