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5-25 16:08:56
責任編輯:羅思源
眉山網記者 張丹梅 文/圖
今年53歲的卿和是丹棱縣三峽情水果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理事長,10余年來,他投身農業謀發展,帶領群眾奔小康,用實際行動踐行“助人為樂”的人生信念,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投身農業謀發展
“和農業的結緣,還要從來到丹棱開始說起。”卿和回憶,2001年8月,他從重慶開縣移民到丹棱縣齊樂鎮青龍村,剛開始有些迷茫。在一次偶然與當地果農交談中,他發現當地水果銷售不理想。“如果想辦法解決不就是商機嗎?”當年,卿和便開始收購水果進行轉銷。
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經歷了短暫的低迷期后,卿和將重心放在了果樹栽培技術的鉆研上,“我找到縣上的種植大戶、農技人員,虛心向他們學習果樹修枝、施肥、打藥等管理技術。“積累了2年的種植經驗,卿和便組織成立了“丹棱縣三峽情果品協會”,一邊打理協會日常事務,一邊承包土地種植大棚蔬菜、葡萄,繁育果樹苗木。
2007年,“丹棱縣三峽情水果專業合作社”正式掛牌成立。“水果產業,應走出一條‘創新機制+擴容提質+政府協調+果農專業合作組織實施’的扶持模式。”卿和稱,為了做大做強丹棱水果產業,他先后自費赴日本、荷蘭及沿海一些水果產業發達地區學習取經,并在政府的大力引導與品牌推廣下,他經營的合作社逐步發展壯大,社員由當初的10余名發展到現在的1179名。同時興建了儲藏量2000噸的果蔬氣調保鮮庫和日加工150噸的水果打臘廠,年銷售水果從2002年的1500噸達到了現在的12000噸,打響了丹棱水果在國內市場的品牌知名度。
目前,合作社已形成集種苗繁育、水果種植、加工、儲藏、銷售為一體的經濟實體,先后被四川省農業廳評為“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被財政部、中國科協評為“全國先進協會”。
帶領群眾奔小康
“大家富才算真正富!”在創業致富的同時,卿和不忘帶領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收購水果時,他堅持綠色種植理念,引導果農少打農藥、少施肥,不催熟,保證丹棱水果品質;成立協會后,他走進果園,為果農講解果樹種植技術,對主動上門請教的果農,他都傾囊相授、毫不保留;合作社成立后,他不但為果農提供技術咨詢、農資服務,還幫助果農拓寬銷路,增加收入……
2009年,卿和主動聯系當地有關部門,成立了“丹棱縣三峽情水果專業合作社黨支部”,將黨的建設和協會的發展緊密相連,積極引導老鄉和當地群眾不斷優化水果產業結構,邀請專家、技術人員向群眾傳授技術,帶領黨員幫助群眾解決水果生產、銷售中的實際問題,無償贈送果樹栽培書籍,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科學發展的富民之路。
如今,青龍村家家戶戶、荒山野地都種上了不知火、春見、愛媛等高收入的經濟作物,個個都成了種植能手,水果品質逐年攀升,人均收入也從最初的1000多元增加到6000元,再到現在的2萬余元。
雖然大部分老鄉富了,但卿和還時刻牽掛著困難家庭,他帶領合作社積極加入丹棱縣扶貧開發協會,幫助那些想致富卻沒有資金的老鄉,一起實現致富奔康。今年疫情期間,合作社共捐贈1萬余元助力一線抗疫;農戶水果滯銷,他便挨家挨戶收購水果,安撫農戶情緒,解決農戶后顧之憂。
“受疫情的影響,丹棱水果市場波動較大、不穩定。”卿和說,當前,他正著手開展市場調研,進一步拓寬銷路,帶動丹棱水果產業穩步發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