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0-08-24 12:49:02
責任編輯:熊莉
“保居民就業”招聘會現場。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青神縣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青神縣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本網記者 古良駒 文/圖
創新舉措
確保糧食生產增量
今年以來,青神縣發改局、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堅定決心“保糧穩產”,創新種糧方式方法,全力確保糧食安全。
近日,青神縣普降大到暴雨,致使全縣大面積農田被淹。為減少洪水災害帶來的損失,保障糧食生產安全,8月19日,青神縣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種植大戶搶抓農時,科學收割,堅定“保糧穩產”信心。
連日暴雨讓思蒙河青神段水位急速上漲,致使水稻種植大戶李東好流轉承包的500余畝優質水稻遭受侵襲,產量受到影響,客戶之前預定的訂單也隨之取消。接踵而來的問題讓李東好很犯愁。
青神縣農業農村局得知情況后,組織技術人員上門指導和幫助,努力將損失降到最低。農技人員的及時服務讓李東好心里有了底,也對接下來如何有效開展生產自救有了信心。
洪澇災害發生以來,青神縣農業農村局抓好全縣農業防汛抗洪和災后生產恢復工作,幫助廣大農民和業主聯系相關收購企業和保險公司,盡力減少損失,并指導幫助全縣水稻種植大戶搶收,做到應搶盡搶。
在青神縣高臺鎮傅塘村一魚塘養殖基地內,記者看到,“魚稻共生”種植項目中的水稻已經接近收獲,白色浮床上的水稻稻穗沉甸甸的。
近年來,青神縣依托優質水資源,因地制宜,探索“魚稻共生”。“同傳統種植方式不同,將水稻種植在浮床上,使其根系生長于水中吸取養分,能增加水稻播種面積和提高糧食產量。”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
斑布竹產業園項目加速推進。
“長勢”亮眼
機械工業穩中求進
近年來,青神縣委縣政府圍繞全市“3135”工業集群部署,對重點企業逐戶制定發展規劃,實施梯次培育,努力打造以機械產業為主導的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始終堅持“人往工廠走、錢往工業投、政策往工業定”,建立縣領導和部門聯系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制度,開展工業推進“周例會”“月調度”,推行企業家素質提升計劃、紅色代辦制度;在全省首創危險廢物管理“N+1”聯合體,集中管理小微機械企業危險廢物和固體廢物。
青神機械企業始終堅持站在機械產業第一線,專心深耕行業細分領域,德恩精工、丹甫環境等6家機械企業成為全國或區域性行業龍頭。泰禾機械成為全國鐵路系統許可的17家鐵路電網連接設備制造商之一;德鑫航空組建專業研發團隊,智能傳輸分揀系統獲四川省首臺套認證,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德恩精工開發的智能工廠研究與應用解決方案在全省推廣,獲評四川省100家優秀民營企業稱號,同時成為全省機械行業50強。
一大批技術熟練、素質優良的青神機械制造產業技能人才涌現:青神與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等建立校地、校企合作,開設“青神班”“德恩班”“丹甫班”,每年定制培育技術骨干人才近百人;同時積極做好縣內機械和竹編產業工人“雙千培訓”,每年培訓機械制造業工人1000人以上;青神機械制造業現有中高級管理人才近1000人,專業技術人員超過2000人,聚集機械制造產業工人5000人以上。
青竹街道搶收補種趕農時。
搭建平臺
架起居民就業橋梁
近日,青神縣“保居民就業”招聘會現場,來自羅波鄉的退捕漁民楊建強在眉山市物興物業服務公司工作人員指導下填寫《求職登記表》。他說:“岷江全面禁捕后,還是想找個工作干,聽村上說今天縣人社局在體育館舉辦招聘會,就來看看。”
據悉,為積極應對疫情,扎實做好“穩就業”和“保居民就業”,保障企業用工需求,服務群眾求職,青神縣人社局結合當前岷江流域全面禁捕、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和畢業季這個特殊節點,以貧困勞動力、退捕漁民和高校畢業生為重點,舉辦了這場招聘會。
