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1-02-09 11:07:48
責任編輯:羅思源
2018年2月
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指出
四川是產竹大省,要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
讓竹林成為四川美麗鄉村的一道風景線。
3年來,眉山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下“竹”功夫,種竹增綠,以竹為景,不僅把竹產業轉型發展助推鄉村振興作為當前一項重要發展任務,更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抓出了成效,抓出了特色。
——建成現代竹林基地50余萬畝、原生態竹旅游示范基地20萬畝,打造各類竹林景觀20余個,營造了80余公里竹林生態景觀帶,“竹生態”越來越靚麗;
——規劃建設國家級竹產業示范園,引育相關企業128家,建設竹本色紙生產基地、“竹鋼”板材生產基地、竹筍加工基地,發展深加工,“竹產業”越來越繁榮;
——將“竹元素”融入村鎮建設,創新“竹林+文化旅游”,每年安排1.6億元扶持竹產業發展,帶動50萬竹農人均增收1000余元,“竹生活”越來越美麗;
——深入踐行開放發展理念,以竹為媒,舉辦高端會節,打造國際品牌,“竹生意”越來越興隆。
眉山
以竹為景增綠化,鋪就了生態民生之卷
以竹為題強產業,編織了綠色發展之夢
以竹為媒促開放,聯通了對話世界之路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2月3日,天剛亮,洪雅縣柳江鎮洪江村村民張春華和鄰居就到自家竹林里采伐苦竹、慈竹。
“生長了3年以上的竹子,失去生筍能力,可以砍伐利用?!睆埓喝A說。每年,都有黨員干部到村里講解竹林改造技術要點,讓他學到了不少知識。“開春了,我計劃盡快清除老竹蔸,再培土施肥,改善竹的生長環境,促進竹生長。”種好竹,張春華信心十足。
技術人員們也紛紛走進鄉村,為村民發展竹產業出謀劃策。近段時間,該縣林業局和有關鄉鎮單位人員忙著印發竹栽植方面資料、踏勘規劃竹原料基地等。該縣林業局產業股股長曹曉莉說:“2021年,我們計劃新發展竹林2000畝,建設1個面積在1000畝以上的提質增效示范區。同時,在柳江鎮、瓦屋山鎮、中山鎮等地,將完成每個鎮5000畝的病蟲害綜合防治任務?!?/span>
這是眉山市栽種竹、改造竹、保護竹的一個剪影。近年來,眉山市采取“新建+改造+保護”相結合方式,實施竹林低產改造和豐產培育行動,落實生態竹林享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建成現代竹林基地50余萬畝,夯實竹林基地生態線。強化“人、錢、地”三大要素保障,推動52個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建設項目落地落實。
“全市通過實施‘萬畝栽竹’計劃,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按照600元/畝補助標準,新造與改造結合,培育竹林基地,每年新建現代竹林基地1萬畝以上?!泵忌绞辛謽I局產業科負責人李宏偉說。目前,在柳江鎮、槽漁灘鎮等地已建成20萬畝竹材、竹筍原料基地;在瓦屋山大熊貓國家公園、老峨山、中巖寺等地建成30萬畝原生態竹康養旅游基地。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是蘇東坡追求的雅致生活
也是眉山市民如今生活的真實寫照
2月5日,初春的暖陽中,市民張林和家人一起,到眉山城區的東坡竹園散步。處處是翠綠的竹,空氣中洋溢著淡淡的竹葉香味,讓他心情舒適,“置身竹林中,遠離城市喧囂,美好生活不過如此?!?/span>
在位于青神縣的中國首家竹林濕地公園,蜿蜒曲折的游步道在竹林中穿梭,數百種竹子形態各異、風姿獨特,微風吹過,“夾道萬竿成綠海,風來鳳尾羅拜忙”。在當地人眼中,竹林濕地公園不僅提升了環境“顏值”,更成為他們休閑、鍛煉的好去處。
近年來,眉山市不斷推進生態建設、綠色發展,城鄉品質明顯提升,其中,竹發揮了重要作用。
全市因地制宜、分類打造,將竹元素融入城市公園建設,布局打造了濱江公園、竹里桃花、竹里海棠等竹主題公園5個,面積3800余畝。在入眉要道、大峨眉旅游環線等旅游干線規劃建設14條“翠竹長廊”,目前已營造80余公里竹林生態景觀帶。在鄉村風貌改造和城鎮建設中,積極融入竹元素,建成瑞峰鎮、槽漁灘鎮、“中國竹編第一村”蘭溝村等多個竹林村鎮。2020年,全市竹旅游接待游客500余萬人次,實現竹旅游收入20億元。
如今,全市多個鄉村已形成房前屋后、室內室外“處處見竹、片片成林”的景象。以竹為景,一幅生態畫卷正徐徐打開。
守得一方綠
能獲萬兩金
一根竹
如何“身價”成金,
發展出一條富民產業鏈?
