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1-02-18 14:47:34
責任編輯:羅思源
2月5日,一場眉山人自導自演的網絡春晚精彩上演,拉開了這個春節眉山人不一樣的新春祝福序幕。
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眉山人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春節。為響應就地過年號召,很多人選擇“宅”在家里,不聚集、不扎堆,如何才能年味不減?市民們將通過哪些方式送出給親朋好友的新春祝福?春節前后,眉山網記者走訪了幾位市民以及部分協會、企業,看看他們有哪些不一樣的新春祝福。
網絡春晚迎牛年 草根舞臺鬧新春
眉山網記者 王莉 文/圖
2月5日,即使是寒冬臘月,眉山人的家里也相當火熱,一家老小圍坐在一起,觀看由眉山日報社主辦的四川農信(眉山)2021年眉山首屆網絡春晚。
“網絡春晚是晚上8點開始,要提前準備好哦!”當晚7時40分,家住眉山城區一品臺小區的王瑤剛剛準備好零食,就接到父親打來的電話。雖然父母今年不能回家過年,但王瑤已經和他們約好了在網上一起觀看眉山首屆網絡春晚。
“今天的節目非常精彩,而且聽說參演的都是眉山本地人,真不錯!”提起眉山首屆網絡春晚,王瑤贊不絕口。此次網絡春晚的主角都是眉山本地的文藝團體和文藝愛好者,真正是眉山人演眉山事,眉山人唱眉山情。
節目《天府舞韻》開始時,舞臺上英氣十足的武術少年們,讓還在上高中的王瑤很是敬佩。“小演員們肯定練了很久,他們的武術招式都很專業。”王瑤說,她從小就對武術很感興趣,但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如愿學習,“要是以后有機會,我也想去學習武術。”
當晚,王瑤和父母相隔千里,相約在“云端”全程看完了長達兩個小時的眉山首屆網絡春晚。“網絡春晚采用了前期錄制加后期直播的方式,全程沒有主持人,整場晚會一氣呵成,看得很痛快!”隨著網絡春晚的落幕,王瑤一掃父母未能回家團聚的失落,“因為疫情防控需要,我們一家人暫時不能團聚,但是通過一起在網上觀看網絡春晚,我們一家人又相聚在一起了。”
和王瑤一樣,當晚,在眉山天府新區視高街道,王明芳也和老伴一起觀看了眉山首屆網絡春晚。“今年受疫情影響,本來以為年味會淡很多,沒想到能看到專屬于眉山人的春晚,太有意義了!”看著手機上正在播放的精彩節目,王明芳樂得合不攏嘴,“要是明年還舉辦眉山人自己的春晚,我也想去參加!”
今年67歲的王明芳是社區文藝隊的活躍成員,從小就喜歡唱歌跳舞。“年輕的時候,我跟著文藝隊到處去演出慰問,現在雖然年紀大了,但是依然熱愛文藝活動。”談起曾經的演藝事業,王明芳滔滔不絕,“現在物質條件好了,文化活動也越來越豐富,老年人的業余生活也更加精彩了。”
平日里,王明芳最喜歡的事,就是在家里進行舞蹈創作。“眉山本地的風俗文化很有特色,我希望能以普通老百姓的視角創作出眉山人的故事。”王明芳表示,“希望來年有機會能夠站上家鄉的春晚舞臺。”
年貨郵寄給親朋 遙表思念一片心
眉山網記者 楊熹 文/圖
春節前夕,為降低因大規模人員流動而增加的疫情防控風險,各地紛紛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大家就地過年。就地過年對講究闔家團圓的市民來說有些遺憾,但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與理解。他們把對家人朋友的牽掛和思念,寄托在了家鄉美食之中。
“公公婆婆很喜歡吃眉山的龍眼酥和芝麻糕,這次多給他們寄點過去。”2月6日,市民楊千一將準備寄送的年貨列好清單,一一打包裝進箱子。“他們還喜歡吃眉山的鹵鴨子,可惜太遠了,熟食不方便郵寄。”楊千一一邊整理,一邊念叨著家人的喜好。
“爺爺奶奶非常想念孫子,幾乎每天都打視頻電話,雖然很想念,但是他們說春節年年有,平安最重要。”楊千一的公婆遠在中國臺灣,由于路途遙遠,她已經很久沒見過公婆了。
今年春節,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楊千一選擇和丈夫一起留在眉山過春節,只能給公婆寄一些他們愛吃的眉山特產,讓千里之外的家人感受“過年的味道”。
像楊千一這樣不能陪伴在親人身邊,把對家人的思念通過寄年貨的方式快遞過去的市民還有不少。“近段時間往外地寄年貨的訂單明顯多了起來,大多數都是給在外地過年的親人寄的。”眉山城區一快遞公司攬收員符友澤說。
除了給親人寄年貨,不少眉山人還選擇了給外地的好友寄家鄉的特產。“今年準備給閨蜜寄點臘肉和香腸。”2月7日,市民徐靜正在超市采購年貨,準備給遠在廣東省深圳市的閨蜜寄過去。
徐靜的閨蜜何佩定居深圳已經20多年了,以前每年春節都要回眉山與家人、朋友團聚。受疫情影響,何佩已經兩年沒有回眉山過年了。“無論身在何方,她最想念的還是家鄉的美食。給她寄點家鄉的特產過去,希望能讓她感受到家鄉的味道。”徐靜說。
徐靜寄出的不僅僅是美食,還有對朋友沉甸甸的愛。
據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春節,快遞收發量比往年同期明顯上漲20%以上,其中土特產占比很高。各類家鄉特產承載著親友的牽掛和美好祝福,成為春節前的一股暖流,溫暖著遠方游子的心。
