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12-01 09:04:09
責任編輯:趙娜娜
——眉山奮力打造
“環成都文旅經濟帶新興增長極”綜述
眉山在線記者 杜艷
郁然千載詩書城,巴蜀人文第一州。
初冬時節,走進天府之南,一幅幅生動的文旅畫卷在眉州大地徐徐展開。此時的眉山,瓦屋山銀裝素裹,漢陽湖靜謐悠遠,東坡島商業水街熱鬧非凡。人們可在黑龍灘乘船觀千島風光,在幸福古村感受悠遠鄉愁,在彭祖山登高遠眺。同時,在眉山天府新區,一個個文旅項目正在熱火朝天地建設。
眉山堅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全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以及市委四屆十五次全會精神,堅定不移推進文旅深度融合,推動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緊扣建設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總體目標,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著力構建“一區三帶四基地”發展格局,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端文旅目的地。
搶抓機遇
東坡故里踏歌而行
“千年英雄”蘇軾享譽海外,彭祖長壽文化滋養千年,青神竹編妙手天成……悠久的歷史饋贈了眾多文明瑰寶,慷慨的自然賦予了一片秀美山川,三蘇文化、長壽文化、大雅文化在眉山交融升華,熠熠生輝。
今年4月,江口沉銀遺址第三期考古發掘完成。隨后,眉山考古工作站在全省率先成立;9月27日,備受矚目的江口沉銀博物館開工建設;10月24日,眉山市歌舞劇院首部原創作品《仕風》斬獲第四屆四川省青年舞蹈展演最佳作品獎……
今年中秋國慶長假,8天時間,22家A級景區接待游客63.57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170.8萬元。放眼1月-10月,全市接待游客3289.4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95.5億元。
后疫情時代,文旅市場能如此快速重振,離不開政府“有形之手”的推動。為重振文旅發展信心,我市先后出臺《眉山文化旅游恢復發展計劃》《促進文化旅游業健康發展的十五條措施》,同時暫退11家旅行社保證金156萬元、發放38家文旅產業企業租金補助230.7萬元……多措并舉,切實幫助文旅企業化解資金難題、穩定文旅隊伍、激發市場活力。
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機遇,眉山文旅主動出擊,“走出去”“請進來”,組團參加第七屆四川國際旅游交易博覽會、四川文旅秋冬主題營銷活動、2020中國特色旅游商品展示洽談等,通過形象展示、云端直播、交流洽談等活動,向中外游客遞出名片、發出請柬。
項目支撐
構建文旅新格局
7140平方公里的岷峨大地,人文薈萃、山水形勝。眉山不遺余力,激蕩一池春水,讓詩與遠方牽手,讓資源與產業產生共振。
市委四屆十五次全會作出了加快建設“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的重要決定,明確了“中強、北上、東進、西優、南聯”的十字發展方針。在此背景下,眉山文旅以眾多高端優質項目為支撐,提升產業聚集水平。
四川天府樂高樂園、恒大童世界、中法農業科技園、中日國際康養城、天府小豬佩奇小鎮、瓦屋山·中瑞國際山地旅游度假區、黑龍灘國際生態旅游度假區、中國彭祖國際健康養老養生文化城項目、幸福古村—齊樂桃源國際旅游度假區……今年以來,眉山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克服各種困難復工復產。全市21個在建文旅項目于3月中旬全部開工復工,上半年完成投入56.4億元,完成目標任務110億元的51.27%,同比增長9.51%,文旅項目投資量排名全省第三。
“這一批重大項目建成以后,將從根本上改變眉山在全省文旅發展中的站位。”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坦言,盡管疫情的影響短期內難以完全消除,但全市文旅項目的投資建設正處于快速推進階段,這是眉山文旅產業化危為機、重構體系的關鍵時期,也是東坡故里走向詩和遠方的關鍵所在。
品牌塑造
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
9月25日,洪雅縣從2020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現場捧回天府旅游名縣金字招牌。洪雅縣成功創建天府旅游名縣,是眉山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近年來,眉山依托瓦屋山、七里坪、黑龍灘的高端稀缺旅游資源,堅持差異化發展,打造“生態牌”“養生牌”“休閑牌”,塑造生態旅游品牌形象。深入挖掘東坡泡菜、仁壽抬工號子、丹棱嗩吶、洪雅復興耍鑼鼓文化,塑造區域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繼洪雅縣之后,仁壽縣、青神縣成功被列為第二批天府旅游名縣候選縣創建單位,東坡區、仁壽縣、洪雅縣成功被列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彭祖山景區成功通過國家4A級旅游景區景觀質量評審,玉屏山成功創建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洪雅縣復興村和自新村、丹棱縣梅灣村、青神縣蘭溝村入選全省鄉村旅游重點村。
觀大勢,謀大局,方能行之久遠。站在新時代的坐標上,眉山文旅正聚焦建設“環成都文旅經濟帶新興增長極”定位,緊扣建設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總體目標,加快構建“一區三帶四基地”發展格局,塑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核心文旅品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