“是竹編改變了我的生活。”2月7日,青神縣青竹街道蘭溝村村民蘭和平在“年輪竹藝坊”里一邊編竹燈籠一邊說。她幼時患小兒麻痹癥導致殘疾,只能靠拐杖行走。幾年前,她在當地參加了竹編免費培訓,如今,靠一雙巧手實現了脫貧致富。
作為全市竹編產業發展核心區,青神縣高度重視竹產業發展,專門成立了竹編產業園區,并編制了竹編產業總體規劃,積極扶持貧困群眾通過竹編產業脫貧致富,并鼓勵竹編企業帶動貧困群眾就業創業。同時,鼓勵產業向園區聚集,以推動竹產業現代化和規?;l展。
借竹能生財。每年8月至10月是瓦屋山冷竹的采收期,洪雅縣舉辦打筍節,吸引了大量來自成都、重慶等地的游客。僅依靠秋筍采摘,當地村民總收入可達2000萬元。
竹筍可食用,竹根可加工成工藝品,竹材可加工成家具、地板、紡織品等產品,成片的竹林可發展生態旅游……以竹為主的生態資源優勢,正轉變為生態產業優勢。
創新才能保持生機。眉山市借力互聯網,建立竹制品電子商務運營中心,建立微信公眾平臺,每年實現竹制品網絡收入超億元。同時,工藝也不斷創新。四川環龍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發出的竹漿紙斑布,不掉粉、不含熒光劑,剛面世就通過了歐洲食品級安全認證,并迅速打開海外市場,銷售收入連年增長。目前,該公司投資的斑布綠色竹纖維綜合利用產業園項目正抓緊建設。建成后,將成為全國最大竹本色纖維材料生產基地,其產品將覆蓋國內外生活用紙市場。
眉山市整合資源要素,集中打造以“青神竹編”為品牌的國家級竹產業示范園區。目前,園區已成功引進嘉熙竹木、云華竹旅等100余家企業入駐,并依托本地和周邊地區豐富的竹資源優勢,突出竹產業鏈延伸和價值鏈提升,形成竹漿紙、竹筍、竹人造板、竹地板、竹家具、竹工藝品等竹精深加工產業鏈。強化培育品牌,“眉山竹紙”領跑全國生活用紙市場。
如今,眉山市有竹林面積超過100萬畝,竹產業綜合產值超過70億元。奮進永不止步,到2022年,預計全市竹資源穩定在112萬畝以上,竹產業綜合產值達100億元。
竹
與公園相連、與產業相連、
與世界相連……
竹
對眉山市而言,不僅是產業
更是一個可與全球交流、共同發展的平臺
近年來,眉山市聚焦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范市定位,深入踐行開放發展理念,以竹為媒,聯通世界,不斷提升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
眉山市先后成功舉辦了第九屆中國竹文化節、2018國際(眉山)竹產業交易博覽會等竹產業、竹文化重大會節活動。2018、2019兩屆國際(眉山)竹產業交易博覽會,累計邀請到56個國家、地區和國內35個竹主產區的參展客商700余家,簽約項目32個、金額348億元。
開放的強音在世界的舞臺上越來越響。2020年11月,經商務部批準,竹博會升格為“中國國際竹產業交易博覽會”,進一步提升了規格,拓展了規模,擴大了影響。這次會節,簽約招商項目27個、簽約總金額193.05億元。
眉山市還舉辦了全國竹產業扶貧培訓班20多期,為20多個省市培訓竹編人員5000余人次,幫助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承接國際國內竹產業培訓項目,累計培訓巴西、南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竹產業從業人員6000余人次,助推綠色減貧,為全國乃至世界扶貧減貧貢獻了眉山智慧、眉山方案。
請進來的同時也要積極走出去。眉山市大力推進“眉山竹編”走進廣交會、深圳文博會、永安竹博會等大小會展;2019北京世園會開幕式,中外領導人手持“眉山竹桶”,共培“友誼綠洲”,受到全球關注;“眉山竹鋼”先后應用于北京文創產業園“北京坊”、世界園藝博覽會“百果園”、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館”等多個國內重大項目中。
如今,“眉山竹”蜚聲海內外,贏得了許多美譽。眉山竹林風景線正逐步成為開放示范線。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