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1-03-03 10:56:39
責任編輯:羅思源
永葆奮進勢頭 續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為推動現代化成都都市圈副中心建設貢獻力量之丹棱篇
丹棱全域旅游大發展。
清風徐來,花自盛開,春山可望,未來可期。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丹棱縣建設成都都市圈美麗經濟示范區·大雅幸福新家園開啟之年,丹棱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深入落實省委“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和市委“136”戰略部署,永葆奮進勢頭,全力以赴抓好各項工作落實,為推動現代化成都都市圈副中心建設貢獻丹棱力量。
A 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擦亮農業經濟“金字招牌”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如何發揮優勢讓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一直是丹棱縣委、縣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丹棱縣按照“全縣一盤棋”戰略部署,緊扣“農”字出實招,立足特色,發揮優勢,不斷做大做強做優桔橙產業文章,擦亮農業經濟“金字招牌”。
丹棱被譽為“中國桔橙之鄉”,是國家級綠色雜柑原料基地、全國最大優質不知火生產基地。截至目前,該縣桔橙種植面積達18萬畝,從業果農8萬余人,果農70%以上的收入來自桔橙產業。數據顯示,2020年,該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441元,其中晚熟桔橙貢獻值1萬元以上。
與此同時,“丹棱桔橙”已第4次躋身中國區域品牌百強榜,品牌價值達48.25億元。“丹棱桔橙”早已成為丹棱最有特色、最有優勢和最具潛力、最具競爭力的農業主導產業和靚麗的“經濟名片”,更是丹棱對外輸出的“金字招牌”。
丹棱農村新貌。
2月26日,走進丹棱縣齊樂鎮石河村果農梅樹懷家的果園,她正在售賣今年最后一批春見。“我們家種植有春見、愛媛、不知火等,現在春見和愛媛已經賣完了。”梅樹懷笑著說,依靠桔橙種植,自家一年收入20余萬元,現在腰包越來越鼓,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丹棱縣還立足地域優勢和自然資源稟賦,在全縣優勢產業上下深功夫,聚力發展果桑茶林“一縣四品”特色農業產業,通過建設老峨山綠色茶葉農業園、安溪河谷蠶業現代農業園、脆紅李現代農業園等“五大園區”,突出品種、品牌、品效,積極融入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構建晚熟柑橘全產業鏈,打造中國晚熟柑橘商貿物流示范區、智慧農業試驗區、社會資本投資服務區。
從總體上來說,農業產業發展僅僅是丹棱縣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體要求實施的具體體現。眼下,丹棱縣正主動對接市委“583”農業產業體系,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創新方式,對標先進,瞄準國家級鄉村振興示范區標桿,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成都東部新區建設等重大發展機遇,大力發展有機農業、綠色農業、智慧農業,做優特色農業產業,做強“總部經濟”,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實現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B 集聚動能激發活力 打造現代產業新高地
經濟發展的根基在工業,在項目,也在產業。近年來,在丹棱經濟發展進程中,“高質量發展”一直是高頻“詞”。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也是硬任務。今年是市委“開放發展沖刺年”和丹棱縣委“重大項目沖刺年”,抓好項目建設,既是穩定經濟增長的當務之急,也是增強發展后勁的長遠之策。丹棱深知,只有緊緊牽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以項目拉動投資、以項目調優結構、以項目改善民生,才能為丹棱經濟發展注入更加強勁、更加高效、更加持久的巨大動力。
當天,在丹棱縣經開區內的丹齒精工整體搬遷建設項目現場,項目的主鋼架已全部完成,工人們正在進行屋面和墻面的施工建設。“現階段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0%左右。”據該項目總工劉建華介紹,施工方將集中精力,攻堅項目建設,力爭于4月底完成項目一期工程的修建。
據悉,該項目作為丹棱縣“十大重點項目”之一,總占地210畝,總投資5.5億元,分兩期建設,將建設汽車零件、減速器和特種傳動總成及機電一體化產品生產線。項目建成后,年產值將達6億元,稅收將達到3500萬元。
