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2-08-04 09:32:50
責任編輯:黃馨月
一頓可口的飯菜,一張照片,一些細節……每一對戀人都有屬于他們的愛情回憶。8月4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七夕節,就讓我們一起去聆聽他們的愛情故事。
01
【90后小夫妻】愛的告白:“只要你想吃,我愿一輩子做你的專屬廚師。”
偏愛,寵溺,入目無他人、四下皆是你……這些高糖、撒狗糧的浪漫詞句用在這對90后小夫妻身上都不為過。
今年29歲的何磊和30歲的潘思會經人介紹相知相戀,于2016年10月步入婚姻殿堂,兩人育有一個乖巧可愛的兒子。
潘思會性格開朗、善解人意,鐘愛各種美食,何磊勤奮踏實、談吐大方,喜歡研究菜譜,兩人的結合是天賜良緣、天作之合。從談戀愛到現在,何磊總是不厭其煩地為妻子研究、制作各類美食,家常菜、大排檔、湘菜、粵菜……只要妻子想吃,他總會細心鉆研、克服困難、反復試驗,以求做到極致,滿足妻子的味蕾。何磊是一名銷售人員,常年在外地出差,經常接觸各地的特色美食,回到家他總會第一時間下廚制作,與妻子分享。
泡椒兔、麻辣小龍蝦是何磊最擅長的,也是妻子的最愛。每到一年中吃龍蝦的季節,不用妻子提醒,何磊總是會自覺地安排幾頓龍蝦宴,邀請妻子的閨蜜、朋友,龍蝦配啤酒,暢談人生的無限樂趣。
“只要你想吃,我愿一輩子做你的專屬廚師。”這是何磊追求妻子時的承諾,婚后的這些年,何磊變身寵妻狂魔,以妻子的口味愛好開了一家泡椒兔店,他用責任和行動踐行當時的承諾,也在不斷奮斗中積蓄更多的能量為妻子創造幸福美好生活。在妻子潘思慧眼里,何磊符合了一個優秀丈夫所有的特質,嫁給他,是她一生的幸運。
如今,夫妻倆的日子日漸紅火,何磊讓妻子辭掉工作,專心當老板娘,照顧家庭。男主外、女主內,夫妻倆分工合作,相互信任、互相包容,努力創造著屬于他們這個家庭的溫馨、幸福、美滿生活。
02
【60后夫妻】愛的陪伴:“平淡小細節最能撫人心”
“憨厚,老實,能吃苦。”1987年,在那個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東坡區崇仁鎮合林村村民張學彬便以這樣的標準選定了自己一生的伴侶陳樹文,如今,兩人在一起生活了30多年,經歷了諸多磕磕碰碰、艱難困苦走到了今天,從最初的一窮二白到過上不愁吃穿的生活,這段路上,兩人雖然都不是很會表達、不是很愛表達,卻一直為著這個家在努力奮斗著、相互扶持著。
年輕時,張學彬在家務農,陳樹文則跟著當地的建筑隊外出打工。“當時,我每次一出去就是十天半個月時間,田里的農活、照顧孩子等事情都落在她一個人肩上,真的很辛苦。”這些,陳樹文心里都知道,但為了生活,他不得不四處奔波,尋找掙錢的機會,每次回來一趟,他都會把田地里能干的活全部做完,“那個時候想的就是,我多做一點,她就能少做一點。”
而這樣的舉動,張學彬卻常常“不買賬”,還會說他是頭“蠻牛”,農活做得不好,自己需要返工,便不讓他下地。“其實,我的心里很清楚,他是怕我累著,但他在外面打工也很辛苦,這樣拼命干活,我怕他受傷。”張學彬說。
就是這樣互相考慮著過了30多年,如今,兩人的女兒已經成家,還有兩個可愛的小孫女兒。4年前,為了幫女兒照顧孩子,兩人搬到了城里居住,張學彬還是像過去一樣,照顧著家庭,陳樹文則選擇了就近打工,雖然還是做建筑工人,但不用常年在外奔波,就讓他覺得很滿足。
