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8-18 09:55:41
責任編輯:熊莉
緊急轉移群眾。
災情就是命令,責任就是使命。
8月11日以來,我市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出現山體滑坡、房屋倒塌等險情。面對突如其來的洪澇災害,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投身抗洪搶險第一線,用實際行動匯聚起希望、奉獻和堅守的力量。
道路清淤。
眉山天府新區
緊急轉移1000余人
眉山網訊(記者 殷勇 文/圖)昨(17)日,受暴雨影響,府河眉山段水位不斷上漲,超出警戒水位1.05米,造成眉山天府新區錦江鎮牧馬社區、蓮花社區、毛家渡社區、錦江社區、正華村積水嚴重,千余名群眾被困,應急、武警、消防等部門組織救援人員緊急出動,轉移受困群眾。
當天上午11點,記者跟隨救援人員到達現場發現,錦江鎮部分村(社區)處在一片汪洋之中。由于水勢較大,牧馬社區平均水位漫過了膝蓋,大部分居民都暫時躲避在家中。
“我家被洪水圍住了,我和老母親出不去,能救救我們嗎?”當天中午12點,新區應急和城市管理局接到牧馬社區一村民求助電話后,立即聯系消防救援人員趕赴現場,發現通往事發地的道路積水嚴重,農田、河道均被淹沒。
消防救援人員立即找來幾名熟悉情況的村干部商討營救路線。隨后,救援人員拖著救援艇走進齊腰的積水中,一步一步向被困居民家挪動,最終將一名70歲的老人和一名105歲的老人送到安全區域。
暴雨還造成牧馬社區街道被淹、商鋪進水。“眼看雨越下越大,一樓擺放家具的展廳水越來越深,到后來搬東西已經來不及了。”牧馬社區一家具店老板告訴記者。
離家具店不遠的居民毛守福和老伴正在拿著掃帚往屋外掃水,“昨晚雨太大了,眼看著屋里進水,怕危險也沒敢下樓搬家具。今早下樓一看,家里的電冰箱、洗衣機、電瓶車都進水了!”
截至記者發稿時,眉山天府新區應急救援隊伍、錦江鎮全體機關干部、村(社區)兩委干部已出動460人次,轉移群眾478戶、1000余人。目前救援行動仍在繼續。
幫助群眾轉移電瓶車。
東坡區
社區干部全力排險
眉山網訊(黃祥 陳林 記者 王允浩 文/圖)連續強降雨導致我市城區地勢低洼地帶遭受洪澇災害,廣大社區干部和志愿者積極排澇排險,全力開展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工作。
8月16日持續暴雨,東坡區大石橋街道高燈社區城中村、明星北路至藍色港灣路段出現嚴重積水。社區干部、街道應急民兵、網格員、居民小組長、黨員志愿者共50余人緊急出動開展抗洪搶險工作——設置警戒線,采取勸返、疏導等方式,警示過往車輛、人員注意安全,并第一時間為遇到通行困難的群眾提供幫助。
攙扶群眾過馬路。
目前,高燈社區正組織社區黨員干部、網格員等持續做好涉水區域、民房的排洪排漬工作,對轄區內重點部位開展隱患排查,以防范發生次生災害。
8月16日晚10點,因地勢低洼,大石橋街道遠景樓城中村積水已深達60公分,水流倒灌入居民家中。為消除隱患,遠景樓社區干部、網格員以及公益性崗位人員迅速集結,趕赴現場處置災情。
“水位太高,謹防漏電事故發生!”遠景樓社區黨委書記胡偉第一時間安排斷電,并組織受災居民20余人緊急轉移;同時為減少群眾損失,組織人員對不能轉移的冰箱、洗衣機等大件家電全部墊高,防止機箱進水。
連續強降雨造成大石橋街道白玉社區3個城鄉結合部、6個城中村內澇嚴重,造成農作物被淹210多畝、道路受浸800多米、村民房屋被浸890間。社區干部幫著受災群眾搬離貴重物品,挨家挨戶勸離地勢低洼、內澇嚴重的住戶。“近期東坡區仍有持續性強降雨,我們將晝夜駐守,繼續防御災害,保證轄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相關負責人表示。
處置險情。
彭山區
皮劃艇挖掘機出動
眉山網訊(記者 林茂春 文/圖) “多虧了黨員干部提前通知!”在安置點,彭山區江口街道泉水社區一村民說。
8月16日晚,社區干部提前電話通知該村民一家收拾好東西,準備轉移。當晚11點左右,村干部來到該村民家中,當時洪水已經開始灌入房屋。黨員干部提著東西背上老人,淌水走到路邊,驅車將他們送到了安置點。
