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6-19 10:54:41
責任編輯:何海娟
邁進新時代,人們享受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日益強烈,對文旅市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旅產業發展迎來新需求、新技術、新業態、新產品。面對年輕一代的深度體驗、網紅效應,我們要如何跟進?面對老年銀發群體的品質康養、社群訴求,我們是否做好了準備?
眉山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悠久的歷史饋贈了眾多文明瑰寶,慷慨的自然賦予了一片秀美山川。如何將文化旅游資源成功對接市場多元需求?如何讓“藏在深閨”的景區景點走向大眾,激發文旅新活力?
近日,我市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出臺了《眉山文化旅游恢復發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提出以品牌塑造,創新引領,推進“文旅+”,構建多元產品體系,激發眉山文旅發展活力,著力打造環成都文旅經濟帶新興增長極。
品牌為王 深挖文旅區域特色
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讓文化更富活力,讓旅游更富魅力。要推動景區由欣賞美麗風景向體驗美好生活轉變,在“體驗為王”的生活時代,文化旅游規劃創新的路徑與方向在哪里?
《計劃》提出:
——打造品牌文旅節會。加強與成都、重慶及其他城市的交流合作,持續打造東坡文化節、東坡文化國際學術高峰論壇暨四川音樂周、中國泡菜食品國際博覽會、國際(眉山)竹產業交易博覽會、東坡國際半程馬拉松賽、青神瑞峰龍舟文化旅游節、城市音樂季、瓦屋山冰雪嘉年華、彭祖長壽養生文化節等品牌節會活動,提升眉山文旅節會品牌在成渝地區的影響力。
——推進系列品牌創建。全力推進天府旅游名縣、全域旅游示范區“兩創”聯動工程,培塑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縣域旅游品牌。全力推進東坡故里文化旅游景區創5A、彭祖山創4A、大雅堂創4A、瓦屋山鎮創四川省文旅特色小鎮、蘭溝村申報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等文旅品牌創建工作,推動眉山文旅全面融入“大峨眉”“大熊貓”“大遺址”“大灌區”等全省大文旅品牌建設。
旅游本身就是差異化體驗,特色和品牌是讓游客走進來、留下來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來,眉山突出文化、旅游資源特色,創新設計,深入挖掘以三蘇文化、長壽養生文化、竹編文化為代表的文化資源,塑造眉山“金字招牌”;依托瓦屋山、七里坪、黑龍灘的高端稀缺旅游資源,堅持差異化發展,打造“生態牌”“養生牌”“休閑牌”,塑造生態旅游品牌形象;深入挖掘東坡泡菜、仁壽抬工號子、丹棱嗩吶、洪雅復興耍鑼鼓文化,塑造區域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6月11日,走進丹棱幸福古村,經歷之前的閉村整修,重新開村后的古村更美了——五步一畫、十步一景,讓人流連忘返。走在綠樹掩映的石板路上,路的兩邊都是果樹,翠綠的李子墜滿枝頭,油桃成熟了、紅艷艷的惹人饞。漫步青石、古巷、石板路,住進雕花門窗、青磚瓦墻的古樸老宅,品嘗親手采摘、可口又地道的農家風味,不僅愉悅身心,還有情懷共鳴。
春季里的丹棱幸福古村色彩繽紛。(資料圖片)
古村讓人留戀的,不止眼前的風景,更有悠久而厚重的古道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正是看準這一點,幸福古村在保留傳統農耕村落特點的基礎上進行鄉村再造,向旅游市場提供“民宿+度假”的鄉村生活方式,喚醒“鄉愁”。
“獨特的風俗人文是寶貴的旅游資源,景區通過對這些傳統生活方式和非物質文化遺傳的還原、創新、演繹,便會成為很多游客首選的旅游目的地。”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自古以來,眉山就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源遠流長的歷史記載,主要人文、自然景觀等景區景點達120余處,全市有國家A級以上景區30個,其中國家4A級景區9個。“天生麗質難自棄”,眉山正以品牌打造為手段,深挖文旅區域特色,努力將文旅資源用好、用到位,為文旅融合發展增添動力激發活力。
創新引領 激發文旅產業活力
“白天逛廟,晚上睡覺”“上車刷屏,下車拍照”的時代已成過去。面對與日俱增的審美疲勞和“淺消費過剩”,如何與時俱進、創新突破、滿足消費客群新消費需求,成為文旅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有文旅策劃專家指出,游憩機會的深度開發是眉山文旅行穩致遠必須翻越的一道坎,旅游內容和價值始終是眉山文旅市場活力和生命力的基石。文旅項目開發或提升改造,必須和品質城市建設及鄉村振興融合起來統籌規劃,不僅要做實“水、電、路、氣、訊、廁、衛”等公共基礎設施要素,還要做精“吃、住、行、游、購、娛、導”等旅游產業功能要素,更要做深“文、商、養、學、閑、情、奇”等旅游核心價值要素。
《計劃》提出,要大力推進“文旅+”,著力構建眉山文旅多元產品體系。
——實施“文旅+農商教體醫”。發揮眉山人文資源、生態資源、鄉村旅游資源等優勢,圍繞“巴蜀文旅走廊”“一區三帶四基地”“眉山新八景”建設,推進“文旅+農商教體醫”高質量融合發展,發展一批文化體驗、醫療康養、度假休閑、研學等旅游新業態、新產品。
