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7-16 10:36:16
責任編輯:何海娟
2020年這場疫情,不僅給群眾生活上帶來較大影響,更是讓許多小微企業面臨生存挑戰。面對疫情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如資金緊張、市場需求減少、復工延遲等,企業如何走出困局?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各金融機構紛紛“雪中送炭”,低息資金支持、減免社保費用、降低(減免)稅費等一系列惠企措施,緩解了小微企業的燃眉之急。
A
運轉困難、資金回籠慢
金融機構提供低利率貸款
7月13日,青神縣興達工貿有限公司的物料廠,工人們有序地進行分揀和運輸。與此同時,該公司的分廠也在正常運作中,新建場地即將竣工投入使用。
“在今年上半年這個特殊情況下,我們公司還能穩步經營,撐過最難的那幾個月,多虧了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公司相關負責人雷宇峰說。
據了解,興達工貿公司主要致力于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和建筑材料銷售。受疫情影響,其上下游合作商都停工了很長一段時間,原材料供應不足是公司遇到的首個問題。雖然后來工廠陸續復工,但他們又遇到了運轉困難、回款慢的難題。“因為停工,大家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而回款慢會使我們對流動資金的需求變大。比如,去年只需要200萬元流動資金就能正常拓展業務,今年則需要400萬元。”雷宇峰感慨道。
興達工貿公司解決資金難題,穩步拓展市場。
2019年3月1日,公司在當地一商業銀行申請流動資金貸款400萬元,到期日為2020年2月28日。由于受到疫情影響,春節假期后公司未能正常復工,銷售收入及利潤出現一定幅度下滑。
雷宇峰表示,他們已經預想到了今年的續貸肯定有困難,為此很是發愁。此時,該商業銀行了解到具體情況后,根據總行臨時下發的抗擊疫情幫扶小微企業的經營思路,為公司設計了詳細的授信方案進行續貸。但銀行工作人員在業務辦理過程中發現,受疫情影響,出行和快遞都受到了管制,于是采用網絡受理的方式提前收齊客戶信貸資料、疫情緩解后再補齊蓋章資料的變通之策,提前保質保量地完成貸前審批,為興達工貿公司到期還款解決了后顧之憂。
“銀行還主動提出將原貸款利率下浮20%,并將一年期貸款期限拉長到兩年期,讓我們在得到信貸資金后,有充足的時間恢復經營。”雷宇峰說,銀行的做法讓他非常感動,感覺彼此間并不僅僅是簡單的業務關系,更讓他體會到了一種朋友般的關心。“續貸順利辦理后,我們上半年總算是平穩度過了。等到下半年各行業復蘇,情況肯定會有所好轉,我們對未來還是充滿了信心的。”
忙碌的生產車間。
金融機構的鼎力相助,為小微企業“突圍”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5月,我市新增貸款114.33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0.61%。其中包括各金融機構通過展期、無還本續貸、延長還款期限、調整還款計劃、減免預期利率等救助措施支持企業7065戶,金額89.4億元;融資擔保機構為涉疫中小微企業辦理展期、續保等1.25億元,擔保服務費率降低至1.3%以下,減免擔保費284.03萬元等。
B
市場縮減、經營壓力大
社會保險減免政策延長至年底
6月下旬,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對2507家中小微企業開展的調查顯示,由于抗風險能力差,資金支持是中小微企業最大訴求,而市場需求不足則是疫后恢復的最大挑戰。
對四川王家渡食品有限公司這類專注于食品加工和銷售的企業來說,今年受到的沖擊無疑是不小的。“我們的產品主要銷往商超等終端和餐飲連鎖企業,今年的餐飲行業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造成了市場縮減、經營壓力加大的困境。”該公司相關負責人李鵬說。
王家渡食品公司積極研發新產品,適應電商銷售。
據了解,單純復工對于王家渡食品公司來說不是大問題,因為90%的員工都來自眉山本地,所以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公司很快就于2月初復工了。“由于疫情影響,餐飲行業停了很長一段時間,而我們公司遵循的是以銷定產的原則,所以剛復工的那段時間,生產處于慢慢調整的階段。”李鵬介紹,與去年同期相比,目前公司的銷量雖然上升了10%左右,但距離去年年底定下的目標,還差了20%多。
王家渡食品公司工作人員正品嘗樣品,為推出新產品做準備。
在巨大的經營壓力下,人社部門發布了一則好消息:小微企業可以享受社保減免和穩崗補貼。“我們公司共有400余人參保,每個月的參保費用就有好幾十萬元,現在減免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確實大大減少了我們企業的負擔。”李鵬說,2-6月,公司共減免了100余萬元的社保費用,同時還收到了約10萬元的穩崗補貼。
“對小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單位繳費免征的期限,由原來的2020年2月至6月,延長執行到2020年12月底。”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截至6月底,我市享受階段性降費的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共4938戶,三險減免總金額共39391.35萬元。
C
延期復工、經濟損失多
減免稅費為企業降低負擔
7月13日下午,一位初一學生家長在東坡區一文化培訓學校咨詢補習班的相關問題,工作人員正耐心回答。與此同時,培訓學校的負責人汪潔看著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增加的空閑教室,臉上露出了愁容,“受疫情影響,很多行業都受到了非常大的沖擊,其中就包括我們教育培訓行業。”
據汪潔介紹,對教育行業來說,每年都有固定的黃金招生時期,比如寒暑假和春秋季開學季,年初疫情暴發,導致他們錯過了寒假和春季招生,學校上半年損失非常大。
根據原計劃,學校的老師們都是臘月二十七放假,然后正月初七上班。“一般這個時期高三學生報名比較多,而且分為年前和年后兩個不同上課時間,沒想到疫情暴發,打亂了我們的計劃。”汪潔告訴記者,報名年前上課的學生正常完成了課程,但是年后的學生就只能選擇線上課程或者推遲到復課以后再上。
疫情好轉,線下課程重新恢復。
在停課期間,該校推出了線上課程,收費價格也比線下課程優惠了不少。“我們線上課程幾乎不盈利,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維持生源。即便如此,報名上課的學生也非常少。”汪潔解釋說,線上課程學生少,一是因為部分家長對網絡教學方式接受度不高,二是就讀學校已經給學生也安排了網課,造成了時間沖突。
教育培訓市場慢慢復蘇,家長正咨詢課程。
5月1日,汪潔經營的培訓學校線下課程正式復課,但此時已經錯過了寒假和春季開學。“今年上半年可能是我們遇到的最困難的一段時間,這種情況下,特別感謝政府部門的惠企政策。”汪潔說,稅務部門送來了關于減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稅費的減免可以一定程度上減輕我們的負擔,讓我們迅速復課、繼續發展,爭取將前幾個月的損失盡快彌補回來,接下來我們會做好中考后和秋季招生工作。”
“截至6月底,為促進小微企業發展,我市稅收減免數額已經累計超5億元。”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會繼續發揮稅務職能,積極為企業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不斷優化納稅服務,助力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記者手記
正如北京大學教授陳春花所說:如果企業只能在順境里、在可認知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增長,這本身就是一種危機。面對疫情,小微企業如何“突圍”解題?一方面,企業需要立足自身現狀,科學分析市場環境,自力更生尋求多渠道、多元化、多層次的“自救之路”;另一方面,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深入調研企業難題,從政策上、服務上、保障上,為企業“突圍”增添“幫扶力量”。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疫情給企業關上了一扇門,又打開了幾扇窗,在各項惠企政策的幫助下,企業如果能夠打破困境,找到新的發展,這又是一種新的收獲與成長。(記者 陳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