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2-08-04 17:26:30
責任編輯:蹇瑋杰
“現在,正在建設中的新橋已基本完成橋梁基礎、下部結構施工、上部結構箱梁預制施工,正在加緊進行上部結構架設和橋面系施工,力爭在國慶節前達到橋梁通行條件,比預計提前3個月完成建設任務。”在眉山洪雅縣最東端的將軍鎮,有一個村名叫苦竹村,距離該縣最近的三寶鎮有10公里,距離夾江縣歇馬鎮約20公里。
在這個村里,有一座橫跨在川溪河上的百年老橋,有一座漫水橋,現在正在修建一座公路橋,對于村民李洪來說,這三座橋跨越了百年歷史,承載著一家三代人的夢。
清朝中期,當地的幾位鄉紳捐錢,在川溪河上建了一座鐵索橋。“當時,還請了秀才題字,取名為苦竹鐵索橋,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李洪說,自己的父親小時候跟著爺爺去趕集,常常會聽他講起這座橋的歷史。
爺爺年輕時,村里的人都是通過這座橋去三寶鎮趕集,距離近點的,需要走10多公里山路,距離最遠的要走20多公里山路,常常是早上5點多就要出發趕路。
“爺爺常說,在那個年代,10多公里路已經算是很近了。要是沒有這座橋,村里的人可能永遠也不會走出這座大山。”李洪說。
2000年,正趕上退耕還林、發展經濟,苦竹村坐擁1萬多畝柳杉和竹林,卻因為交通不便,無法運出去。
“過去的鐵索橋年久失修,很多人都不敢通行了,更別提要運輸竹木、水果了,村民們都不愿意好好管理土地。”李洪說,自己小時候,常常聽父親念叨“要是把路修通該有多好,村里這些竹木資源便能運出去了。”
后來,該村兩委下定決心,一定要改變現狀。于是,發動該村1組群眾人均集資460元,再加上部分村集體資金,共計12萬元,修建了苦竹村漫水橋。
當年,當地的的竹木交易成倍增長,群眾的收益也增加了60%,村兩委還因此受到了縣上的表揚。“直到現在,村里人外出、孩子上學、商品買賣都會經過這座漫水橋。”父親的夢終于實現了,苦竹村也因為這座橋重新煥發了生機。
“我大學學的是旅游專業,畢業后在峨眉旅游公司工作過幾年,一直希望能把家鄉推出去。”在李洪看來,苦竹村座落在川溪河畔,山清水秀,村里有古老的鐵索橋、靜謐的斑竹林,加上魚塘、民宿、烤全羊,是一個可以靜享生活的好地方,感覺來了能呆上兩三個兩。
2019年,李洪選擇回到家鄉,干起了鄉村旅游這一行。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該村再一次面臨的交通困境讓他所有的設想瞬間破滅。
“曾經設計的漫水橋已經無法滿足現實需求,橋面僅限于農用車輛,大型的貨物和資源根本無法從漫水橋通過,而且每年的雨季,橋面根本無法通行,想要進村的游客直接被攔在了外面。”
2021年年底,四川省交通廳相續出臺了《鄉村振興交通先行樣板縣評定工作實施細則》《四川省2021—2023年農村鐵索橋改公路橋專項推進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洪雅縣也于同年12月,啟動了洪雅縣將軍鎮鐵索橋改公路橋項目的前期工作。
聽到這個消息后,當地村民都很高興,積極配合,有幫助砍荒找路的,有幫助找之前道路橋梁資料的,李洪更是磨了豆花、煮了臘肉款待工作組。
經過3個月的前期準備,2022年3月30日,苦竹村的公路橋正式動工。自此,每天到橋邊看工程建設成了李洪雷打不動的習慣。“等公路橋修好了,我非常有信心把外面的游客請進來,把苦竹村變成成都周邊的一個旅游打卡地,帶上全村人一起走上致富路。”李洪說。
來源 |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文君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