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0-08-20 09:32:40
責任編輯:任楓楓
眉山市在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中廣開門路
□本網記者 李幸
7月27日召開的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上,“成都都市圈”一度成為熱詞,并明確提出“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目標是構建以成都為中心的現代化都市圈。”
落實部署、搶抓機遇,實現轉型……新發展理念指引下的眉山,正以建設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為總體目標,主動融入“雙循環”、唱好“雙城記”,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和動力源。記者的采訪本上也慢慢記錄著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每一個重要時刻。
共建“城市綠肺”
改變“一山兩邊不同天”
“立足綠色生長無邊界,成德眉資四市將打破行政區劃界限,攜手共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7月27日,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共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打造同城化綠色發展示范區合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根據《方案》,成都、德陽、眉山、資陽四市將共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培育打造同城化綠色發展示范區,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得知成德眉資四市將共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消息,仁壽縣相關負責人難掩激動,“曾經,龍泉山(仁壽段)被認作是阻礙發展的大山,群眾調侃‘一座二峨山,兩邊不同天’。眼下,滿心期待的機遇來了。”
據悉,《方案》是成都、德陽、眉山、資陽四市相關部門結合各市龍泉山保護建設實際擬定的。
“7月30日,規劃設計方面的專家來到眉山,和我們進一步磋商,討論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眉山區域規劃情況。”市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市委常委會已議定“探索建立常態化跨區域生態補償機制,共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
龍泉山脈眉山段長約87公里、面積約496平方公里,涉及眉山天府新區、仁壽縣、青神縣。在不少當地干部看來,成眉同城、共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將為當地帶來發展機遇。
目前,眉山已啟動編制《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眉山區域)總體規劃》工作,初步思路是:劃出核心保護區,持續推進生態修復,攜手成都打造世界級綠心。同時,因地制宜規劃示范區,結合黑龍灘、竹文化、東坡文化等地方特色來開展建設,點線結合,打造更多像成都丹景臺這樣的知名景點。
成眉政企合作
攜手做大做強“菜籃子”
7月30日,眉山市與成都益民集團合作項目簽約儀式舉行。儀式上,成都益民投資集團旗下三個子公司分別與我市金融服務中心、彭山區國有糧食購銷有限責任公司和洪雅坤元農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簽署項目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圍繞綜合融資,共同打造專業化糧食供應鏈管理服務平臺,開展糧油倉儲貿易合作,共同打造“菜籃子”保供基地等方面展開合作。
此次簽約不僅是成都市場優勢與眉山產業優勢的一次有效對接,更是落實7月27日四川省同城化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上簽署的《成德眉資同城化糧食生豬蔬菜區域生產保供合作協議》成果的體現,必將開啟成眉間農業深化合作的新篇章。
“我們很看好和眉山的合作。”益民集團總經理王祎說。早在5月27日,王祎就帶隊赴我市考察座談。此后,雙方圍繞眉山優質農產、成都農產品批發市場銷售、生豬養殖、金融服務、糧油倉儲物流基地和農貿市場建設等開展了一系列考察、調研及洽談,取得了很好成效,達成了合作意向。
“我市農業基礎較好,特色農產品發展優勢明顯。”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眉山的泡菜產業、晚熟柑桔基地全國最大,水產種苗、鮮奶、蜂蜜、鵪鶉產量(存欄量)全省第一。據統計,目前我市每年供給成都市場的生豬、蔬菜(含泡菜和調味品)已分別達到57萬頭、44.2萬噸。銷往成都市場的魚、蛋占全市總產量的69%和52%。
對于日后雙方繼續深化發展的前景,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眉山與成都農業互補性很強,成都有市場,眉山有資源,再加上離成都近,交通十分便利。”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眉山將充分利用好資源優勢,抓實糧油生產和季節性蔬菜生產,確保提供綠色優質、品種豐富的蔬菜產品。同時加快恢復生豬產能,做好承接成都市生豬生產任務。
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一列列貨車從洪雅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的廠房駛出,開往成都國際鐵路港。在成都國際鐵路港,該公司生產的元明粉將換乘南向國際班列,到達東盟各國。
自2017年起,成都國際鐵路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通過關于發起成立《“蓉歐+”建設工作協作委員會的合作協議》等方式大力推動成德眉資區域化協同合作,積極推進省內有關城市間的區域合作。
3年時間,始發于成都市青白江的國際班列就幫助眉山打開了一個上億元的市場。數據顯示,今年1-7月,眉山已有593.4萬美元的貨物通過南向班列,走向東南亞、非洲等地。
洪雅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是眉山主要通過南向班列出口的企業之一。
該公司外貿經理漆威說,元明粉是基礎的工業原料,東南亞許多國家屬于新興工業化國家,對元明粉的需求比較大。因此,該公司一直想參與開發東盟市場。但由于物流時效性的原因,四川的元明粉競爭力并不強。“之前我們公司主要通過傳統的物流方式出口,就是走水路,通過長江,然后到上海,再中轉出去,速度比較慢。”漆威說。
而在南向通道開通之后,一切有了轉變。
“現在有了南向通道,我們的貨就可以通過鐵路直達廣西欽州港,再通過鐵海聯運的方式抵達東盟各國,不僅時效性增強,還提升了市場競爭力。”漆威說,漸漸地,東南亞客戶開始從四川采購元明粉,并逐漸加大采購量。今年1-7月,該公司元明粉出口量達到21.2萬噸,同比增長了8.7%。
“南向班列的開行,讓更多企業拓寬了銷售渠道,也讓更多‘眉山造’走出國門。”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南向班列的開行,不僅推動了眉山對外貿易的增長,更進一步加快了成眉同城化發展的步伐。“下一步,我們將加大與成都國際鐵路港的合作,推動更多企業搭上南向班列,邁向更廣闊的海外市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