8月16日上午9點左右,雨越下越大,江口街道全體機關干部和村(社區)干部、應急救援隊員當即分組前往轄區內重點區域。“街道下屬的10個村(社區)均不同程度受災,岷東大道彭山往眉山方向發生山體滑坡造成交通中斷,彭里路段(江口至永豐方向)發生塌方至道路受阻,目前我們正在持續排查,并組織轉移武陽敬老院內的80余名老人。”該街道辦副主任姜坤說。
昨(17)日上午10點,岷東大道江口街道泥灣村路段,受府河水位上漲影響,道路積水超過了膝蓋。消防官兵和彭山區有關部門、街道、村(社區)黨員干部正在現場組織群眾轉移,皮劃艇、挖掘機都成了轉移群眾的重要工具。
“截至上午7點,已出動街道機關干部、村(社區)干部、應急救援隊員336人次,轉移群眾457戶、878人。目前救援行動仍在繼續。”姜坤說。
據彭山區應急管理局統計,截至記者發稿時,該區調度消防、武警、民兵、應急人員3000余人次以及車輛353臺次、各類救援舟艇20余艘,轉移撤離群眾3149人;排查隱患點300余處,無人員傷亡。
救援被困群眾。
仁壽縣
全天候全覆蓋加強防汛工作
眉山網訊(記者 郭僑 文/圖)“共產黨員都是好樣的!”昨(17)日上午9點,仁壽縣北斗鎮大橋社區7組村民孫建壽激動地告訴記者,16日晚,社區干部冒著大雨挨家挨戶通知,并帶著大家安全轉移到場鎮休息,而他們卻忙了一個通宵。
受連續強降雨影響,球溪河北斗段水位持續上漲,至昨(17)日凌晨,超警戒水位1.4米,距保證水位只有0.6米。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北斗鎮全力開展災情巡查和群眾轉移安置工作。截至昨(17)日上午8點,全鎮共轉移受災群眾80戶172人,并組織5支隊伍對北斗大橋兩岸進行24小時監控。同時,全體鎮村(社區)黨員干部做好了充分準備,一旦出現險情立即奔赴一線。
和北斗鎮一樣,該縣多個雨情嚴重的鄉鎮處處都有黨員的身影。在這個汛期,還有一群人晝夜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他們熬紅了眼睛,卻不敢有絲毫松懈,第二天又打起精神開始新的工作。
昨(17)日凌晨2點過,縣氣象局三樓值班室燈火通明,工作人員正持續監測氣象信息。在帶班領導組織下,該局業務人員、預報人員全天候24小時值守,對天氣實時情況進行預測關注和監測,并將天氣變化、雨情變化第一時間通過微信、短信等方式傳播出去。
與此同時,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工作人員堅守崗位,及時收集匯總、分析研判各部門、鄉鎮反饋的消息,確保第一時間發現險情并有效處置。“我們將繼續以地質災害、山洪災害和水庫、河道堤防為重點,按照‘三避讓’‘三個緊急撤離’的要求加強防汛工作,確保全縣安全度汛。”仁壽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緊急排澇。
青神縣
千名黨員干部一線晝夜值守
眉山網訊(記者 古良駒 文/圖)8月15日,青神縣發出通知,要求加強防汛減災重點部位巡查值守工作;8月16日晚至17日凌晨,全縣上千名黨員干部群眾通宵值守,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昨(17)日凌晨2點20分左右,青神城區護城河老煤廠段,一男子意外掉入河中。正在附近值守的縣住建局干部許永操聽到呼救聲后立馬跳入河中。最終,在岸上同事的協作下成功救起落水男子。因為救人全身多處擦傷的許永操回憶說:“下游10多米處就是橋洞,水已經漫過橋洞了,水中還有拆遷殘留的建渣,一旦沖下去,后果不堪設想。”
許永操從16日晚上7點過就在此處值守,在把人救上岸后,他穿著濕透的衣服依然雨夜堅守到第二天早上5點多。
該縣羅波鄉場鎮雖然地處岷江之濱,但已經有36年沒有遭受過“淹沒式”的水災。受連續強降雨影響,羅波鄉場鎮被洪水淹沒,只有三段地勢較高的街道露出水面。進場鎮的道路,積水有一人深,鄉鎮干部在路口勸返試圖進入場鎮的車輛。
據群眾講述,16日下午到夜晚,在岷江江水倒灌之前,鄉、村黨員干部就挨家挨戶進行了提前預警,讓居住在場鎮上的千名群眾或及時轉移,或做好預防工作。
“我們廠在場鎮邊上,地勢低洼,水漲起來的時候,廠里有50多人。多虧了鄉、社區干部在17日下午及時幫助我們轉移至安全地帶。”錦橋人造板廠負責人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