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0-12-08 17:16:42
責任編輯:熊莉
沒有“健康碼”出行不便、網上就醫掛號“障礙”重重……11月17日,本報曾推出報道《智能時代 請等等“掉隊”的老人》,關注老年人使用智能技術不便的情況??焖侔l展的信息技術讓更多人享受便利,卻在老年人面前劃出一道無形的“數字鴻溝”。
為切實解決當前部分老年人等特殊群體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等問題,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就貫徹落實《方案》,我市堅持傳統服務方式和網絡智能化服務創新并行,針對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遇到的種種“痛點”“難點”推出七項措施,圍繞完善“健康碼”管理、優化老年人辦事手續、提供便利化服務措施等方面,提出解決方案。
連日來,記者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實地走訪市市民服務中心、相關醫院、車站等,了解相關方案、措施能否切實解決老年人的困擾,幫助他們跨過技術飛速發展帶來的“數字鴻溝”。
□本網記者 羅端 文/圖
網格員衣鳳春上門為蘇維春老人辦理“新農保”。
出行
完善“健康碼”管理
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健康碼”成為人們的出行必備,但對于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無法掃碼的老年人,“健康碼”卻成了日常生活的障礙。
對此,市政務服務管理局推出的相關措施提出,要完善“健康碼”管理。在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市民服務中心不用查驗“健康碼”;對必須查驗“健康碼”的情形,應簡化操作以適合老年人等特殊群體使用。同時,可開通老年人等特殊群體辦事的“快速通道”“綠色通道”,采取查驗身份證、社???、老年卡等有明確信息登記的證照,方便其快捷進入辦事大廳。
記者走訪眉山東站及眉山汽車客運站了解到,目前,“健康碼”并非人員通行的唯一憑證。“我們采取線上線下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手段,方便群眾出行。對老年人等群體可采取憑有效身份證件登記、持紙質證明通行等作為輔助行程證明。”眉山汽車客運站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政務服務
設置線下辦事渠道 優化辦事手續
“互聯網+政務服務”讓群眾辦事少跑腿,但智能終端操作卻讓許多老年人“犯了難”。
對此,市政務服務管理局推出的相關措施指出,要設置線下辦事渠道。應保留線下服務辦理渠道,并盡可能地向基層延伸,特別是醫保、社保、民政、出入境、生活繳費等老年人高頻辦理事項。同時,各級市民服務中心特別是基層便民服務中心要安排服務志愿者,為老年人提供導引解講、主動上前服務。
優化老年人辦事手續,保留銀行卡、現金繳費方式。針對老年人高頻辦理事項,進一步推進政務數據共享,優化政務服務,實現醫保、社保、公安、司法、民政等民生服務事項便捷辦理,讓老年人辦事少出門、少跑腿、少花錢。此外,政務服務網辦平臺應具備親友代辦、授權代辦等便捷功能,方便不使用或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老年人網上辦事;對7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優待服務,如代辦幫辦、延時辦理等政務服務。
記者在東坡區大石橋街道遠景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看到,工作人員對需要幫助的老年人專門引導、全程陪同?!叭死狭搜劬Σ缓檬?,動作也慢,我帶了銀行卡來繳費,工作人員的指導很耐心貼心?!?9歲的社區居民周桂芳在辦理完居民醫保后稱贊道。
醫院設有人工服務窗口。
醫療
保留人工窗口 社區提供優待服務
網絡預約掛號、自助繳費等智能化就醫服務,成了不少老年人求醫看病的難題。
記者走訪眉山城區部分醫院發現,這些醫院均設有掛號、繳費等人工服務窗口和老人優先服務通道,在門診入口處,也配有導醫臺和志愿者為需要的人群提供就醫指導服務?!艾F在年輕人都在手機上掛號,但流程太復雜了,字體小、操作難。我和老伴都是到現場排隊掛號,志愿者全程陪同引導?!奔易|坡區的67歲老人張東平說。
除了到醫院就醫,行動不便的老人是否有優待服務?對此,市政務服務管理局推出的相關措施指出,街道、社區要聯合建立居家老年人特別是高齡、空巢、失能、留守等重點群體服務機制,定期上門提供社保、醫保及水、電、氣、廣電收視費等高頻事項愛老惠老服務,實現老年人辦事“不出門”“少等候”“零投訴”。
“蘇嬢嬢,我來幫你辦理‘新農保’。”12月7日上午10點,彭山區鳳鳴街道集關社區網格員衣鳳春來到77歲的獨居老人蘇維春家中,幫老人辦理相關事項。衣鳳春告訴記者,有滿足標準的優惠政策,社區工作人員都會第一時間上門為蘇維春辦理。蘇維春患有高血壓,為避免老人奔波辛苦,每月衣鳳春會定期到醫院為老人取藥,還為蘇維春辦理了針對低保戶的“一站式”醫療救助,原本300多元的藥費每月報銷以后只需要支付30多元。“社區工作人員對我的照顧和關心讓我很感動,他們就是我沒有血緣關系的親人?!碧K維春說。
記者手記
近期,關于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現象引發輿論關注。在智能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讓老年群體搭上“數字快車”,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養老問題不僅是重要的民生工作,也關系到每個人、每個家庭的切身利益。讓老年人融入數字社會,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成果,不僅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也是社會公平正義和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
如何增強老年群體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除了相關部門出臺系列措施,針對醫療、出行、消費等方面幫助老年群體跨越“數字鴻溝”,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之外,社區或相關機構也可以組織志愿者團隊開展一些活動,對老年人進行智能技術的介紹和宣傳,積極幫助老年人學習智能科技。
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用心關注老年人的需求,解決老年人面對的技術難題,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