——實施“文旅+科技”。大力推動5G、人工智能、大數據、VR等現代技術在文旅行業的運用,打造一批智慧旅游、數字景區、數字博物館、數字美術館、線上演藝等文旅線上新產品。加強景區景點、旅游飯店、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文藝院團、旅行社等與“智游天府”平臺數據的實時對接,提高文旅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實施“文旅+旅游演藝”。推動眉山市歌舞劇院公司、東坡區心連心藝術團、彭山區幸福長壽藝術團、仁壽縣大舞臺藝術團加快發展,著力創作一批以“抗疫”“醫護人員”等為主題的優秀文藝作品,引進一批國內外精品劇目,著力推動4A級以上旅游景區、省級旅游度假區實現旅游演藝全覆蓋。
“去年我們嘗試了一系列事件營銷,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和新穎奇巧的創意,實現傳播的最大化,效果不錯。”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稱,眉山策劃了“東坡丹荔遭松鼠偷吃,三蘇祠求妙招退鼠”這樣的話題,瞬間引爆互聯網,獲得《人民日報》、《新京報》等媒體千萬級的閱讀量,極大地傳播了東坡文化,宣傳了眉山。
同時,眉山文旅還創新設計東坡形象IP,多種方式打造“爆款”內容,通過移動互聯網,將IP形象廣泛植入抖音、微博等平臺,讓東坡文化不再是束之高閣的古籍卷冊,真正成為能夠與關注者、游客對話的可視化形象。“比如,根據大量歷史文物,創新研發了近100款文創產品。其中,詩詞魔方榮獲2019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大賽銀獎、‘東坡飄雪’文創茶獲得銅獎。”據介紹,一些旅游文創機構還把蘇東坡的《瀟湘竹石圖》,創意植入茶席、直尺、書簽、便利簽、電腦包、手提袋當中,一上市就受到追捧,線上線下人氣均旺。
提質升級 保障文旅健康持續發展
文旅產業是眉山實施開放引領戰略的重要一環,是眉山走向世界的橋梁紐帶。聚焦市場,苦練內功,強化能力,提質發展是文旅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根據《計劃》,我市將在提質發展上下功夫:
——實施眉山文旅服務質量提升行動。著力用好“智游天府”平臺,爭取接入成渝“一碼通”。開展“文明旅游、健康出行”主題實踐活動,健全旅游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文明旅游示范區,創新文明引導,樹立良好旅游目的地形象。開展品質保障健康游眉山、健康旅游新風尚的推廣和體驗活動,增加游客健康旅游服務獲得感。
——實施文旅規劃和培訓提檔升級行動。全力推進文旅資源普查,高標準編制《眉山市“十四五”文化旅游業發展規劃》,強化全域旅游國土空間規劃引領作用,優化全域旅游用地空間布局。加強文化旅游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引導景區景點、博物館、主題公園等增加數字化服務。做好全市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培育工作,加大文化和旅游人才培訓力度。
“這里不僅自然風光漂亮,連廁所都是一道風景線。”近日,在洪雅七里坪度假區仙草園停車場,一個紅墻黑瓦、飛檐翹角的公共廁所讓游客感受到了濃濃的田園古村落風情。近年來,眉山分別在城區、旅游景區、鄉村旅游點、旅游道路沿線、旅游集散中心、公園等重要場所,通過新建、改建等方式推進“廁所革命”,目前已納入全國旅游廁所管理平臺的有近200座,以“小”廁所實現了對全市旅游公共服務水平的大提升。
為使廣大群眾不斷增強文化和旅游的獲得感、幸福感,我市在文旅深度融合發展過程中,全方位推進文化旅游標準化建設,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旅游公共服務水平、景區交通基礎設施等軟硬件水平,同時加強文化和旅游市場培育監管,推動文旅向便民、惠民、利民發展。提前完成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建設和市級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法人治理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市旅游廁所百度地圖上線工作,在市廣播電視臺綜合頻道實現高標清同播等。
據介紹,目前我市21個A級景區、7家星級旅游飯店和文化場所正全面接入“智游天府”平臺,已運用5G、全景VR、航拍等技術,推出“好耍在眉山”抖音藍V賬號、免費金牌解說VR游、文化慕課、數字閱讀等線上文旅服務產品800余項,點擊量超60萬次,組織景區發放免費門票2萬余張。
“接下來,我們將抓住創建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范市、國家級天府新區建設和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歷史機遇,乘勢而為、開拓進取,不斷加大我市文化和旅游產品開發和宣傳推廣力度,發展文化旅游經濟,努力將眉山建設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經濟強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市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眉山正圍繞全省文旅發展“一核五帶”總布局,積極融入成都全省文旅經濟發展核心區,著力打造環成都文旅經濟帶新興增長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