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1-01-28 11:14:59
責任編輯:周剛
高質量發展中的彭山。
2016年,彭山地區生產總值(GDP)為122.98億元;2020年,彭山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83.39億元。
2016年,彭山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1.1:50.9:38.0;2020年,該區三次產業結構比例優化為9.7:45:45.3。
2016年,彭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90億元;2020年,該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73.73億元。
2016年,彭山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9364元;2020年,該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40016元。
2016年,彭山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5405元;2020年,這個數字達到21994元……
從數據的對比可以直觀地看出“十三五”期間彭山區的跨越式發展。喜人的數據背后,是彭山每一個人、每一個鄉村和彭山這座城市的五年成績單。
交通四通八達。
一座城的蝶變
宜居宜業 樂活彭山
1月27日,在萬眾期待下,“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毛河濕地公園正式開園?!芭砩接侄嗔艘粋€公園,太安逸了,春節期間又多了一個好去處?!笔忻駨堉嵌f。家住公園旁的他,開園第一天,就迫不及待地前往體驗。
毛河濕地公園占地約345畝,其中水體面積約134畝。公園從彭山城南一直延伸到毛河邊。公園內移步換景,溪流清澈,滿目皆綠。
過去五年,彭山區新建了竹韻廊公園、彭溪河濕地公園等公園。2020年年底,彭山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1.9平方米。推窗見綠、出門見園成為彭山人看得見、摸得著的城市品質。
2020年1月10日,從彭山北站到黃龍溪客運站的S101公交線路開通后,李鳳娟幾乎每周都會坐兩次。她家住彭山城區,在雙流一家企業食堂務工,S101公交線路的開通讓她在雙流和彭山之間往返更加方便了。
立足于S101等3條跨市公交線路順利開通,成彭高鐵動車公交化運營,全域公交改革順利推進,“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成功創建,成眉同城彭山區域交通網絡織密互聯,彭山區初步建立起以“高速公路+城際鐵路+快速通道+跨市公交”為骨架的同城化運輸服務體系。由此,彭山與外界的距離更近了。
五年來,彭山區的發展變化,每個彭山人有目共睹,一幅具有天府韻味、彭山特色的天府宜居宜業樂活城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
成功引進美國雅保、陶氏化學、中國航天等知名企業,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4戶,數量居全省前列。
省人民醫院全面托管區人民醫院,與華西醫院、省人民醫院、華西附二院等建立遠程醫療會診、遠程醫療教學合作關系。醫療服務品質大幅提升。
同成都深化“教育同城化”發展合作,彭山一中、職高、一小等多所學校與新津學校簽約結對,開創兩地教育合作新局面。
助力全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城鄉環境越來越好,居民文明素養越來越高。
老舊小區煥然一新,“環境優美、配套完善、安全有序、服務便捷、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生活共同體正逐步形成。老舊小區居民紛紛點贊:“改造后的小區漂亮、巴適!”
錦江大學城、希望城、偉業廣場三大新商圈逐步形成,繁榮了城市商貿……
“十三五”期間,彭山區堅定開放發展、創新發展、轉型發展不動搖,開創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柑橘產業成為團結村的支柱產業。
一個村的跨越
產業強村 文明新村
1月26日,彭山區黃豐鎮團結村1組,果農馬永康的果園內,采果隊正忙著采摘春見??粗涕俪恋榈榈貕簭澚藰渲ΓR永康笑得合不攏嘴:“又是一個豐收年。”
2013年,馬永康開始種植愛媛、春見、不知火等晚熟柑橘,目前已發展了14畝,收入節節攀升?!耙郧?,我在外務工,一年純收入不到1萬元?,F在,一年純收入有十多萬元?!闭f起過去五年的變化,馬永康高興地說,住上了新房子,開上了新車子,過上了好日子。
馬永康是團結村“十三五”變化的一個縮影。五年來,原本位置偏遠的小山村搖身一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產業強村、文明新村。越來越多在外務工的村民選擇了回鄉發展,村里的房子越修越漂亮,道路越來越寬敞平坦,鄉風文明也進一步提升。
柑橘產業是村里的支柱產業。據團結村黨委書記馬懷江介紹,目前全村柑橘種植面積11000余畝,已基本飽和,但在種植技術、加工、銷售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五年來,村里依托興農柑橘專業合作社,探索統防統治、統購統銷模式,讓柑橘種植逐步走上標準化、規模化發展之路,并新發展電商近10家,助力柑橘銷售。
團結村位于正在打造中的黃豐旅游環線中心點。為推進鄉村旅游發展,2020年,村里新成立了橘花香旅游專業合作社,推動一、三產業融合發展。
“十三五”期間,村里新建10.5公里道路,極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1142戶農戶完成改水改廁;通過評選星級文明戶、每月定期召開公開會、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等舉措,文明鄉風在團結村蔚然成風;創新開辦鄉村夜市,讓村委院壩“活”起來……團結村活力煥發,先后獲評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四川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四川省綠化示范村、四川省衛生村、2020年度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示范村等。2020年,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000元。
柑橘分揀包裝忙。
一個人的收獲
勤勞致富 圓夢大學
1月24日,彭山區謝家街道悅園村舉行村黨委換屆選舉會。通過125名黨員的選舉,悅園村5組村民何紅群成為悅園村5名委員之一。
何紅群今年35歲。從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到村黨委委員,五年來,何紅群收獲良多。
何紅群一家于2013年發展了10畝獼猴桃和8畝柑橘。2016年初掛果時,獼猴桃產量只有500多公斤,柑橘產業也少,一共賣了1萬余元。“盡管產量不高,但那時的收入就比前幾年高多了?!焙渭t群說。
原來,2013年以前,何紅群一家的主要收入來源為種植傳統農作物,家庭年收入不高,加上女兒患先天性脊柱彎曲,讓原本就收入微薄的家庭雪上加霜。
2013年,何紅群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彭山區各級各有關部門的幫扶下,何紅群在原本種植傳統作物的3畝土地上種上了柑橘樹,又將常年在外的親戚家的5畝地種上柑橘樹,還流轉了近10畝土地,發展獼猴桃。
“當時流轉土地有免息貸款政策,我一共貸了4萬元。樹苗、肥料和種植獼猴桃需要的鋼絲、木樁,幫扶部門主動送上門。”何紅群說,黨和政府的幫扶政策讓她放心大膽地發展產業。
2016年年底,憑借種植獼猴桃和柑橘,何紅群一家摘下了貧困戶的帽子,并還清了流轉土地的貸款。同年,女兒手術成功。
有了產業,何紅群一家的日子越過越好,家庭年收入超過10萬元。2017年,何紅群自考了四川農業大學現代農業技術???。2020年7月,大專畢業后,她又自考了四川農業大學本科,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如今,何紅群成為村里的產業帶頭人,同時成為種植技術能手。如何修枝綁枝、清園、涂抹營養液,只要其他果農問起,何紅群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從建檔立卡貧困戶到村黨委委員,從技術門外漢到川農大學生,何紅群交出了亮眼的“十三五”成績單。“黨和政府的幫扶給了我希望,‘等靠要’要不得,只有自己努力,才是長久之計。”談起過去五年的收獲,何紅群對黨和政府充滿感恩,對目前的生活狀態感到知足又幸福。
自力更生、勤勞致富是何紅群成績單中的關鍵詞,她的故事也激勵著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奮發進取,用雙手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