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10-30 09:37:33
責任編輯:何海娟
眉山與資陽,一個位于成都之南,一個位于成都之東。
翻看兩市的發展進程,不難發現,兩市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均于2000年撤區設市、與成都直接接壤,同屬環成都經濟圈、成都都市圈,區號同為028,同時面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等重大歷史機遇……
兩市又有著各自的特色優勢:眉山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的故鄉,被稱為“三蘇故里”,資陽哺育了東周孔子之師萇弘、西漢辭賦家王褒、東漢經學家董鈞,被譽為“三賢故里”;眉山是距離成都最近的地級市,資陽是西迎成都、東接重慶的“雙門戶”;眉山有著國家級天府新區、川港合作示范園等平臺載體,資陽有臨空經濟區、“中國牙谷”、中韓創新創業園資陽基地等平臺載體……
產業,是發展的基礎支撐。立足自身實際,資陽市委、市政府作出以工業“5+N”、服務業“4+X”、農業“6+3+1”為重點,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決策部署。眉山,也緊扣“3135”現代工業集群、“443”現代服務業、“583”都市現代綠色農業,建設高質量產業體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資陽在建設高質量產業體系的過程中,可以帶給眉山哪些啟示?
A
從檸檬產業的質效提升
看資陽“6+3+1”現代農業體系建設
眉山的農業,在全省、全國都具有一定特色和優勢,特別是東坡泡菜、晚熟柑橘、青神竹編,更是名揚海內外。
資陽市安岳縣的檸檬產業,產值占全國80%以上,區域品牌價值居全省第二,靠的是品質、品牌。如何提高品質、提升品牌,這是一篇大文章,安岳縣發展檸檬產業,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取得了明顯成效。
資陽迎賓大橋。
實踐證明:緊扣優勢特色產業,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抓手,才能持續擦亮農業這塊金字招牌,才能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9月20日—22日,第二屆世界檸檬產業發展大會在資陽市舉行。
資陽市安岳縣,是全國唯一的檸檬商品生產基地縣,產值超131億元,占全國80%以上,區域品牌價值達到180.67億元,位居全省第二。
一顆小小的檸檬,安岳縣是如何做大做強的?
——建好園區,科技支撐。在園區標準化基地建設上,2019年,安岳縣整合各類涉農項目資金,拉動社會資金、金融資本投入產業園建設,建設“田網、路網、水網”三網配套,推廣深溝寬廂起壟等種植模式,配備“水肥一體化+物聯網設施”標準化生產基地。不僅如此,該縣不斷運用技術提升園區建設水平,探索“專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專家+農戶”“專家+基層技術員+農戶”等模式,打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快速通道。
——保持品質,闖出國門。嚴把農業投入品源頭關,大力實施“一控兩減三基本”措施,擴大檸檬出口質量安全國家級示范區規模。同時,建成了“買全球、賣全球”的檸檬營銷網絡,組建外貿企業聯盟“抱團出海”,組織參加亞歐商品貿易博覽會等國際經貿活動,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長期檸檬貿易推廣協議。
——融合發展,提升品牌。樹立產村融合發展理念,發展園區的同時,引導農民因地制宜打造庭院林果型和城郊園林型村莊,完善配套設施,并與文化旅游融合,深入挖掘檸檬文化內涵,拓寬文化展示載體。連續舉辦兩屆世界檸檬產業發展大會,有效推動了檸檬產業接軌國際標準。還支持經營大戶在成渝、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的大中城市建設品牌旗艦店。
安岳檸檬產業的發展,絕不是偶然。現代農業園區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圍繞構建現代農業“6+3+1”產業體系,資陽市規劃了4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并精準提升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以點帶面提升示范園區建設水平。
如何布局?資陽市圍繞“建設都市農業消費體驗區,打造特色農產品供給地和美麗鄉村旅游目的地”的目標定位,對接四川省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以行政區劃結構為基礎,梳理主要產業類型,從全市現代農業發展視野出發,結合各個園區發展基礎和發展規劃,依托糧油、蔬菜、生豬(牛羊、漁業)、柑橘、檸檬、蠶桑六大特色產業發展,打造“2+4+4”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空間格局,布局現代農業核心園區與重點基地,構建資陽市現代農業園區國家、省、市、縣四級體系,全面推進資陽市現代農業園區建設。
為提升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水平,資陽市出臺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提升行動方案,精準提升3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每個園區規劃打造3—4個能夠串聯成線的核心示范片,以點帶面提升示范園區建設水平。
B
從“中國牙谷”的快速發展
看資陽“5+N”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建設
“谷”的意思,是兩山間的夾道或流水道。一遇下雨,山上的水就會流進“谷”里。就產業來看,“谷”就要有產業集聚、核心技術,有發展支撐、廣闊前景。
