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11-10 09:14:05
責任編輯:趙娜娜
眉山網記者 劉娟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聚力民生短板攻堅,給眉州兒女帶來了滿滿的幸福感、獲得感。作為蘇東坡的家鄉,眉山的歷屆黨委、政府始終秉承東坡先賢“愛民之深、憂民之切”的民生理念,聚焦群眾最期盼的民生問題,切實履行民生職責,不斷做大“民生蛋糕”,每年全部新增財力和八成以上財政性支出全部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更是市委、市政府各大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頻”熱詞,是各級黨委政府工作的重心指向。
數據是最好的證明。今年,我市30件民生實事178個項目將確保資金投入93.71億元以上。為聚焦民生短板攻堅,推動發展成果共享,我市圍繞“就業創業、扶貧解困、社會事業、百姓安居、人居環境”五大領域著力攻堅,補齊短板,群眾受益迎來更多“利好”。
群眾最關心的民生問題就是攻堅重點
10月11日,眉山熱心市民徐利從網上看到市委、市政府面向社會公開征集2021年民生實事項目建議時,格外激動,下班后就在電腦上寫下“希望成都優質醫療資源更好地向眉山傾斜,專家、教授來眉坐診的頻率再高一些”的建議意見,打算通過網絡給市委、市政府留言。
以人民為中心,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問題,確定每年的民生實事項目,是我市打造民生幸福標桿的第一環。為收集到更貼民心、更“接地氣”、更實際的建議意見,每年10月,市委、市政府在全力推進當年民生實事的同時,都會通過網絡、信箱等方式,聆聽群眾對來年民生工作的建議意見。
民生意見征求的大門越來越寬。2019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實施民生實事人大代表票決制試點工作,除面向社會公開征集群眾意見外,還通過征集市人大代表建議以及市級部門根據平時掌握的群眾民生訴求進行項目申報“三管齊下”的方式,征集民生項目建議,讓民生項目征集渠道再拓寬。
“只有充分征求大家的建議意見,才能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民生短板在哪里,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攻堅。對征集到的每一條建議意見,我們會充分論證,還要與提建議的群眾、代表進行面對面交流溝通?!笔忻裆k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實施的30件民生實事、178個民生項目就是在充分征求群眾意見基礎上確定的。每年都有近60%的意見建議落地落實,群眾對民生項目的參與度越來越高。民生工程已真正成為為民辦實事的“民心工程”。
大小結合讓全民都能感知民生溫度
聚焦民生短板攻堅,我市既有助推城市有機更新、功能提升等大事,也有涉及市民家庭“衣食住行”的小事;既有技能培訓等涉及成年人的項目,也有入學入園等涉及未成年人的項目;既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受益面大的項目,也有資助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等受益面小的項目;既有老舊小區改造、市政路網建設等“大手筆”的項目,也有健身場地、廁所革命等“小而美”的項目。從各個方面、多個角度、不同層級,全方位照顧惠及群眾的衣食住行和生產生活。
11月5日下午,在眉山城區蘇洵幼兒園,4歲幼兒王臨義正跟著老師開心地跳舞。他的媽媽周曉培告訴記者,去年上半年,王臨義還在離家較遠的一所私立幼兒園上學,學費將近1萬元。去年年底時,周曉培家門口的蘇洵幼兒園開始春季招生,她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報名?!皼]想到居然報上了,現在孩子在這里上學,不僅學費少了很多,校園環境和師資力量都更好,孩子在這里也很開心?!敝軙耘嗾f。
近5年來,全市教育投入達到255億元。六區縣全面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投入教育基礎建設經費38.67億元,新建、改擴建學校84所,新增學位66210個,消除56人以上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676個,140所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改善。2019年起,實施學前教育新三年行動計劃和城區義務教育擴容工程,建成投用中小學、幼兒園35所,新增學位37860個。
除了孩子們,耄耋老人也能感受到暖暖的民生溫度。在東坡區尚義鎮萬坡村日間照料中心,75歲的劉洪久老人正在免費用按摩椅按摩。他告訴記者,農閑時節,他喜歡到這里打牌、按摩?!芭紶柛杏X身體不舒服,來理療一下,全身輕松?!眲⒑榫谜f,日間照料中心就像是全村老人的家,除了可以打牌、喝茶外,還可以理發、做手工,“喝茶1元錢,理發5元錢,便宜又方便。有時候,還有社會組織來這里開展活動,很好耍?!?/p>
著力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質量,我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也在不斷健全。截至今年7月31日,我市及各區縣財政共投入資金5748.26萬元,用于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全市已有8個新建小區規劃配建養老服務設施3364平方米,6個新建小區與所在地民政部門簽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移交協議書》,流轉了5個大型閑置國有資產,用于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建設。
抓重點強督查確保民生項目有力有序推進
保障民生,要從群眾最迫切的需求入手。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根據群眾需求,在就業領域推出了涵蓋促進群眾就業、加大技能培訓、做好創業幫扶在內的3件實事18個項目。在保基本民生領域推出了涵蓋困難群眾救助、關心殘疾群體、兒童關愛保護等在內的7件實事39個項目,扎實推進“六穩六?!惫ぷ?,為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奠定了堅實的民生基礎。
“年初遇到疫情,沒想到政府還包車把我們送到工廠,讓我們安心工作,現在每個月都能按月領工資。”今年年初,通過“春風行動”順利返崗就業的東坡區建檔立卡貧困戶高波在電話里高興地說。
在眉山,提升群眾“幸福指數”不是一句空話,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行動。在今年的30件民生實事中,我市突出重點,堅持聚焦城市治理,一方面加大城市硬件改造,推出了醫療衛生、市政路網、殘疾人康復機構、公共停車場、公共廁所、城市污水設施、5G基站等建設類項目;另一方面強化軟件服務,推出天府市民云、困難救助、學生資助、法律援助、食藥監管、消防安全、緩堵保暢等服務類項目,實現城市品質、群眾幸福感“雙提升”。
如何讓繪就的民生“路線圖”,按照“時間表”“工期表”有力有序推進?記者了解到,除各區縣定期召開常委會、常務會、專題會和現場推進會及時研究項目推進和資金撥付相關工作外,市民生辦還會同各市級責任部門,采取月通報、季盤點、隨機暗訪抽查、半年綜合督查等方式,通過核查驗收、資金審計、實地調研等形式,確保資金??顚S谩㈨椖坑行蛲七M。
截至今年9月底,94個資金補助類項目中,66個項目已完成或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84個工程建設類項目中,32個項目已完成或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已累計籌集撥付項目資金56.23億元,占預算安排資金93.71億元的60%。
隨著資金的投入、項目的推進,越來越多公共停車場、公園、公廁正加快落地;越來越多智慧化社區,提高著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越來越多殘疾兒童得到免費的康復治療……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后,群眾臉上更洋溢出幸福、溫暖的笑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