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7-14 17:15:20
責任編輯:羅思源
眉山網記者 李幸
幾天前,2020年全國高考正式落幕,全國卷一文綜一道地理科目大題,成功登上熱搜,這道24分的大題只有一個考點——“平頂山”。
平頂山,或叫桌狀山、方山,發育在近于水平且軟硬相間的巖層分布區,在受到流水的強烈侵蝕切割后,較松軟的頁巖等巖石等很快損失,被消磨殆盡、成為平地。而堅硬的玄武巖層則像一頂安全帽,保護下方的巖層免受侵蝕,維持了較高的地勢,形成平頂山。
知道了平頂山的形成原理,解題思路應該就有了。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推薦了一個尋找答案的地方——眉山市洪雅縣瓦屋山,這座被該雜志評選的“最美桌山”。
7月14日,眉山中學地理教師蘇林,以瓦屋山為例,解釋了平頂山特殊地貌形成的原理。
蘇老師說,瓦屋山地處四川盆地西南邊緣的峨眉山系,因東西兩側略傾的屋脊狀地形,從任何角度望去,此山整體上都狀若瓦屋,由此得名瓦屋山。山頂平臺約11平方公里,南北長3375米,東西寬3475米,平均海拔2830米。被地質專家認定為中國最高、最大的桌山。
這一特殊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呢?
蘇老師解釋,在2.6億年前,整個瓦屋山地區處于一片海洋之中,海底生物沉積形成了深厚的石灰巖,約在2.6億年,瓦屋山地區海底火山爆發,火山噴發形成的玄武巖覆蓋在海底的石灰巖之上。大約在1億年前,受地殼運動的影響,海洋地殼抬升,海水退去,瓦屋山就在區域出露地表。經多次地殼抬升,形成山脈。其中被玄武巖覆蓋的十余平方千米,由于地質堅硬,裂隙發育少,抗風化、侵蝕力強,基本沒有發生斷裂崩塌,巖層基本保持水平形成方桌山。
《中國國家地理》稱,平行山所勾勒出的如斧劈般的天際線,淋漓盡致地詮釋了山地的平直之美——一望無際的平頂山臺,為科幻小說《失落的世界》提供了靈感。
所以,來爬眉山洪雅瓦屋山,感受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許還能助你高考多拿24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