丹齒精工整體搬遷建設項目僅僅是該縣項目建設的一個縮影。對于工業經濟總量較小的丹棱而言,要想打造現代產業新高地,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的落地生根,便是最好的支撐。為走好項目建設這盤大棋,眼下,該縣39個續建重大項目已全面復工,10個重大項目已提前開工建設。
現代化的產業是丹棱城市發展的命脈。丹棱縣堅持以現代產業體系為支柱,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培育戰略新興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做強成都都市圈綠色工業,做大成都都市圈現代農業,做優成都都市圈現代旅游,提升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夯實建設“一區、一園”產業基礎,集聚動能激發活力,不斷建立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丹棱發展邁上更高臺階。
C 生態為本文化為“魂” 推動全域旅游大發展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隨著氣溫回升,在丹棱縣順龍鄉幸福古村,各色鮮花吐露芬芳,競相開放,構成了一幅百花齊放、生機盎然的美麗畫軸。2月28日,正值周末,幸福古村內來自眉山、樂山、成都等地的游客三三兩兩沿著旅游觀景步道前行,古村自然風貌、人文風光盡收眼底。五步一畫,十步一景,徜徉移步間,醉人的花香和綠意迎面撲來,讓人流連忘返。
不僅鄉村美景讓人陶醉,丹棱城區內的美景也格外美麗。當天,在丹棱縣濱河北路宋文化街上,來自成都的游客熊偉正帶著家人,沿著宋文化街及橫跨南北兩岸的滄浪橋拍照打卡,感受古韻丹棱之美。
去年,丹棱縣利用丹棱河獨特的自然水環境和大雅文化的獨特優勢,投入資金對濱河南北岸40幢房屋立面、屋頂風貌進行改造,并對沿途約2.7萬平方米老舊破損綠化景觀進行提升,傳承宋文化,打造古韻丹棱商業街,再現北宋盛景如夢來的意境。
幸福古村。
旅游產業是一項系統工程,“全域旅游”更是大勢所趨。為激活全域旅游發展活力,丹棱找準著力點和突破口,以生態為本、文化為“魂”,從交通、項目、宣傳營銷等方面入手,驅動轉型,多點發力,構建全域旅游新空間,引領丹棱旅游產業蓬勃發展。
丹棱還在文創產品上布局——以本地化和丹棱屬性為創作原則,以本地文化資源為核心元素,根據人們對本地文化傳播的期望,選擇大雅文化和鄉村文化兩個方向,讓人們能夠通過產品與本地文化、人文風情、自然風光“親密接觸”,真正將本地文化資源進行轉換輸出,架起一座連接本地文化和游客的橋梁。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丹棱縣將一如既往堅持尊重自然,把農文旅融合發展先行、綠色產業先行、生態文明先行的理念貫穿始終,將生態保護與旅游開發有機結合起來,積極融入成都都市圈、大峨眉旅游經濟圈,并以“幸福古村·齊樂桃源”國際旅游度假區項目為依托,擴大輻射帶動效應,打造高端旅游核心區,實現旅游產業多點支撐、全域開花,讓一花一草皆成景、一山一水盡是詩,全力推動丹棱全域旅游大發展,讓其成為更多人向往的生態之地、幸福之地、美好之地。
D 提早謀劃科學布局 加速“進城入圈”發展
丹棱縣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都都市圈中的一點,與成都接壤。該縣憑借區位優勢,在“進城入圈”方面做著諸多大膽嘗試。不久前,為深入貫徹中央推動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部署和省委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要求,丹棱縣和成都蒲江縣簽訂了政務服務“跨區域通辦”合作協議,進一步加快成眉同城化發展進程。
據悉,此次“跨區域通辦”合作協議,兩縣共分類梳理了74項“跨區域通辦”事項作為首批對外公布事項,將居民身份證辦理、申報納稅、企業登記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納入“跨區域通辦”范圍,通過建立統一審批服務標準,借力“標準統一、異地受理、遠程審批、協同聯動”的政務服務新模式,為丹棱、蒲江兩地群眾和企業提供全流程無差別化高效政務服務。
鳥瞰丹棱城區。
這僅僅是丹棱加速“進城入圈”發展的重要一步。該縣還主動謀劃交通項目,積極融入成都都市圈交通體系。探索農村客運公交化,開通丹蒲公交專線;全力向上爭取雅眉樂宜瀘沿江貨運鐵路、成都西控旅游軌道交通布局丹棱,優化蒲丹夾高速新線落地。與此同時,該縣還主動謀劃工業項目,強化產業生態圈對接,緊盯成都“南拓”戰略,主動融入生態圈聯盟建設,深化四川丹齒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與重慶重型汽車、成工重工、成都考斯特路橋有限公司合作協議。
此外,丹棱還全力推進蒲丹國際生態旅游度假區建設,力爭“幸福古村·齊樂桃源”國際旅游度假區展示區、龍鵠山旅游度假區今年對外開放;同時,整合該縣境內示范區14萬畝晚熟桔橙,加強兩地種植技術交流,做優晚熟桔橙品質,做強做大以“果小酒”為代表的綠色農產品深加工項目,擦亮兩地川果的“金字招牌”。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琴 文/圖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