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10-14 09:42:10
責任編輯:何海娟
眉山經濟根基在工業,艱苦創業的家底在制造業。聚力工業升級攻堅,近年來,我市重點圍繞“3135”產業,緊抓重點龍頭企業和關聯配套企業引進,推動全市產業向中高端轉變、向智能化邁進,助推“眉山智造”融入全省“5+1”現代產業體系,以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
穩住發展基本面
擁抱產業變革新機遇
“3135”產業是指:到2025年重點培育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農產品及食品加工3個千億產業,培育機械及高端裝備制造、綠色化工、醫藥3個五百億產業。這六大產業目前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近9成,其中既包含了我市傳統優勢產業,更有近年來陸續引進的戰略新興產業,皆具備廣博的發展前景,代表著我市的產業發展方向。
傳統紡織行業在技改升級中提能增效。
據市經合局統計結果顯示,近三年來,全市共簽約招商引資項目470多個、合同金額約8700億元。其中,電子信息產業項目32個、合同金額557.84億元;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項目86個、合同金額539.98億元;農產品及食品加工產業項目40個、合同金額154.37億元;機械及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項目77個、合同金額198.05億元;綠色化工產業項目51個、合同金額582.97億元;醫藥產業項目29個、合同金額126.21億元。
今年1-6月,全市“3135”產業實現營業收入718.8億元,占全市工業比重88%;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4個;新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7戶。
“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今年3月以來,全市‘3135’產業發展態勢持續回暖。其中重點領域恢復良好,尤其是新型顯示領域前二季度同比增長達到313.5%,先進金屬材料、新能源材料、化工新材料領域分別同比增長4.5%、8.2%、4.6%。產業整體發展后勁不斷增強,發展質量不斷提高,發展基本面持續向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立足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等戰略機遇,今年以來,我市以開放的姿態、敏銳的步伐,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在高端產業的新布局中,找到突破口、贏得主動權,搶占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我市會同成都、德陽、資陽經信部門,已共同擬定《成德眉資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產業協同發展三年實施方案(2020~2022年)》,力爭用三年時間,實現成德眉資現代產業協同發展,初步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
今年7月至8月,我市食品工業協會、電子信息產業協會、機械工業協會、醫藥行業協會等分別牽頭,舉辦了成眉食品工業企業發展聯盟成立暨成眉食品企業對接活動、成眉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對接活動、成眉機械產業鏈及智能制造對接活動、成眉醫藥產業對接活動等,共同搭建了成眉兩地協會之間、企業之間的合作橋梁,為進一步推動成眉制造業同城發展步伐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我們已爭取將‘3135’產業和8個重點工業園區全部納入《成德眉資同城化制造業優勢產業發展指導目錄》。”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我市緊扣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地”的定位,積極對接成、德、資三地,共建萬億級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千億級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飲料、新經濟產業集群,打造跨區域產業生態圈。
緊抓三個“牛鼻子”
建設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地
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地是省委、省政府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賦予眉山的目標。圍繞這一目標,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要以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為路徑,以做優產業生態圈為支撐,加快構建現代化制造業體系,把眉山建設成為成都都市圈舉足輕重、實力強勁的先進制造強市。
