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0-12-11 09:17:53
責任編輯:熊莉
志愿者們到老兵家中走訪送溫暖。
編者按
近年來,眉山市各級各類志愿服務組織和廣大志愿者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實際需要,廣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涌現出一大批志愿服務先進典型、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項目和志愿服務社區(村)。
他們無私奉獻,用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傳遞正能量,形成良好而濃厚的志愿服務氛圍,為提升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水平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為加快建設成都都市圈副中心貢獻了強大的志愿力量。
為進一步弘揚志愿精神,傳播志愿理念,激發全民志愿服務熱情,即日起,本網將推出系列報道,和讀者分享他們的故事。
□本網記者 羅端 文/圖
“抗戰老兵是民族的脊梁,他們是活著的歷史,是我們永遠的精神財富,關注、關愛抗戰老兵是社會共同的責任。”12月7日,在眉山抗戰將士紀念館,眉山市關愛抗戰老兵志愿服務項目負責人李天玉說。
據悉,李天玉是眉山遠近聞名的愛心企業家、慈善家、公益人。從2014年至今,他帶領的眉山市關愛抗戰老兵志愿服務團隊發揚奉獻精神,堅持扶貧、助病、助殘、助學、助老等公益慈善活動,用行動譜寫了一曲全心全意為抗戰老兵、患病兒童和孤寡老人服務的奉獻之歌。今年11月,該團隊獲得“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務項目”榮譽稱號。
與生命競速
讓抗戰老兵不留遺憾
2014年,李天玉牽頭組建了眉山市關愛抗戰老兵志愿者服務團隊。這些年,跟隨李天玉腳步的人越來越多,大學生、公務員、企業家……一張關愛抗戰老兵的愛心網正越織越廣、越織越密。目前,團隊已有400多名志愿者,他們在眉山市各縣(區)設立志愿服務工作聯絡組,先后為200多名抗戰老兵“建檔立卡”,一對一常態化關注老兵生活動態、身體狀況,隨時提供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關愛服務。
“他對抗戰老兵的感情很深,為抗戰老兵做了很多事。”這是眉山關愛抗戰老兵志愿者對李天玉的評價。眉山市境內的每一位抗戰老兵,李天玉都登門拜訪過。抗戰老兵生日,他有時間的話必到;抗戰老兵去世,他得知后會去悼念;為抗戰老兵買電動輪椅,捐資10多萬元為青神縣抗戰老兵楊志榮修建新房,組織護送眉山籍遠征軍老兵重返滇西戰場遺址……
“別的善舉等來的可能是希望,而我們往往接觸的是離別。”他說,如今仍健在的抗戰老兵多已年邁,身體狀況普遍堪憂。就在前不久,團隊志愿者們本已計劃好11月28日前往仁壽縣,為抗戰老兵徐良慶祝95歲生日,卻在臨出發前一晚得知老人突然離世。第二天一早7點,志愿者們趕往仁壽縣殯儀館送老人最后一程。
沒過幾天,12月2日晚,彭山101歲的抗戰老兵李齊新也突然離世。“前幾天,我們才去看望過李老,他還說自己身體很好,一定能活過110歲。”李天玉感嘆道,12月8日凌晨,青神95歲的抗戰老兵胡松明離世,他和志愿者們趕往青神送了老人最后一程。短短幾天,先后走了3位抗戰老兵,“生命不由人,關愛抗戰老兵志愿者團隊正以前所未有的緊迫感和使命感,記錄著老兵的無上榮光。”他說,只希望能為抗戰老兵們多做點兒實事、好事,讓他們在有生之年不留遺憾。
傳革命薪火
讓抗戰老兵光輝永存后世
近年來,李天玉帶領眉山關愛抗戰老兵志愿者服務團隊搭建起資金籌集平臺,聯絡愛心企業、社會各界人士,形成了穩定的關愛抗戰老兵資金和物資來源渠道。2019年,團隊在公益平臺發起關愛抗戰老兵網上募捐活動,260多家機關企事業單位、330多個社會團體、3萬多名愛心人士踴躍參與,共募集資金100多萬元,所募資金、物資全部用于改善抗戰老兵生活、醫療條件和日常關愛慰問。
同時,該團隊還在傳統節日、抗戰老兵生日、生病等節點,開展了800多次關愛抗戰老兵活動,行程累計超過1.5萬公里。團隊還組建了一支由20多名抗戰老兵組成的故事宣講團,開展了抗戰老兵故事巡講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活動100多場次。
不僅如此,李天玉還自籌資金4500萬元,在東坡區桂花湖景區打造了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眉山抗戰將士紀念館。“希望能讓后人永遠記住老一輩人的豐功偉績,珍惜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將抗戰精神傳承下去。”李天玉說,館內收集了1000多件抗戰實物和文史、影像資料等珍貴物品,大多是數年來他走遍全國各地,甚至遠赴海外,到日本、美國等國家辛苦尋找來的抗戰遺物。
據了解,眉山抗戰將士紀念館于2019年9月18日正式開館,并長期免費向公眾開放,目前,已免費接待各類團體500多個,有超過20萬人在此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抗戰將士紀念館(二期)正在籌建當中,將進一步記錄史實、紀念英雄、銘記歷史、教育后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