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中國文化報
更新時間:2019-10-24 11:01:58
責任編輯:羅思源
付遠書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作為大文豪蘇東坡的故鄉,四川省眉山市全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集聚各方的力量,共同鑄就眉山文化發展的底色。政策、人才和眉山人發展的決心,猶如陽光、土壤和空氣,滋養著東坡故里生機盎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在這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東坡文化為根基的城市形象正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在眉山古城墻遺址上修建的城門樓。
文旅融合
讓美好生活與群眾走得更近
今年7月,由西南財經大學民生指數研發中心編制的“四川民生滿意度指數報告”顯示,眉山榮獲“民生滿意度總指數值”第一名。建設“文化強市”是眉山的選擇,也是眉山當下的格局。圍繞這個格局,眉山在布局謀劃新一輪城市發展中有了更為寬闊的視野——文旅融合。強勁的文化發展勢頭奠定了當地群眾幸福美滿生活的內核與基底。
近年來,眉山市將發展文化旅游產業作為推進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載體,依托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資源,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國際化、高端化、差異化”發展思路,著力構建完善的文旅產業體系,走出了一條以產業化為路徑、以項目建設為重點、以融合發展為手段的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肯取勢者可為人先,能謀勢者必有所成。
在全國推動文旅融合的浪潮中,眉山率先探路,深入挖掘以三蘇文化、長壽養生文化、竹編文化為代表的文化資源,塑造眉山文旅“金字招牌”;依托瓦屋山、七里坪、黑龍灘等高端稀缺旅游資源,堅持差異化發展,打“生態牌”“養生牌”“休閑牌”,塑造生態旅游品牌形象;深入挖掘東坡泡菜、仁壽抬工號子、丹棱嗩吶、洪雅復興耍鑼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塑造區域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在今年4月舉辦的四川省文旅發展大會上,眉山市東坡區、洪雅縣更是入選首批天府旅游名縣候選縣,洪雅縣柳江古鎮被評為四川省首批文化旅游特色小鎮,為文旅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文旅融合,新時代的命題。
今年1月至6月,眉山全市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長10.94%;實現旅游總收入269.44億元,同比增長18.48%,其中,實現鄉村旅游收入65.1億元。為打開文旅經濟發展的新局面,7月25日,眉山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決定圍繞全省文旅發展“一核五帶”總體布局,積極融入成都文旅經濟發展核心區,著力打造“環成都文旅經濟帶新興增長極”,立足文旅資源分布特點,著力構建“一區三帶四基地”發展格局,重點打造“一祠一館、一山一水、一園一城、一鎮一村”等八大文旅品牌,確保到2023年,全市旅游總收入實現翻番,突破1000億元大關。眉山,正成為眾望所歸的最適宜文旅新經濟發展的城市之一。眉山天府新區是繼上海迪士尼、北京環球影城之后,中國內地第三個擁有國際頂尖主題樂園的地區,將全力推進天府樂高樂園和默林文旅項目集群、酒店群落、旅游小鎮等配套服務項目建設,打造以天府樂高樂園為主引擎的高端休閑度假產業聚集區。同時,要以恒大童世界、黑龍灘國際生態旅游度假區項目、仁壽三岔湖景區開發等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形成功能互補、客源共享的環天府新區高端休閑度假產業帶。將搶抓尖子山、湯壩、漢陽三大航電樞紐工程建設帶來的新機遇,以中美文化產業新城、中國彭祖國際健康養老養生文化城、江口沉銀博物館及遺址公園建設項目、中法農業科技園等一江兩岸重點文旅項目建設為抓手,建設文創街區、影視拍攝基地、演藝中心、五星級酒店、夜游岷江、夜游東坡等項目,串點成線、連線成片,上接黃龍溪、下連樂山大佛,形成獨具魅力的岷江流域特色文旅經濟帶。將堅持一縣一主題、一山一水一特色,推進南部片區(洪雅、丹棱、青神)文旅一體發展。全力推進瓦屋山綜合開發,以高端人群、高端產品、高端設施為重點,加快瑞士施泰內爾公司規劃落地,推進中瑞國際山地度假旅游示范區建設,引進國際品牌的文旅集團整體打造,將瓦屋山建成環成都文旅經濟帶山地度假首選地。加快七里坪、玉屏山、老峨山森林旅游資源開發,打造森林康養度假優選地。
