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12-07 17:35:52
責任編輯:羅思源
【編者按】
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是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向往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是進一步提升城市內涵品質,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擴大內需穩增長,推動眉山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求。
2020年,眉山市計劃改造老舊小區447個,涉及居民20770戶,預計投資7.62億元。截至11月底,全市老舊小區改造已開工447個,已實現全面開工。
各區縣不等不靠、因地制宜,強力推進改造工作,不僅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可喜局面,還成功總結出具有當地特色的好經驗、好做法。
馬莉 眉山網記者 王允浩 文/圖
【核心提示】
東坡區強化組織領導,明確主體責任,按照“一小區一方案”原則正式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涉及46個小區4196戶。
“我們以群眾意見為工作導向、以經濟實用為指導思想、以完善的政策為改造保障,確保老舊小區實現功能設施更加完善、環境更加優美、居住更加安全、群眾生活更加美好。”東坡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關鍵詞:黨建引領
誰來主導?精心布局組織架構,強力推動老舊小區改造
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肉聯廠小區是眉山典型的老舊小區,由于地勢低洼,長期反復內澇導致小區內混凝土硬化場地破損嚴重,紅磚圍墻年久失修已成“危墻”。
11月27日,記者在肉聯廠小區改造施工現場看到,經過工人們在路面重建、基礎設施配套等多方面持續“發力”,不僅“改”出小區新面貌,還“改”出了居民新生活。“現在地面很寬敞、干凈,綠化也增加了不少,每天飯后下樓散步很舒服。”小區住戶張先生說。
推動老舊小區改造,黨建引領是關鍵。在“業主自治組織組建100%”的基礎上,東坡區依托“社區黨支部+業主自治組織”平臺,按照“業主自治組織主導、居民參與、社區黨組織全程組織、街道辦具體實施、政府統籌”的總體思路,讓“共同締造”深入人心、聚得民心。
東坡區肉聯廠小區改造前。
東坡區肉聯廠小區改造后。
肉聯廠小區通過自拆、助拆、黨員帶頭拆,多管齊下,把原來小區內近30平方米違建順利拆除,騰出了空間,改建成了現在的非機動車棚。在小區空位修建了一個70余平方米的黨員活動室,下一步,該活動室將在東坡區委組織部的指導下進行裝修,為黨員就近開展活動提供陣地。“必須充分發揮社區黨支部的‘頭雁’作用,黨員帶頭引領小區群眾,用集體智慧共同搞好改造工作,讓每個人對社區工作有認同感、歸屬感,激發他們對小區改造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真正參與到老舊小區改造中來。”東坡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東坡區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程和提高城市社區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納入區委工作重點和人大票決民生實事。按照“區級統籌、街道負責”的原則,完善組織架構,組建了由區長任指揮長,各相關區級單位為指揮部成員單位的老舊小區改造指揮部,指揮部抽調專人成立了工程規劃設計組、水電氣通訊要素協調組、文化創意組等10個工作組,各街道成立由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掛帥的工作專班。此外,全區先后十余次召開聯席會議專題研究老舊小區改造推進情況,把老舊小區改造責任壓實到小組,任務明確到人,形成了市、區、街道、社區四級改造組織網絡,出臺一系列保障性文件,搭建了較為完整的政策保障體系。
關鍵詞:居民自治
誰是主角?改不改怎樣改居民最有發言權
在改造過程中,東坡區堅持政府指導,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尊重居民主體地位,動員和組織參改小區居民全程深度參與,“改不改群眾說了算”,廣泛征求群眾意愿,做到“先自治后改造”,有序推進改造工作。換句話說,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居民才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往往身兼數職:政策宣講員、民情觀察員、環境維護員、質安監督員。
據介紹,啟動改造之初要求確保摸清涉改小區基礎數據、資產資源、改造意愿;確保老舊小區戶數在50戶以下的群眾同意改造率不低于75%、50戶以上的群眾同意改造率不低于80%,業主簽訂《東坡區老舊小區改造業主承諾書》表示同意,經社區同意,由自治組織向街道辦事處以書面形式提出改造申請。改造方案必須經過意見征詢、公示和評審才可實施。
東坡區銀杏花園改造前。
東坡區銀杏花園改造后。
“改造以前,一到雨天到處是稀泥巴。如今,小區已經大變樣了,我們非常滿意。”11月28日,銀杏花園小區住戶劉玉均說,住在改造后的小區,生活更便利、心情更舒暢。
銀杏花園小區修建于1998年,是眉山較早的商品房小區,目前有58戶居民。改造前,小區雨污水管網堵塞嚴重、車位數量為零,公共環境較差,影響居民正常生活。今年6月,該小區便開始改造設計,主要涉及老舊化糞池修繕、雨污分流系統改造、排水排污管網鋪設、新增停車位、活動室和文化墻等。
東坡區銀杏花園改造前。
東坡區銀杏花園改造后。
其中,居民全程參與改造是一大亮點。“老舊小區改造是在居民正常生活中同步實施的,因此安全文明施工、質量嚴格把控尤為重要,調動居民參與熱情,將居民義務監督員吸納進質量監督員,施工單位隨時接受監督,隨時糾正問題。”眉山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充分發揮居民代表在改造中溝通協調的關鍵作用,將矛盾暴露和溝通協調環節下移,使群眾在自籌資金、拆除違建等方面積極配合,營造了和諧的施工環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