“趁著自己身體還行,想再干兩年,現在的社會多好啊,只要肯付出勞動,就能掙到錢。”陳樹文說,雖然前些年打工掙了些錢,但不能光靠吃老本過日子,還得為兩人的老年生活多做打算,“辛苦了大半輩子,老了還是想帶她到處去看看。”
當前,正值盛夏季節,對于需要在室外作業的陳樹文來說,是最難熬的時候。這個時候,張學彬總會準備類似冰粉之類的降暑食物,估摸著丈夫快到家之前,提前盛一盆出來,淋上紅糖,放在桌上。
“外面實在太熱了,他干了一天活,肯定又熱又疲憊,等會兒他回來,稍微收拾一下就能吃了。”張學彬說,因為丈夫很喜歡吃這類食物,但直接從冰箱里拿出來就吃,又怕太傷脾胃,所以,她每次都會提前拿出來晾一下,還會不停地囑咐丈夫,“休息一會兒再吃。”
經過30多年的相處,兩人從相識相知到結婚生子,再到現在,柴米油鹽可能會讓生活變得不再那么充滿期待,但從這些平淡生活的細節中,卻能清晰地感受到一份屬于兩人的甜蜜。
在張學彬的印象中,丈夫雖然從未說過什么甜言蜜語,卻一直讓她過得很踏實,她說:“記得有一次閑聊旁人生病治療的事情時,他曾鄭重地說過一句話‘如果不幸患了很難治好的重病,在我身上,我可能會選擇放棄治療,但如果在你身上,我會全力治療。”
03
【50后夫妻】愛的相守:“曾經,你為我遮風擋雨,如今,讓我好好照顧你。”
“放心,你還有我!”一句簡簡單單的話,是王明芳對老伴兒的深情告白,也是對他們愛情的最好詮釋——多年來她一直悉心照顧著丈夫。
8月3日七夕節來臨之前,記者在眉山天府新區視高鎮花園社區王明芳家中看到,她正細心地為老伴兒擦拭臉頰。
今年69歲的王明芳年輕時喜歡唱歌跳舞,性格外向開朗。她的老伴兒茍邦寧年輕時當過村支書、也從事過交通方面的工作,由于身體基礎弱再加上后期條件艱辛,丈夫時常生病。
為了更好地照顧老伴兒,王明芳跟隨他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走南闖北”生活。“有我在,幫他洗洗衣服、改善下伙食總是好的。”
2015年,由于老伴兒的身體原因,夫妻倆決定回到老家視高生活,孩子們在工作之余回家探親,生活雖不富裕但也其樂融融。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打破了生活原有的平靜。
王明芳說,那天,老伴兒外出回家途中,被一輛車撞成重傷,送到醫院搶救后,最終“撿”回了一條命。經過治療,老伴兒也沒能完全康復,一邊的手腳癱瘓,還時常叫疼,生活也沒法自理。
“天塌了,然后又建好了,就像做夢一樣。”談到車禍當時的場景,一向要強的王明芳一度哽咽;但她很快調整了狀態,“曾經,你為我遮風擋雨,如今,讓我好好照顧你。”
燒水、洗臉、做早餐、喂藥......每天天不亮,王明芳就起床開始一天的忙碌。因子女忙碌,照顧老伴的重擔完全壓在她一人身上。生病以來,茍邦寧經常感覺右半身疼痛,王明芳沒事就琢磨推拿按摩技巧,時間一長,她成為了一名業余的“推拿按摩師”。
“車禍導致老伴兒顱內受傷,語言表達能力受損。為此,他總是閑不住,每天都要出去逛逛,最愛去河邊散步。” 王明芳說:“結婚近50年,照顧他已經成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只要他能開心、舒服,我就滿足了。” 記者注意到,在她放下為老伴擦臉的帕子后,兩位老人的手緊緊地牽在了一起。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丹梅 陳文君 王莉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