音樂噴泉。
東坡文化“七個一”工程
讓傳統文化與現實走得更近
如今的眉州大道,4座仿古城門樓古色古香。一條17.2公里的大路,連起古與今。眉山既有歷史文化的深厚又有現代城市的朝氣。
“接地氣”地傳承東坡文化,用現代方式傳承東坡文化,把傳統文化的影響力轉化為現實發展的生產力。這是眉山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核心理念。
自眉山市委、市政府實施“文化強市”戰略以來,成績斐然。蘇軾入選四川首批歷史文化名人名錄,話劇《蘇東坡》成功申報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并先后在國家大劇院上演和全國巡演;江口明末戰場遺址被評為“201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考古文物在國家博物館展出;創建“中國散文之鄉”,成功舉辦第八屆冰心散文獎頒獎活動;高質量、高水平舉辦第八屆東坡文化節暨首屆四川音樂周、第九屆中國竹文化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三蘇祠文化遺產保護榮譽證書。
與此同時,眉山目前正全力推進東坡文化傳承“七個一”工程,把傳統文化的影響力轉化為現實發展的生產力。“七個一”即:做精一個博物館,拿出“真東西”,展示“真寶貝”,增加“真體驗”,讓三蘇祠博物館能吸引人、留住客;舉辦一個研討會,主動推廣弘揚東坡文化,廣邀國學大師、蘇學專家和國內外友好城市代表,辦一場文化性、學術性、國際性的蘇學研究會,積極傳播文化、營銷眉山;打造一部舞臺劇,融入城市山水,講好文化故事,為人們提供一場視覺盛宴,展現東坡文化內涵和眉山城市形象;拍攝一部電視劇,挖掘蘇東坡的人生傳奇和時代精神,用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演繹東坡、宣傳眉山;籌辦一所東坡文學院,大力培養蘇學研究高層次人才,建設主題圖書館,系統收集“三蘇”文獻典籍,邀請知名作家、文學大師來眉山創作作品,努力把眉山打造成全球蘇學研究高地;承辦一臺晚會,挖掘東坡詩詞作品中的月亮情結,積極爭取在眉山設立中秋晚會等晚會會場,全面展示文化東坡、美麗眉山的城市形象;打造一條精品文化旅游線路,把三蘇祠、蘇墳山、連鰲山、蟆頤觀、三蘇湖等遺跡遺址有效串聯起來。
眉山在下一盤大棋,舉全市之力,以東坡文化為切入口,激發經濟發展新活力,讓東坡文化“活”起來,使眉山真正成為一座文化底蘊深厚、動感活力迸發、極具開放包容的魅力之城。
挖掘底蘊
讓文化自信與城市走得更近
對一座城市而言,文化自信就好比是它的人生閱歷與歷史沉淀。擁有被向往與肯定的文化底蘊,已成為當前城市發展最突出的發展優勢之一。可以說,誰抓住了城市文化的根脈與價值,誰就能在新一輪的城市競爭中嶄露頭角。
十九大報告強調,“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文化自信的基礎性地位得到各界共識的背景下,眉山市和中國蘇軾研究學會攜手18個蘇東坡遺址遺跡地城市,于2017年11月舉辦了首屆東坡文化國際學術高峰論壇。這是眉山市挖掘、弘揚文化自信,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的重要舉措。
趁熱打鐵,2018年9月28日至10月3日,第二屆眉山東坡文化國際學術高峰論壇順勢舉辦,以“東坡文化與新時代的開放合作”的主題吸引了100多位海內外蘇氏宗親代表、國際國內蘇學專家、18個蘇東坡遺址遺跡地城市的相關專家齊聚一堂,深入研究東坡精神和東坡文化在新時代的價值,并發表了《蘇東坡的創造力》《蘇東坡清廉觀的現代借鑒》《蘇軾法律思想再探》等學術成果,從依法治國、廉政建設、科技強國等角度詮釋東坡文化的時代價值和當下意義。
挖掘文化底蘊,展示文化自信,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今年10月23日—27日,第三屆眉山東坡文化國際學術高峰論壇暨四川音樂周即將在眉山舉行。本屆高峰論壇主題為“蘇軾書法與繪畫”,屆時,國內以及韓國、日本等國的蘇學專家、“蘇體”書法家、畫家等各界嘉賓100余人將齊聚東坡故里,對蘇軾的書法和繪畫思想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挖掘和研討。
不斷挖掘東坡文化內涵,眉山以東坡文化為根基的優質城市形象吸引了八方來賓的關注。據悉,本屆論壇參與度再創新高,共征集到170余篇關于蘇軾書法與繪畫的高質量高水平論文,“東坡風”書法、篆刻作品展收到海內外稿件共計1200余件,吸引了國內外“蘇體”書法愛好者投稿。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包容和創新一直是眉山城市發展的主題詞。在這里,向制度創新要發展、向文化傳承要后勁等新思路、新做法不斷涌現。在堅定的文化自信引領下,眉山一定會在未來塑造讓人驚艷的城市新氣質。
(轉自10月23日《中國文化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