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7-29 16:45:30
責任編輯:陳敏
“感謝政府,感謝周主任,這路和房子修得太好了,以后生活就方便多了!非常感謝!”7月22日,在眉山市青神縣白果鄉胡壩村5社,貧困戶宋玉安站在修葺一新的家中,拉著掛村干部周志清的手,充滿感激地說道。
白果鄉是青神縣貧困人口最多的一個鄉鎮,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93戶,貧困人口2471人,幫扶責任重,幫扶壓力大。
宋玉安因二級重度殘疾生活無法自理,2014年被納入精準扶貧對象戶,享受國家低保和殘疾人補貼,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為農業生產經營收入和政策性補貼收入,家中僅有的兩畝地用于種植水稻和油菜。宋玉安女兒又患有重病,生活的重擔全部落在老伴肩頭,年過半百仍在周邊打零工補貼家用。
白果鄉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周志清作為聯系宋玉安的掛村幫扶干部,在了解到宋玉安的實際情況后,便多次入戶幫助其解決問題。
說起周志清,宋玉安很激動:“周主任教我們提高種植質量,幫助我的女兒和妻子找到了就近打零工的地方,還協調同社農戶和鄉民政辦給我的妻子辦理了農村低保,前前后后跑了不下十趟,我們的收入現在大大增加,真是太感謝他了。”
宋玉安不僅生活拮據,家里還破敗不堪。從公路到他家還有43米的山間小路,以及72平方米的院壩都未經硬化處理,每逢雨天道路泥濘不便出行,幾扇搖搖欲墜的玻璃窗和二樓的木制通道等存在極大安全隱患。
當周志清問起農業生產方面的情況時,宋玉安指著一摞受潮的稻谷無奈地嘆息:“我每年大概有2100斤谷子,曬不透晾不干,沒地方晾曬。”農民辛苦種的莊稼,直接關系到口糧問題,發霉變質可不是辦法。
當周志清尋思著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時,院內成排不成材的雜樹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鄰居也反映過這些皂角樹、黃葛樹,影響了他們農作物的生長”宋玉安說。根據宋玉安的家庭狀況,周志清仔細進行分析、精準規劃,靶向發力制定幫扶舉措。
今年6月,周志清出資約8000元,帶領施工隊頂著烈日冒著酷暑,一同砍掉雜樹并全面啟動了修繕工程,將院壩和道路重新平整硬化,安裝新的門窗玻璃。同時,由鄉政府出資10000余元,用于粉刷室內天花板和墻體,實施室內地面硬化處理、住房改造及廁所革命改造等。清雜、加固、鋪墊每道工序緊張進行,經過為期十天的辛苦勞作,一個嶄新的家呈現在眼前。
幫助硬化的入戶路和院壩
“扶貧干部實實在在為貧困戶干了實事、辦了好事,扶了貧更扶了智,路修通了,黨和群眾的心也拉近了。”胡壩村黨支部書記金志剛說。
“我作為一名鄉干部,在接到貧困戶宋玉安的直聯幫扶任務后,深感幫扶的責任重大和任務艱巨。收入提高了,出行方便了,居住環境質量提高了,他們才是真正脫貧,我才能心安!”周志清倍感欣慰。
現在的宋玉安一家住進了窗明幾凈的新屋,門前的道路也平坦寬闊,產業有了希望,生活也有了奔頭,宋玉安說:“我們一定會把日子越過越好的”。
(安娜 文/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