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0-08-25 10:49:03
責任編輯:熊莉
編者按
8月21日召開的全市推動制造業暨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現場會議強調,眉山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工業為基、制造為重、園區為主,制造業轉型升級必須堅持做強高端、做大集群、做優生態,園區擴權賦能必須堅持機制最活、營商最優、保障最強。
眉山天府新區及各區縣如何貫徹全市推動制造業暨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現場會議精神?各地工業經濟怎么發展、怎么轉型?即日起,本報將陸續推出“金秋送爽全面發力 工業經濟揚鞭奮蹄”系列報道,解讀我市天府新區和各區縣如何圍繞大會精神,抓住制造業這個工業經濟的“牛鼻子”,堅持工業挑大梁、制造業扛大旗,助力建設制造強市、工業強市、經濟強市。
2020年,眉山天府新區工業經濟發展如何?一組組數據振奮人心。
1-7月,眉山天府新區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60億元,同比增長5%;實現工業增加值11.4億元,同比增長2.1%;完成工業投資13.13億元。
工業是新區建設的基礎,也是未來發展的希望,工業興則新區經濟興。接下來,新區將堅持培育壯大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推動成眉同城,建設產業協同生態圈,以“騰籠換鳥、招大引強”為抓手,以“技術創新、強化科技”為支撐,以“要素保障、堅持服務”為根本,以“節能減排、推進綠色發展”為重點,繼續保持工業經濟呈持續增長發展趨勢。
□本網記者 殷勇 文/圖
眉山天府新區工業集中區。
騰籠換鳥
狠抓招大引強
近日,記者走進格力電工(眉山)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企業聯拉聯包生產線上機器轟鳴,不斷有成品從漆包機上卸下……這條生產線由聯拉機、檢測儀、漆包機等智能機械組成,實現了產品從聯拉、清洗、退火、烘干、上漆、烘烤冷卻、在線質量檢測等環節的自動化運作。據介紹,該企業項目用地為原偉易達科技有限公司項目。
偉易達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16日與當地政府簽訂項目投資協議入駐,計劃建設觸摸型計算機及相關配套設備;2014年7-12月,當地政府了解到公司因市場變化、資金緊張等原因在短期內無法購置設備組織生產。由于可能涉及農民工工資等穩定風險,當地政府于2015年3月27日終止了偉易達項目協議,停止辦理該項目相關手續并不再提供項目用地。
舊的企業走了,如何引來好企業?2015年6月上旬,當地政府部門捕捉到珠海格力電工有新建項目的信息,邀請到珠海格力電工負責人前來實地考察。“政府部門得知我們格力電工項目急需建成投產,就向我們推薦了偉易達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用地及已形成建筑物,公司負責人在考察后非常滿意,隨即與當地政府正式簽訂項目投資協議。”格力電工(眉山)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格力電工(眉山)有限公司自入駐新區以來,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產生了產業集聚效應,促進了眉山高端電子產業集群的發展。
據悉,眉山天府新區堅定不移地推行“騰籠換鳥”政策,兩年間共騰退企業50余家,清理低效用地2300余畝,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4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45戶。2019年新區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74.7億元,同比增長15.3%。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阿格瑞為龍頭的新材料,以天府江東為龍頭的電子信息,以中建鋼構、新筑智裝為龍頭的裝備制造,以歐瑞特為龍頭的航空航天精密儀器制造等高新技術產業。
此外,新區還聚焦產業國際化、高端化,實施“全球招商”計劃,先后引進川港合作示范園、聯想創新科技園、清華啟迪5G產業園、阿格瑞OLED、通威集團全球創新基地等37個重大產業項目,工業協議總投資500億元,其中100億元以上項目10個,世界500強制造業企業5戶。
四川雙陸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新上的口罩生產線。
技術創新
強化科技支撐
傳統產業如何應對疫情影響,實現自我革新?從眉山天府新區4家醫療企業改裝生產線、增添生產設備,轉產口罩中可窺端倪。
“在疫情初期,我們就開始進行籌備,利用自身的優勢,引進新的生產線,進行轉產。”四川雙陸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邱仲明說,公司原來主要生產注射器、輸液器、輸血器、分離器、真空采集容器等醫療器械,為了疫情防控,公司緊急騰出一個生產車間,新上了兩條口罩生產線。
“疫情期間,我們每天生產的口罩除了保障廠里內部職工使用外,全都發放給了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邱仲明介紹,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新上生產線,轉產口罩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新區的另一家企業——四川興正源環保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一條改造升級的熔噴布生產線上,二十幾名工人正在緊張忙碌著。
“我們企業以前主要從事無紡布、非織造布、塑料制品生產、加工和銷售。疫情發生后,我們順勢而變,引進新設備,增添了一條熔噴布生產線。”該企業負責人王燕介紹,熔噴布被稱作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的“心臟”,放置在中間層,通過靜電吸附,阻擋病毒飛沫等進入佩戴者口鼻等。
王燕介紹,目前企業這條熔噴布產線可日產3噸。以一次性醫用口罩為例,1噸熔噴布可生產100萬只口罩。
