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8-04 11:12:58
責任編輯:何海娟
回顧今年上半年,既有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更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等戰略機遇。特殊形勢下,如何轉危為機,實現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雙勝利?全市上下讓投資唱主角,以項目促發展,用實際行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看現場
政企同心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時為盛夏,正是熱火朝天時。在我市各個產業園區,往來穿梭的施工車,緊張忙碌的生產線,處處呈現出經濟建設的勃勃生機,疫情陰霾被繁忙的景象一掃而空。
在通威集團全球面積最大的晶硅電池單車間里,自動抓取的機械臂、來回有序的智能運輸機器人……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彰顯著科技的力量。一旁的大屏幕LED顯示屏上,則循環播放著企業與地方共同譜寫的成績單:“從接洽到敲定投資僅36天,到正式簽約僅50天,再到開工建設僅110天……通威眉山10GW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項目,創造了新的通威速度、眉山速度。”
通威眉山太陽能項目。
4月21日,在通威眉山太陽能項目一期竣工投產當日,二期項目也舉行了開工儀式。這個總投資高達380億元的項目,將助力眉山成為全球光伏產業高端制造的新高地。
在青神縣斑布竹產業園百萬噸竹材生物質精煉項目建設現場,環龍新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難掩激動:“目前我們項目總工程量已完成50%左右,預計今年年底即可全面建成投產。”
斑布竹產業園百萬噸竹材生物質精煉項目建設現場。
背靠青神縣優質的竹資源,斑布竹產業園百萬噸竹材生物質精煉項目與當地充分實現了優勢互補,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也成為青神縣綠色經濟之典范。“疫情期間,我們的竹本色生活用紙在海外市場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狀態。現在公司上下都期盼著項目盡快投產,以緩解公司產能壓力。”該企業負責人表示。
在丹棱縣機械產業園,澳力鑫新材料二期項目已完成原料車間建設,成套的生產設備即將入場。“受疫情影響,二期項目今年3月方才開工,但根據項目一期的建設經驗,我們有信心在今年年末完成項目建設并投入生產。”澳力鑫新材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澳力鑫新材料二期項目建設現場。
據了解,該項目一期于2018年末簽約,次年7月即實現竣工投產。“得益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項目入駐之初,相關部門為我們提供了‘模擬審批’‘紅色代辦’等服務,極大提升了項目進展速度。可以說是‘進一道門,辦所有事’,極高的行政效率保障了企業的投資信心。”該名負責人如是說到。
澳力鑫新材料一期項目。
在建項目緊鑼密鼓,投產項目加足馬力。喜人的局面從何而來?源自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源自全市上下的通力協作,投資唱主角,項目促發展,共同寫下一張亮眼的成績單。
看數據
項目投資促進全市經濟持續向好
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為對沖疫情影響,3月,全市高規格召開了投資促進工作推進會,明確了招商引資是“一號工程”“一把手工程”,全市要著力構建“一盤棋”格局,強化“一條龍”服務。7月2日的全市抓項目促投資現場會上,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強調,要用好政策“窗口期”,牢牢抓住項目投資這個“牛鼻子”,做好“投資唱主角”這篇大文章。
招商引資是主戰場,項目投資是決勝戰。今年上半年,全市上下深入貫徹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等發展戰略機遇,成功扭轉了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實現了“危中求機”。
赴西安考察項目。
數據可以佐證。今年1—6月,全市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14.22億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4.5%;完成招商引資新簽約項目73個,完成簽約項目全年目標任務的58.4%,合同金額1328.65億元;引進由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投資或投資額5億元及以上重大項目28個,履約重大項目15個,完成簽約并履約重大項目目標任務的50%。
其中,立足成德眉資同城化建設發展機遇,今年以來,我市新簽約來自成都的項目21個、合同金額574.99億元,表明成眉產業合作程度越來越深,青睞眉山的成都企業也越來越多。
與企業在線洽談項目。
立足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歷史機遇,今年以來,全市國內省外到位資金中,來自重慶方向的資金占比達10%,隨著成渝雙城經濟圈這一國家戰略持續推進,渝眉兩地經濟活動、產業互動將更加密切頻繁。
投資唱主角,推動著全市經濟持續向好。7月發布的上半年主要經濟數據顯示,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2%,較一季度提高4.8個百分點。其中,項目投資增長5%,較一季度提高4.1個百分點。“總的來看,疫情對眉山經濟發展的影響在逐漸消退,全市經濟呈現快速恢復態勢。”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市上下將認真貫徹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天府新區等國家戰略和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等全省戰略機遇,加快推進項目落地,全力保民生、穩就業,推動全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看行動
主動作為服務項目落地全過程
投資唱主角,更需要全市各部門靠前站位,主動作為,以優質的服務,加速項目“簽約、落地、投產”。
復工復產之后,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漸轉好,各地積極啟動招商引資,優質項目競爭異常激烈。今年上半年,全市各區縣、園區黨政主要負責人積極“走出去”拜訪企業、對接項目72批次,分管負責人“走出去”拜訪企業、對接項目91批次。目前,全市重點跟蹤在談重大招商引資項目32個、擬投資金額767.1億元。
“作為招商引資工作的‘前哨站’,我們要求人人都是項目‘情報員’,及時捕捉、提供項目信息。全市各級各部門通力協作,共同研判,凸顯招商引資‘一盤棋’工作格局。”市經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全市通過網絡簽約、郵寄簽約、現場簽約等方式,簽約引進項目個數、合同金額同比基本持平,成功扭轉了一季度同比下降的趨勢。”
項目投資,簽約是銀,落地是金。市政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積極對接服務項目落地,該局著眼于項目前中后端全面開展保障服務,具體體現為:
超前做好項目落地前端協調。協同相關部門做好項目投資在簽約、落地、開工等各方面的服務和協調工作,降低土地、資金、勞動力等經濟要素成本,解決項目規劃、資金、環評等問題,不讓符合條件的項目游離在“庫外”。
用心做好審批過程中端服務。采取“模擬審批”“容缺受理”“多評合一”“聯合驗收”等創新模式,最大限度解決項目建設審批部門互為前置、審批時限長、申請資料多、辦事環節繁等問題。
全力做好生產經營后端保障。大力推動減稅降費,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在市場監管、住建、生態環境等領域推行行政執法“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壓減重復或不必要檢查事項;在技術創新、綠色發展、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持續發力,廢除不利于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
針對省市重點項目,我市在黨務政務服務中心設立“紅色代辦”綜合服務窗口,由“紅色代辦員”全程開展項目審批、證照辦理、要素協調等服務工作,助推投資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會在每年的省市重點項目計劃中,選取部分投資金額大、社會關注度高的項目,納入當年紅色代辦服務范圍。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43個項目納入‘紅色代辦’,截至目前,已有20個項目完成施工許可證辦理。”
以眉山信利高端顯示項目為例,通過“紅色代辦”,該項目正式提交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后,歷時僅38個工作日便取得了環評批復,創造了同類項目環評審批最快記錄。位于甘眉工業園區的通威太陽能電池項目,更是成為通威集團迄今為止在國內“接觸最晚、上馬最早、速度最快”的太陽能項目。
“下一步,我們還將進一步與園區項目服務中心對接,大力推行‘紅色代辦’服務機制,與企業負責人保持更深入的聯系,營造優質、便捷、貼心的服務環境,強化各項保障,做到‘全程跟蹤、全程服務’提升項目落地建設時效。”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