“現在除了部分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快遞受影響,其他地區都是正常收發狀態。對于進入眉山的包裹,我們都嚴格督促全面做好消毒工作。”該負責人表示,伴隨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快遞配送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市民們在郵寄自制年貨時,盡量選擇不易過期、不帶水、不易腐爛的食物,避免因快遞延遲送達或退貨等現象造成食物浪費。
網絡拜年送祝福 新春也有新風尚
眉山網記者 張丹梅 文/圖
春節期間,為積極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市民們不走親戚、不聚會、不串門,主動采用網絡、微信和電話等方式向親友表達新春祝福。
“大姑媽,新年快樂,牛年希望您和大姑父身體健康。”2月13日,在眉山城區北中巷一居民樓里,今年36歲的周科正和遠在江蘇省的大姑媽一家視頻連線拜年。
周科家的親戚大多數分布在眉山、樂山兩地,只有大姑媽一家在外省。今年,為響應就地過年號召,原本打算回眉山過年的大姑媽一家留在了江蘇。“受疫情影響,我已經兩年沒和大姑媽一家見面了,挺想念他們,只要有空就跟他們視頻通話,聊聊家常。”周科說。
往年,周科家在外地的親戚都會在春節前回到眉山,除夕當晚全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飯。今年情況特殊,大家取消了團聚,約好一起視頻拜年。“雖然不能團聚,但通過網絡也能送上溫馨的祝福。”周科說。
春節前,周科制作了網絡新春賀卡,除夕當晚通過微信群向親人們送上了祝福。周科打開做好的網絡新春賀卡,伴著《新年好》的音樂,一個笑容可掬的福娃不停地左右搖晃著向大家拱手拜年。周科說,“我還打算拍一些眉山的美食美景,向外地的親人們分享眉山的發展變化,讓親人們通過網絡感受到家鄉的美。”
走親戚拜年、發壓歲錢,是春節重要的習俗之一,既可以增進感情,也可以討個好彩頭。家住眉山城區凱旋國際社區的陳浩一家往年過了大年初一就要去走親戚,今年打算不走了。
“我和我老婆的親戚分布在川內各地,以前我們每年都要吃‘轉轉飯’,和兩邊的親戚團聚,相互拜年。”陳浩說,因為疫情防控需要,為了減少流動,不給國家添亂,親戚們商量著取消了今年的新春聚會。
雖然不能見面拜年,但習俗不能變,年味兒也不能少。和很多家庭一樣,陳浩和親戚們組建了家庭微信群。陳浩打開手機微信,一個名為“一家人健康快樂”的微信群映入眼簾。陳浩滑動手機屏幕,爺爺、奶奶、大孃、三娃……一個個頭像快速閃動,大家在群里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從除夕開始,親戚們就會在群里發紅包、搶紅包、拜年,熱鬧得很。”陳浩說,現在有了網絡,聯系溝通非常方便,拜年打一個視頻電話,相互送上衷心的祝福,再遠的距離心也是近的。
一條短信、一段視頻、一份祝福,在這個特殊的春節,市民門通過網絡,向遠方的親朋好友送上真心的祝福,表達誠摯的心意。
網絡年會歡樂多 換個方式也熱鬧
眉山網記者 張莉 文/圖
又是一年春來到,在疫情常態化防控之下,許多協會、企業為營造歡樂、祥和、喜慶熱鬧的春節氛圍,豐富春節文化生活,提升大家的獲得感幸福感,開展了“線上過年”的年會形式,讓大家“隔空”感受過年的喜悅之情,用嶄新的姿態迎接新的一年。
“為響應國家號召,在此以線上年會的方式給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近日,市攝影家協會主席袁志福錄下祝福視頻,“隔空”問候,精彩的會員采風花絮線上展播,拉開了市攝影家協會網上年會的序幕,250余名會員在微信群里異地同屏、共享此刻。
網上年會對深入一線拍攝大量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等題材作品以及“一段援彝路一生援彝情”影展專題組照等2020年開展的工作進行了分享與交流,還展示了會員們的采風創作作品。
網上年會活動持續3小時,市攝影家協會各主席團成員逐一向廣大會員致以新年的祝福,一陣陣的“紅包雨”,讓網上年會的氣氛持續熱烈。
展望“十四五”,站在新征程的歷史起點上,市攝影家協會會員們相約,“在新的一年,聚焦建黨100周年主題,用卓越的影像講好眉山故事。”
與市攝影家協會一樣,通過網絡開展線上年會的眉山企業還有不少。
近日,眉山多能電力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精心策劃的“燃·2021”云藝秀線上年會與大家見面了。
節目錄制期間,該公司各工會小組就熱鬧起來,唱歌、跳舞、詩歌朗誦……一切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手機、搖臂、手持穩定器、無人機等設備積極上陣,多角度展示員工的才藝。
“我們已經策劃很久了,在網上選素材,學視頻制作,自己剪輯。”該公司新進員工徐斌凱是節目《抖起來吧線路人》的總導演,他說,第一次全程從策劃到參與演出,再到后期制作,看到作品成型很激動,爭取把最好的效果呈現給大家。
據介紹,線上年會為才藝展示節目開通了網絡投票方式,以公開、透明的形式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感受過年的喜慶與快樂,并評選出優秀節目,為獲獎者頒發獎品。
“這是多能人的首次‘云藝秀’,我們的初心是讓大家在結束一年緊張的工作后,放松心態,以開心、快樂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線上年會相關工作人員陳冬勤說。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