資陽有“中國牙谷”,眉山有“西部藥谷”“眉山創新谷”。如何高質量打造“藥谷”“創新谷”,資陽打造“中國牙谷”的理念、模式、經驗,帶給我們一些啟示。
10月16日,中華口腔醫學會第九次省級口腔醫學會會長、秘書長聯席工作會議在資陽舉行。近90位專家學者匯聚“中國牙谷”,為口腔產業發展把脈支招。
2016年8月,省委省政府決定在資陽布局全產業鏈口腔裝備材料產業,著力打造“中國一流、世界知名”的“中國牙谷”。
隨后,資陽便成立了高規格的口腔裝備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制定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土地供給、廠房租賃、稅收補貼、人才引進、產品檢驗檢測等方面給予企業個性化政策支持。資陽市高新區負責人表示,在這里,創新創造、研發轉化、檢驗檢測、注冊論證、政務服務、金融服務等環節都能找到相對應的服務。
截至目前,“中國牙谷”已引進愛齊、卡瓦、博恩登特等國內外知名口腔企業72戶,其中22戶企業的80個“資陽造”產品已投放市場。今年1-9月,“中國牙谷”規模以上口腔裝備材料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77.7%。
“中國牙谷”的快速發展,是資陽市構建“5+N”現代工業產業體系的一個縮影。“5+N”現代工業產業體系的核心之一,就是以產業生態園、功能區為抓手。
該市重點布局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食品飲料、紡織鞋服5個先進制造業產業生態圈,醫藥食品、臨空制造配套、天然氣加工轉化與鞋紡、專用汽車及零部件制造、中國牙谷、交通裝備與電子信息、臨空高端制造7個工業產業功能區。
資陽高新區牙谷科創園。
加快推動高新區創建國家高新區,加快建設臨空產業新城,促進傳統產業園區向共生型產業生態圈轉型升級,夯實產業功能區建設支撐。堅持以項目為中心發展工業,把項目投資和招商引資放在重要位置,堅定不移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積極引進落地服務配套成渝雙核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
同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主動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大力實施產業公共創新載體建設計劃,實施制造業人才培養引進計劃,積極推動成渝地區重大獎勵成果、重大專項成果、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轉化應用;著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集中資源力量支持大企業開展跨所有制、跨行業、跨地區并購重組,大力實施企業重整攻堅,開展中小企業培育提升行動。
C
從文旅融合的創新路徑
看資陽“4+X”現代服務業體系建設
眉山與資陽,文化旅游資源各有千秋。
資陽抓住“融合”這個關鍵,瞄準“成渝”兩個大區域,文旅產業發展有聲有色,現代服務業發展卓有成效。
在現代服務業方面,眉山的文旅資源豐富,也引進了一批高端項目,如何把這些資源、項目有效串聯起來,讓游客變“過境”為“過夜”?如何精準定位、精心打造,讓現代服務業體系更好建設成長、更好發揮作用、更好服務發展,我們來看看資陽的做法。
10月24日,成都市民李長均一家一大早自駕來到安岳縣,看石刻、品美食。李長均說,從成都經成安渝高速公路約1個半小時就到達安岳。孩子看了安岳石刻,聽了安岳的歷史文化介紹,學到了很多知識。
每逢周末,除了安岳石刻,陳毅故里、樂至報國寺、雁江區半月山大佛等景區景點也吸引了重慶、成都、遂寧等地游客前來,感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接受紅色教育。
資陽市文廣旅局負責人介紹,該市著力打造“長壽之鄉”“石刻之鄉”“檸檬之鄉”“陳毅故里”四張旅游名片,圍繞全省“一核五帶”文旅發展布局,推動文旅、農旅、康旅等深度融合,并聯動建設環成都文旅經濟帶,積極對接成都“三城三都”建設,配套服務成都和重慶兩個國家中心城市,努力建設巴蜀生態康養文化旅游目的地。
為增強文旅融合發展的活力和動力,該市將文旅空間布局為“五組團三廊道”,即構建“臨空新城·文旅康養”“長壽之鄉·田園休閑”“陳毅故里·紅色體驗”“檸檬之都·綠色生態”“石刻之鄉·文博藝術”五個特色產業組團,打造“多彩丘陵”美麗鄉村、“人文沱江”成渝古驛、“佛心石韻”文化遺產三條區域聯動產業廊道。
臨空新興城市。
服務業是現代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資陽市提出,構建“4+X”現代服務業體系,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現代商貿、文化旅游、健康醫養等支柱型產業,培育發展金融服務、科教服務、商務服務、居民服務等新興服務業。
加快培育服務業市場主體,壯大重點企業,扶持小微企業,實施品牌創建工程。不斷激活消費繁榮市場,提高“資陽消費”辨識度,強化產銷對接,加快內需市場潛力釋放,積極對接成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成渝腹地、潮購資陽”時尚購物體驗名片。
全面提升協同開放水平,以共建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一區兩片”為紐帶,重點培育總部經濟、都市消費、臨空物流、會展商務、跨境電商等產業,協同打造成資臨空經濟產業協作帶;積極搭建對外開放平臺載體,布局建設臨空經濟區跨境電商產業園;積極推進協作開放,共建“一帶一路”進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協同創建國家級和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持續推動資陽本地優質企業、優勢資源、名優產品“走出去”,擴大消費市場;積極融入成都、重慶人力資源市場,,努力成為推動成渝“雙核”人力資源相向融合的重要樞紐地。
以上圖片均由資陽日報記者 王勇 趙明 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