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4-20 17:20:40
責任編輯:任楓楓
交通出行有序恢復
阡陌縱橫的交通路線,承載著市民們的出行需求,也織就了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幸福網。上班、接送孩子、出門買菜……各種出行需求的背后,是無數家庭的生計所需。城市中穿梭的交通工具,助推著城市經濟前進的步伐;市民的便捷出行,是一座城市活力的晴雨表。
隨著疫情形勢不斷好轉,各種交通工具也逐步恢復運營。在眉山各個小區中,一戶戶市民逐漸走出家門,空無一人的道路上車輛逐漸恢復到往日的車水馬龍,城市也在這繁忙的車水馬龍中漸生熱鬧。
公交車司機發車前都要在車內噴灑消毒液。
市民出門:做好個人防護 陸續有序出行
4月17日,送走了前來取花的最后一名顧客,花店老板王鑫開始打掃起了店鋪衛生。打掃完準備鎖門回家時,一看表是晚上9點,剛好可以乘坐夜班公交車回家。
4月18日,退休職工王國英在疫情后第一次出門。趁著周末的好天氣,王國英約上幾個朋友邁步出門,準備乘坐公交車去碰頭。“出門戴好口罩,乘車分散坐,做好個人防護,出門還是放心的。”
市民出行方式不只是乘坐公交車,路邊的共享單車也成為了疫情期間市民出行主要選擇。“出門要減少與人的接觸,騎單車既環保健身,又在開闊流動空氣中移動,出行很方便。”市民陳軒然是眉山城區一公司職員,復工復產后上班的陳軒然選擇了騎共享單車。
城市街道上市民的陸續出行,讓道路上汽車的鳴笛聲多了起來。“現在覺得,堵車也是一種幸福!”市民周建華感嘆道。上個周末周建華帶著爸媽去到青神看螢火蟲,返程遇上了堵車,但他卻感覺很高興:“疫情發生后,我們都響應號召宅在家里,整個城市也隨之安靜下來,已經有太久沒有見過城市車水馬龍的景象,原來最平凡的日常,也是這世間最動人的時光,我以后再也不抱怨堵車了。”
每輛公交車前都配備了相關人員對上車旅客進行體溫檢測。
公共交通:逐步恢復運能 乘坐市民較少
4月15日下午4點03分,16路公交司機黃英在等待了17分鐘后,拉著僅有的4名乘客從車站出發。始發站只載了4人,這在往常是不多見的現象。
“以前6分鐘一班,現在要十多分鐘才發一班車,一天下來最多跑5趟來回,還沒啥人坐,就連早晚高峰期的乘客也只有幾個人。”黃英說,現在一天下來,搭載的乘客人數在200人左右,不到疫情前日載客量的三分之一。
對于乘客的減少,黃英分析,很多市民從搭乘公交改為騎行,可以減少與人群的接觸。“現在只有買菜的大爺大媽和部分學生還在’照顧’。”
16路公交從眉山東站出發開往蓬萊廣場,途中要經過眉山衛生職業學校、東坡中學、眉山一中、蘇祠中學等多所學校。疫情前,每當放學高峰時,黃英來回要裝2、3車人,現在卻減少了一半多。
與公交車一樣,作為市民通往市外重要交通工具的鐵路,目前也尚未完全恢復運能。
4月15日,在眉山東站的市民們依次經過體溫測量、行李安檢后才能進入候車室。等候列車時,許多市民都自覺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離間隔而坐。候車大廳的廣播也在滾動播放著提示語音,要求旅客做好自身防護,再進車站。
“近段時間日均發送旅客人數為3000多人,即便是清明節小長假,發送旅客人數也只達到了4000多人,這與疫情前日均發送旅客7000多人相比,客流量只恢復了一半。”眉山東站總支書記李材東告訴記者,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眉山東停運列車也在逐步恢復,并從4月10日起執行二季度列車運行圖,目前恢復運營的列車趟數越為40趟。
李材東進一步解釋,列車班次目前的恢復情況,一方面是由于人們自身減少了外出,使得客流量減少,對列車的主觀需求減少;另一方面,就是鐵路部門對疫情防控的需要,禁售無座票,從客觀上降低了列車載客量。“如果所有列車開滿是62趟車,節假日、周末還會加開8趟高峰線。但目前我們根據客流量變化,實行一日一途動態增減列車。”
日常進行消殺的車站保潔人員
出行場所:嚴格疫情防控 保障出行安全
2月15日起,我市逐步恢復跨市客運班線運行;2月20日起,我市逐步恢復運行區縣客運班線和公交車班次;2月23日,全市所有高速公路出入口、國省等干道道路交通秩序全面恢復。
交通逐步恢復的同時,防疫工作做得如何?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4月17日,在公交首發站停泊處,11路公交車進站后車輛停好,一名工作人員就背著電動噴霧器,用84消毒液仔細地對車廂內部各部位進行噴灑作業。“按照公司規定要求,每輛公交車在每天早上出車前和晚上停運后共進行兩次全面消殺,在每趟次的起點和終點再進行局部消殺。”
除了給車輛外部進行消毒外,在行車前,司機們還會對駕駛車輛內部進行全面消殺,不放過任何一個衛生死角。
“公交車廂是一個密閉的、公共環境,現在是特殊時期,如果車廂內的消毒工作沒做好,那就是對市民不負責。把防控工作做到位了,乘客出行才安全。”司機黃勇一邊說,一邊打開車窗讓空氣流通。“疫情期間,市民乘車要遵守一些特殊規定,比如必須佩戴好口罩才能上車,車內不能開空調只能開窗通風,大家對此都很理解。”
在中心城區的杭州路上,有一處出租車日常消毒點。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每天有專人拿著消毒液,對出租車的門把手、車廂空間、車內扶手等乘客易接觸的部位進行消毒。與此同時,駕駛員們拿著登記表、排隊等待測量體溫,所有檢查結束后,駕駛員們才被允許上路營業。而設置在這里的消毒點主要是針對出租車司機換班后的日常消殺,出租車需要每天上午下午前來再次進行一次車輛消毒,保證車輛清潔。每當有乘客上車時,駕駛員也會提醒乘客戴好口罩、盡量坐在后排,在乘客下車后,第一時間開窗通風,讓市民們出行安心。
不僅公交車、出租車對消殺工作十分重視,眉山東站同樣重視市民乘車安全。
4月17日下午,眉山東站的保潔員李秀琴拿著酒精噴壺對驗證檢票處進行消毒工作,從疫情發生后到現在每天的消殺工作是車站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為守護市民乘客安全出行,車站內則停止使用中央空調,重點對疫區來眉人員進行追蹤報告。同時,在保障市民出行需要的前提下,車站對班次的上座率進行了嚴格把控,減少密切聚集。”工作人員介紹道。
為全力保障眉山東站疫情防控,我市交通、衛健等部門派專人駐站,設置留驗觀察室,開展進出站旅客體溫檢測及信息登記工作,做好相關信息核查等駐點工作。
出租車進行一日兩次消毒清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