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7-01 11:58:00
責任編輯:毛馨怡
木槿
近年來,文明餐桌“光盤行動”的持續推進,在全社會掀起一股“勤儉節約 反對浪費”的餐桌文明新風,”按量點菜“”按需取食“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但筆者認為,要讓“光盤行動”的效應得到持續提升與釋放,關鍵在于培育市民群眾的自覺性,讓“光盤”真正成為行動,而非僅僅停留在口頭上。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勤儉節約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社會發展到哪個階段,優秀的傳統都不能丟棄,何況當前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更加需要我們珍惜資源、珍愛糧食,身體力行踐行美德,讓勤儉節約的美德內化于心、外化于形。
當然,就目前而言,舌尖上的浪費還沒有完全得到遏制,不健康的消費觀念在一些人心里依然根深蒂固,踐行“光盤行動”的自覺性并未完全養成。為此除了繼續堅持宣傳教育,加強培育良好社會風氣,進一步激發人們內心深處的道德認知外,還需要加大懲戒力度,對造成嚴重浪費、產生惡劣影響的行為,依照相關規定進行批評教育或處罰。同時要善于運用媒體力量,對好的現象加大宣傳,樹立典型榜樣;對壞的行為果斷曝光,使群眾引以為戒。只有多方合力,才能進一步激發群眾自覺性,使珍惜糧食、厲行節約的思想認識更加深入人心。
餐桌文明能夠直接折射出一座城市的社會風氣,好的餐桌之風也能夠成為美德與文明的推進器。只有市民群眾提高自覺性,”光盤行動“才能真正發揮它的效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