“今年以來,新區共有四川雙陸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眉山耐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四川興正源環保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四川驢夫實業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引用新技術,新上設備,轉產防疫物資。”天府新區眉山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說,疫情發生后,這些企業正是敢于引用新技術,才能實現新增長,企業才能順利發展。
該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新區引導傳統產業引用新技術、新工藝向價值鏈中高端延伸,引導落后產能向高附加值、高新技術轉型;上半年,共完成工業技改投資4.7億元,占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40.7%。新區還累計引進北大、清華、伯克利等國內外知名院校的產學研協同創新項目19個,吸納各類高精尖專業人才20余名,為新區創新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
四川阿格瑞OLED新材料建設項目試生產。
要素保障
堅持服務為本
“這條路的打通,不僅能方便我們企業員工上下班進出,同時也提升了企業生產設備的運輸效率,我們將努力讓企業早日實現投產、達產。”8月20日,四川阿格瑞OLED新材料建設項目負責人文浩介紹說。
文浩口中的道路是位于該企業門口的視高街道環湖西路。據悉,該道路起于新區騰飛大道,止于中建大道,全長1.7公里,雙向4車道,設計時速40公里/每小時。
“目前道路路面施工、路燈施工、綠化施工都已全面完成。”該道路項目施工方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施工方按照新區管委會“科學規劃、周密組織、精準實施、統籌推進”的工作思路,加快推進產業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確保了項目的早日建成。
據悉,今年以來,新區全面推進路網、能源網、水管網、互聯網“四網”建設,目前新區已實現4G網絡全覆蓋,正在規劃5G網絡和基站建設;35千伏高家輸變電站和眉山東部新城電力專線正在建設當中,220千伏清水站、110千伏元通站及其配套輸變電設施擬于今年11月開工建設,110千伏鋼鐵站、110千伏錦江站已進入規劃設計階段,另有投資近10億元的青龍、錦江電力線路搬遷及地下電力廊道正在抓緊施工。新建燃氣管網40余公里,在眉山東部新城形成天然氣環網,確保能源供應。組織召開銀政企對接會,充分利用銀行、平臺公司、基金等金融工具幫助企業解決11.5億元資金難題。
新區還堅持服務為本,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太方便了,從提交資料到領到營業執照用了不到40分鐘,而且連公司公章刻制手續都一起完成了。”近日,剛領到營業執照的楊玉群高興地向記者介紹,十分看好眉山天府新區的發展前景,表示選擇在這里投資創業很有信心。
今年以來眉山天府新區持續優化“模擬審批”“容缺預審”“紅色代辦”等服務機制,項目審批、企業登記提速45%以上;健全“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整合5500余項公共服務事務項,全力營造了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接下來,新區將繼續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企業滿意為標準,全力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落地,精心打造營商環境專區,不斷提高企業辦事效率,增加企業方便度、獲得感。”天府新區眉山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區企業生產忙。
節能減排
推進綠色發展
綠色、清潔、低碳、循環,一直是眉山天府新區工業經濟所追求的生產方式。今年以來,新區繼續引導企業向綠色發展轉型升級,在促進企業成為綠色制造的實施主體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企業今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整體發展形勢趨于穩定,市場前景看好,公司上下的生產激情也很高。”四川天府江東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唐海燕說。
近日,記者來到該公司車間,近距離感受其生產環節對安全和環保的要求。進入廠區,記者的直觀感受是,這似乎不是一個企業,因為整個廠區幾乎沒有異味。穿戴上防護服、安全鞋等裝備,訪客方能進入生產區。生產區地面一塵不染,技術人員正全神貫注監測儀器,仔細記錄數據。
“我們企業是省級‘綠色工廠’,長期以來以綠色循環、資源高效利用為特征,實現生產技術領先、生產生態領域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唐海燕表示。
四川天府江東科技有限公司是新區綠色制造發展的縮影。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新區規上工業企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3個百分點,新增“國家級綠色工廠和綠色設計產品”企業1戶,省級和市級“綠色工廠”企業4戶。
接下來,新區將繼續緊扣建設“公園城市”戰略,始終踐行綠色生態發展理念,著力打造“綠色智慧人文城市”,以設計開發生態化、生產過程清潔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環境影響最小化為目標,鼓勵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積極推廣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
瞄準這個目標,眉山天府新區正高舉“綠色”大旗,以綠色工業為發展方向,完善綠色體系建設標準,鼓勵企業按照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則,完善綠色供應鏈管理、打造綠色循環產業鏈、使用先進生產工藝和設備,建立綠色工廠,生產綠色產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