招聘會共有丹甫制冷、德鑫航空、裕華紡織等30余家縣內外企業提供的崗位565個,1000余名求職者參加此次招聘會,達成就業意向220人。
今年以來,青神縣落地落實“三大行動”:安排干部職工點對點服務全縣188戶工業企業,從企業用工、政策宣傳和政策落實等方面提供服務;通過為企業減免社會保險費、為困難企業返還社會保險費、為企業返還失業保險費、為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企業員工發放技能提升補貼等方式積極為企業減負;大力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組織紅運鞋業等3家企業開展線上培訓430人。
青神縣還針對企業“招工難”和群眾“就業難”問題,借助疫情防控大排查,開展全覆蓋就業摸底工作,建立就業信息臺賬和線上線下“雙選”平臺;掌握1.91萬名返鄉務工人員,3948名貧困勞動者和135名退捕漁民就業現狀和務工培訓意愿,錄入信息系統,實行動態管理;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組織50余家企業召開現場招聘會8場;不間斷開展網絡招聘,多平臺推送招聘信息4萬余條,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904人,為企業解決用工1000余人。
“我們還通過培育就業扶貧基地、安置公益性崗位、護送返崗等形式對就業困難人員、創業人員、外出務工人員提供有針對性的幫扶,今年以來幫助1.82萬名務工人員順利返崗。”縣人社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農家樂游人如織。
切實惠民
多舉措提振消費信心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促消費 惠民生”政策措施,提振消費信心,推動經濟回暖向上,青神縣政府出資80萬元,自4月25日起,在全縣開展“惠民消費之餐飲季”消費券投放活動,活動持續到6月底。
在消費券的刺激下,青神縣市民的消費信心逐步恢復,消費意愿不斷增強。市民馬建忠是在掌上青神手機客戶端領取的滿減券,滿300減100,迫不及待就和家人一起去吃火鍋。“以前總是聽網上說你消費我買單,現在我終于也享受到了!我消費,政府為我買單!”馬建忠開心地說道。
按照市上統一安排部署,青神縣開展2020年“惠民消費之餐飲季”消費券投放活動,并創新將超市購物贈券和車企購車贈券納入消費券發放渠道,在拉動餐飲消費同時,帶動超市和汽車消費,實現雙重帶動。
上半年,青神縣“惠民消費之餐飲季”活動共發放消費券80萬元,直接拉動餐飲消費251.8萬元、超市消費34.61萬元、汽車消費199.6萬元,間接帶動消費4000萬元以上。
與此同時,青神縣啟動商業網點規劃修編工作,合理布局城市三級商業中心、商業街、大中型零售網點、商品交易(批發)市場、賓館酒店、物流基地等,培育新的消費增長極。積極培育夜間經濟。在全縣規劃設置4個夜市攤區,設立攤位800余個,日均交易額10萬元以上。
強化服務
進出口總額同比大幅增長
今年,第12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網上舉辦。青神縣丹甫科技等外貿企業,積極加入“云端”直播在線迎客。
青神企業在本屆廣交會上共斬獲7筆訂單,主要銷售制冷壓縮機、生活調味品、竹吸管、竹紙、竹籃等產品。丹甫科技共開展15場線上直播,與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越南客戶共簽訂四筆訂單,訂單金額達350萬元;與美公司開展8場直播,簽兩筆訂單,其中美國客戶訂單28萬元,荷蘭客戶訂單32萬元;滿竹里公司通過直播與錄播的方式參與,直播20場次,與瑞士簽訂兩筆共約10萬元的訂單,后續訂單正在洽談中。
數據顯示,2020年1-6月,青神縣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31.56%,增速全市排位第二。
今年以來,青神縣強化服務理念,保障外貿工作平穩發展: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展會、物流咨詢等問題,外貿企業復工復產率90%以上;服務重點外貿企業,引導企業走自主進出口之路,協助德恩精工做好出口產品編碼調整事宜;落實專人跟蹤外貿企業疫情期間外貿訂單情況,組織外貿企業積極參與疫情應對法律“云培訓”,切實保護企業合法利益;與農業部門共同推進鴻吉農業公司申報出口水果備案基地工作,為青神水果走向世界打下堅實基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