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12-25 09:45:19
責任編輯:何海娟
12月22日,記者在東坡區通惠街道銀杏花園小區看到,平整的黑化瀝青道路、幾十個整齊劃分的停車位、別具一格的文化墻面……昔日的老舊小區經過改造后成了居民的幸福家園,設置了桌椅、停車位和兒童娛樂等設施,孩子玩耍、年輕人健身、老人曬太陽都有了好去處。
改造前。
改造后。
位于一環西路與黃州中路交匯處的銀杏花園小區是東坡區今年最早完成改造的老舊小區。該小區建于1999年,建筑面積約11500平方米,小區共58戶居民,室外可改造面積約2550平方米。“小區沒改造的時候,下水道經常堵,長期停車難,路也很爛,平時灰塵大,下雨一身泥。”小區居民伍金貴表示。
在改造之初,網格員對58戶居民進行逐戶入戶宣傳、溝通,東坡區住建局、通惠街道在小區召開“壩壩會”,廣泛征求居民意見。此外,利用宣傳欄、倡議書、居民代表座談會、微信群平臺等多種形式、多個渠道,全面深入地了解小區居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對每個問題做到原因剖析徹底、解決方案論證充分,在整個小區統一了思想。
銀杏花園小區改造在居民正常生活中同步實施,因此安全文明施工、嚴格把控質量尤為重要。“必須充分調動居民參與熱情,將居民義務監督員吸納為質量監督員,施工單位隨時接受監督,隨時糾正問題。”東坡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充分發揮居民代表在改造中溝通協調的關鍵作用,可以將溝通協調等環節下移,使群眾在自籌資金、拆除違建等方面積極配合,營造了和諧的施工環境。
據介紹,此次改造著力解決小區雨污管網堵塞問題,改造雨污管網500余米,實現雨污分流;車位數量從不足10個增加到40個;增加了小區公共用房30平方米、非機動車停車棚52.5平方米、室外照明設施13處,同時建設智慧小區,增設室外消火栓、休閑娛樂設施等;在小區內完善了消防車道、消防回車場,有效排除了消防安全隱患,并對小區內電力線路進行全面升級改造。
東坡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相關部門將不斷創新管理模式,引入社會資本,實行市場化運作,促進小區長效管理,積極做好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后半篇”文章,讓每一個小區都成為群眾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