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3-05-23 14:55:17
責任編輯:黃馨月
在殯儀館工作,算得上是一份特殊的職業,遺體整容師更是一個讓人敬而遠之的崗位,有人對此恐懼,但也有人能從中找到安寧。
整理、清潔、上妝、定妝……幫助逝者盡可能恢復生前容貌,在眉山市殯儀館的殯殮組有8位遺體整容師,他們承擔著外出遺體接運、修復、整形和美容等工作,37歲的李飛便是其中一員。
從2017年2月進入殯儀館工作以來,他用心服務了一個又一個逝者,讓他們以體面的樣子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為逝者化妝 予以逝者體面容顏
6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半路出家”的李飛成功應聘入職殯儀館,正式開始從事殯葬服務行業。
“雖然在求職前便做好了每天都需要與遺體打交道的心理準備,但真正面對時才發現,需要承受的視覺與心理‘沖擊’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他說,在成為殯儀館工作人員后,才知道自己的工作是要如此具體地接觸遺體。
回想起第一次跟著師傅去給逝者化妝,李飛至今仍記憶猶新。“在入職一段時間后,我終于迎來了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遺體整容的機會,應家屬要求,希望為逝者畫上淡妝,讓其看起來更安詳一些,我便跟著師傅從最簡單的流程開始學起,根據不同逝者的不同情況去學習如何應對處理。”他說,那是第一次真正接觸逝者的遺體,和生者完全不同的觸感讓他心里咯噔了一下。
隨著工作的一點點深入、技藝的一步步熟練,承接遺體整容化妝的工作任務也越來越多。“剛開始那段時間,每天睜眼就開始焦慮,因為不確定自己將會面臨一具怎樣的遺體,尤其是遇上一些非正常死亡的情況,需要處理的部位有很多,我們需要學習和完善的地方也特別多。”李飛說,為了更好地復原逝者生前的容貌,他每天除了具體的工作,還需要不斷學習修復、整形、美容和人體構造、解剖學等方面的知識。
在就職的6年間,一次長達6個小時的遺體整容讓他至今印象深刻。“那位逝者因為遭遇車禍造成全身變形嚴重,整容難度特別大,面對家屬的強烈期盼,我們也希望能通過努力盡力留住逝者最后的容顏,盡可能減輕家屬的痛苦。”李飛表示,那一次,3個遺體整容師合力在防腐整容室里工作了6個小時,才完成修復,雖然整個過程很累,完了后連飯都吃不下去,但能還逝者一份體面,獲得家屬們的認可,這份辛苦又會瞬間被內心的成就感替代。
和家屬溝通 予以生者心靈慰藉
“我們服務的是逝者,更是服務生者,家屬對妝容的認可就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肯定。”對于遺體整容師來說,與不斷精進技術一樣重要的,是與逝者家屬的溝通。
“對于到殯儀館送別逝者的家屬來說,往往還沉浸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中,我們的工作是既要用技術做好遺體整容,也要做好與家屬之間的溝通事宜。”李飛說,尤其是遇到特殊遺體時,我們會先與家屬溝通將進行怎樣的修復,能修復到什么樣的程度,在做完修復工作后,也會第一時間告知家屬。
這些年因為這份工作,李飛見過太多的別離與悲傷,收到過無數家屬發自內心的感謝,也遇到過很難達到家屬滿意狀態的時候,但不管遇到怎樣的情況,他那顆堅定做好殯葬服務的心從未動搖過。
“每一個職業都需要有人去從事,選擇了這個行業,就應該干一行愛一行。做這個工作,除了要有責任心外,還要有同感心,要把這些逝者當作自己的親人,只有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好。”李飛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在這個崗位上兢兢業業,克服困難,認真鉆研,很快成為業務骨干。
對李飛而言,自己從事的已不僅僅是一份工作,它更承載著讓逝者體面、有尊嚴地走完最后一程,讓生者得以慰藉的責任。他說:“每每看到逝者家屬欣慰的神情,便能找到自己從事這份工作的意義所在。”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文君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