高端、集群、生態,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抓得住、抓得好,就能走出一條康莊大道。而三者之中,“高端”二字無疑最吸人眼球。近年來,我市接連引進一大批高端優質項目,其規模、體量巨大,更重要的是對行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如阿格瑞OLED新材料項目,是目前國內生產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OLED新材料生產基地,可為國內OLED面板企業提供25%以上的材料需求,實現OLED材料的國產化供應,解決目前我國在新型顯示行業戰略關鍵材料上受制于人的局面。
通威太陽能眉山基地一期高效晶硅電池項目。
總投資120億元的通威太陽能眉山10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將打造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量產轉換效率最高、節能環保的綠色工廠,助推眉山成為全球光伏產業高端制造的新高地。
高端企業、龍頭企業,對于該行業完整產業鏈的形成能起到支點作用。以龍頭企業的“頭部效應”為帶動,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集聚,可逐步打造完整產業鏈,形成“龍頭帶配套、配套促龍頭”的產業集群發展格局。
如總投資443億元的信利(眉山)高端顯示項目選址仁壽之后,即陸續吸引了梅塞爾氣體、東旭光電等高科技企業接連落戶,逐漸形成電子信息“智造”產業鏈條,為構建智能手機、車載終端、可穿戴設備、5G通信等“產品+應用+服務”的產業生態奠定了基礎。
彭山經開區著力打造“西南地區光電顯示配套產業集群”。
彭山經開區則充分利用成眉同城發展的戰略機遇,瞄準成都中電熊貓、京東方等電子信息龍頭企業進行差異化布局,以產業鏈缺口為突破,一舉實現了濕電子化學品產業的從無到有,接連引進江化微、和晟達、樂凱新材等項目,現已成為國內濕電子化學品品類配套最齊全地區之一,正著力打造“西南地區光電顯示配套產業集群”。
我市招商引資工作也以“3135”產業為重點,實行精準招商,推動相關產業鏈形成。
長期以來,我市持續發力園區建設,提高工業園區質量。開展優化整合,將29個園區整合為8個重點工業園區,并進一步編制完善8個園區的總體規劃。園區內部對重點企業進行扶持,指導傳統企業技改升級,積極開展“騰籠換鳥”優化產業布局,不斷推動園區上檔升級,以實現企業集聚發展。
“三城”建設,助力構建產業生態圈。
依托“三城”建設,我市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持續壯大市場主體,為企業發展注入活力。
高效率的園區生產圈、高品質的城市生活圈、高活力的企業發展圈所共同構成的產業生態圈,滋養著制造業不斷升級,茁壯成長。
固優補短看行動
勇擔時代賦予的新使命
工業升級攻堅,功在長遠,且朝夕必爭。市委主要領導強調,在全面總結我市工業發展成績和經驗的同時,要看到我市還存在工業規模還不大、制造業效益還不高、園區實力還不強等短板,要以更強的使命感、責任感,加快建設工業強市、制造強市、經濟強市。
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市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機械及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尚未形成完整產業鏈,主要體現為類似信利(眉山)高端顯示項目這樣的終端企業較少,多數企業產品為前端材料、零部件等,生產終端產品和成套設備的企業相對缺乏,同時產業配套率還需提高。受疫情影響,部分產業領域恢復較慢,個別產業存在利潤下滑的現象,需要政企同心,合力破局。
信利(眉山)高端顯示項目生產車間。
據了解,按照《“3135”產業發展2020年行動計劃》,我市針對六大產業制定了40項重點工作任務,包括產業集群建設、重點產業培育、開展產業對接活動等,目前各項工作均穩步推進。
“總的來看,全市經濟發展逐步復蘇,高質量發展基本面沒有變,我們要堅持年度目標不放松,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認真落實《‘3135’產業發展2020年行動計劃》每一項工作任務,奮力實現營業收入占全市工業比重達到88%以上。”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同時,要切實解決企業發展難題。認真落實市領導聯系“3135”重點產業和重大項目工作機制,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生產和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開展“清單制”金融服務等,落實減稅降費各類政策,堅決破除疫情帶來的影響,堅定企業家信心,推動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加快構建產業生態圈。針對當前“3135”主導產業,根據產業鏈全景圖制定產業生態發展路線圖,多元化實施強鏈補鏈延鏈工程,著力提升產業本地配套率,努力構建“3135”六大產業生態圈和重點領域產業生態鏈。
不斷深化成眉合作成果。以成眉同城制造業深化合作集中對接活動為契機,以產業圈聯盟、功能區協作為橋梁,大力推動本地企業與成渝地區企業深度合作及產業間的配套協作,形成跨區域的產業生態圈,努力打通上下游鏈條“節點”,加快培育“3135”優勢產業集群。(記者:劉寅)
以上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