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11-10 09:00:57
責任編輯:趙娜娜
——寫在第四屆東坡文化學術高峰論壇暨第六屆全國書院高峰論壇召開之際
眉山網記者 李幸
眉山底蘊厚重,需要細細品味才能讀懂。這里有光耀千古的三蘇祠、有上千年的古城墻,還有婦孺皆會吟誦的東坡詩詞,更有令人垂涎的東坡肉……
這個11月,第四屆東坡文化學術高峰論壇暨第六屆全國書院高峰論壇讓關注的目光再次聚焦眉山。眾位資深學者、文化專家共話東坡;精彩演講、交流研討,享受精神饕餮盛宴。
傳統與現代的交流,文化與思想的碰撞,眉山與世界的對接……一場淋漓盡致的東坡文化之行即日啟程。
積淀文化內涵
一城風物皆顏色
常言“青”不若“眉”,“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眉如遠山含黛”……在古往今來的諸多詩句中,“眉”所代表的意象之深情,這也暗示了眉山人重情義,心胸闊四海。
5000年人類文明史、2300年州郡建制史,眉山,一座底蘊深厚的歷史古城。作為蘇東坡的家鄉,眉山不僅是蘇東坡成長成才的搖籃,更是東坡文化的發祥地。眉山自古是詩書禮儀之邦,唐代中期便出現了聞名遐邇的孫氏書樓,開眉山讀書風氣的先河;北宋出了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兩宋三百年間出了886位進士,被譽為“千載詩書城”。
千載詩書城“孕奇蓄秀”,才子佳人多通詩書,對酒撫琴,逍遙自在,心境曠達。東坡的性格,也正如家鄉的氣質。
眉山更是一座朝氣蓬勃的開放城市,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城市和國家級天府新區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眉山立足博大精深、底蘊厚重的東坡文化,響亮提出“文化強市”戰略,圍繞全省文旅發展“一核五帶”總體布局,大力推動文化立城、文化立業、文化立人,傳承創新東坡文化,扎實推進“七個一”工程,有序打造新“眉山八景”。
每個來過眉山的人,都無法拒絕她那溫婉而古老的美,同時又會被她年輕而朝氣的面貌深深吸引,讓人禁不住停下腳步,靜下心與她進行一次從古至今的浪漫對話。
重塑古城之魂
一朝砥礪滿眼春
是什么樣的人,可以把別人的茍且活成自己的瀟灑;是什么樣的人,可以將自己的貶謫之路走得開滿鮮花;是什么樣的人,可以把自己凝結成文化,灑遍神州土地;又是什么樣的人,穿越古今,成為“千年英雄”,影響世界,光輝璀璨?
這個人是蘇東坡。
眉山是蘇東坡的故鄉,東坡與眉山相成,東坡的故事、功德文望和嘉言懿行,已和眉山的山水、人文和生活融合在一起,其影響千年亙古、根深蒂固、枝繁葉茂。
有人說,走進眉山,便走進了一片文化圣地。被三蘇文化包裹著的眉山,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文化味。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的故居三蘇祠,紅墻環抱,綠水環繞,古木扶疏,曲徑亭榭,錯落有致,成為全世界“蘇迷”的“朝圣地”。
如今的眉山人,將東坡文化氛圍渲染到了極致。眉山在城市建設中更多地融入了“東坡”元素,打造了東坡文化核心圈。
以東坡島為例,東坡島與城區連接的三座橋分別叫老泉橋、醉月橋、潁濱橋,都與三蘇父子有關,島上的10座橋命名及文化創意則取自蘇東坡歷典八州、縱橫北宋疆域時留下的史實和詩詞文賦。此外,眉山還有以三蘇一家命名的公園;眉州大道仿古路燈、公交車亭以及高速路眉山城區入口仿古城樓……在眉山,千年蘇東坡不只是在紙上,而是“活”了起來。
擦亮文化名片
一卷歷史書新韻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一座城市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不僅僅在于擁有多少高樓大廈抑或城市規模的大小,更重要的是在于城市鮮明的文化特色和個性魅力。
在眉山,歷屆市委、市政府保護弘揚東坡文化等工作不斷推進。2017年開始,我市著力推進“七個一工程”,即“做精一個博物館,舉辦一個研討會,打造一部舞臺劇,拍攝一部電視劇,籌辦一所東坡文學院,承辦一臺中央級晚會,打造一條精品文化旅游線路。”通過有形載體和有效傳播,展示千年三蘇文化,擴大眉山文化影響。
在弘揚東坡文化的進程中,“東坡文化節”成為眉山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2年,眉山加入舉辦東坡文化節的序列,并在2013年和2017年,成功承辦第四屆、第八屆東坡文化節,成功將東坡文化上升到十八座城市乃至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最可貴的價值取向。
自2018年起,我市在不承辦東坡文化節的年份,繼續持續每年舉辦東坡文化國際學術高峰論壇,每屆論壇圍繞研究東坡文化的一個方面進行多角度、全方面分析研究。三年多的時間,已有數百名海外學者、數十家海外學術機構參與了東坡文化學術研究,不僅研究東坡文化本身,更從方方面面研究闡釋東坡文化對本國文化發展的影響,東坡精神、東坡道德對人類社會發展的積極貢獻。
從歷史榮光到現實美景,從散落的文化碎片集中成城市的共情,從對“千年英雄”的敬仰變成骨子里的“文化自信”,眉山通過創新與堅持,傳遞“東坡聲音”,講好“眉山故事”,讓“蘇東坡”這張眉山最大的名片越來越響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