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10-23 09:33:39
責任編輯:何海娟
彭山區是我國首批命名的中國長壽之鄉。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區60歲以上老人達到7.91萬人,占戶籍人口的24.26%,其中100歲以上老人72人,十萬人比已達到22.08。
老人們在彭山過著無憂無慮、怡然自得的老年生活,與彭山區崇壽尚孝、尊老敬老的社會氛圍分不開。
據了解,近年來,彭山區高度重視老齡工作,專項編制了《彭山區“十三五”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出臺了《眉山市彭山區全域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等相關文件,大力弘揚養老孝老敬老愛老社會風尚,構建老年人友好社會環境。從2000年起,該區已連續五輪成功創建省級敬老模范區。
優環境
營造舒適宜居生活空間
“一條大河,波浪寬……”“開心的鑼鼓,敲出年年的喜慶……”10月20日,彭山區謝家街道毛河院子內,謝家場社區老年協會舞蹈隊和樂器隊正在開展日常排練,吸引了不少周邊群眾前來觀看。
“我基本上每天都會來這里,看會兒排練,有時候跟著跳一下唱一下,很好耍!”今年65歲的義和場社區居民袁素芳家離毛河院子不遠,走路只需幾分鐘,每天忙完農活后到毛河院子坐一坐是她一天中最開心的事。
毛河院子內,老人們正在排練節目。
2019年9月24日,毛河院子正式開院。隨后,謝家老年人體育協會和謝家場社區老年協會入駐毛河院子。協會入駐后,除常年開展各項養老服務志愿關愛活動外,還經常性舉辦群眾文化活動和文藝創作、展演等活動,毛河院子成為周邊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樂園。
據了解,自開院以來,協會幾乎每隔一天都會舉辦一次活動,一個月至少開展15次活動,平均每天有上百人次來到毛河院子。
今年74歲的干長青這幾天吃過早飯就會來到毛河院子,和謝家場社區老協樂器隊的老人們一起排練節目。“重陽節快到了,到時村里要舉行慶祝活動,我們正在加緊排練文藝節目。”干長青樂呵呵地說:“現在黨的政策越來越好,我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越來越豐富。”
晚年生活幸福,壽鄉老人喜笑顏開。
據介紹,目前,彭山區8個鎮(街道)、65個村(社區)都建立了老年協會和老年人體育協會,參加人數56800人,覆蓋率達100%;適合老年人的舞蹈、攝影、書畫、拳劍、器樂、騎行、棋牌等10多項活動長年不斷,為老年人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除此之外,該區還廣泛開展以“敬老愛老助老”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宣傳表彰“壽星”“孝子”“最美家庭”“最美老干部”等先進典型160名,開展“問壽”“拜壽”“敬老文明號”等十余項創建活動,形成了敬老愛老良好社會氛圍;落實養老保險制度參保率100%,醫保政策參保率98%,政府救助與社會幫扶有機結合完善社會救助體系,落實老年人各項優待政策,抓好老年人精準扶貧工作,全區特困老年人供養率達到100%,老年人脫貧率100%;大力宣傳普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暢通老年人維權通道,強化老年人權益維護……
從政策保障到權益維護,從宣傳教育到精神生活,該區不斷優化老年人生活環境,為老年人提供了一個舒適宜居的生活空間。
強舉措
提升老年健康服務水平
“大娘,你有高血壓,平時要按時吃藥,不要劇烈運動哈!”10月20日,彭山區謝家街道悅園村5組79歲的周淑芳老人家中,家庭醫生陳平正在給老人檢查身體。
周淑芳患有原發性高血壓,家庭醫生時常上門診療,對老人的身體狀況十分清楚。“家庭醫生政策真的太好了!我們行動不便,哪里不舒服一個電話醫生就能上門給我們看病送藥。”周淑芳贊嘆道。
陳平所在的鄉鎮衛生院負責謝家街道義和場社區、悅園村、岐山村的家庭醫生服務,目前這三個村(社區)共有5個家庭醫生團隊對口提供服務。
家庭醫生上門服務。
“每個月我們都會以團隊為單位,挨家挨戶為65歲以上老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老人,行動不便的老人和建檔立卡貧困戶檢查身體,開展健康宣講,同時監測病情、送藥上門,每個月至少一次。”陳平介紹說,在重陽節、扶貧日等特殊節日,家庭醫生團隊還會開展集中性宣講、慰問、募捐、慢性病篩查等活動,平時老年人也可隨時電話聯系家庭醫生上門服務。
據了解,作為該區健康養老的生動實踐,目前全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老年人達26796人。
為提升老年健康服務水平,該區扎實做好老年人健康管理,把老年人健康教育納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宣傳內容,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老年人工作,同時長期開展老年人慢病綜合防治,常態化開展高血壓、糖尿病、老年性癡呆等多種老年期主要慢病的篩查和干預,全區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71%。
為加強老年健康服務能力建設,全區共投入800萬元進行設備設施更新,為老年人提供專項診療。在兩家區級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一家區級醫院設立治未病科,基層衛生院均設立中醫綜合服務區,為老年人提供中醫養生保健、疾病防治、健康指導等服務。
同時,該區還創新醫養結合模式,高效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形成了以鎮(街道)衛生院、村(社區)衛生室為載體,以專業醫師和護理團隊為基礎,以老齡人群為服務對象的醫養結合服務網絡,護理型床位占養老床位總數比例達30%。
全覆蓋
構建區域養老服務體系
10月21日,彭山區公義鎮公義場社區紅旗養老服務分中心內,不少老人在棋牌室、農家書屋、按摩室、乒乓球室休閑娛樂,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據了解,該分中心位于公義場社區紅旗小區內,設置了食堂、閱覽室、手工室、健身房、棋牌室、愛心超市、理發室、休息室、辦公室等,是利用原紅旗村村民集中居住的小區,提前規劃的社區養老嵌入式養老機構。
老年人在養老服務分中心快樂生活。
2019年9月,該分中心正式開放,低償或無償為周邊600余名60歲以上老人提供養老服務。“中心建立后,每天都有30至50名老人前來享受日間照料,通過提供各式各樣的服務,讓老人生活有照顧、精神有慰藉、緊急有救助,真正實現住在家里、養在社區。”該分中心工作人員何麗琴介紹,目前分中心已組織開展了動手種花草、齊心協力包餃子、中秋國慶茶話會等系列活動,實現了每月一主題活動。
“這里空間大、環境好,白天子女上班去了,我就會來這里耍,打打乒乓球、看看書,子女放心,我也開心,安逸!”今年70多歲的紅旗小區住戶王遠光樂呵呵地說。
據了解,公義鎮全面構建“中心、分中心、服務點”三級農村養老服務網絡。目前已建成養老服務中心1個、養老服務分中心1個、日間照料中心6個、供老人娛樂就醫的村級活動陣地9個、衛生站9個,以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為老年人提供更高質量的養老服務。
開展關愛老人志愿活動。
公義鎮養老服務網絡在彭山并不是個例。近年來,該區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推進城鄉養老服務改革,實行“1+N”城鄉養老服務模式,廣泛發揮普惠養老服務,建設規范化家政服務組織6個;打造社區養老服務新平臺,投入2000余萬元建設社會福利院,建成日間照料中心26個、農村幸福院30個、養老機構18個,養老床位總數2380張;大力發展綜合性養老服務機構,優化社會力量舉辦的養老機構審批流程和環境,落實養老機構執業備案,促進綜合性養老服務機構發展;實現農村養老服務全覆蓋,推進農村中心敬老院向區域養老服務綜合體的功能轉變,發揮了“保基本兜底線”作用,全面建成農村小型互助式養老服務機構7個,實現1個城市公辦養老機構與3個農村養老服務機構對口支援和合作,提升了農村養老服務質量。(記者 林茂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