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6-22 16:08:44
責任編輯:雷堯
文明社交是人的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文明程度,更能折射出廣大參與者的文明素質。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一定程度暴露了過去部分民眾對公共衛生意識和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經驗缺乏的短板,也對公眾的生活方式和衛生習慣提出了質疑和挑戰。曾經毫不在意的咳嗽,噴出的飛沫有可能傳播病毒;曾經不以為意地隨地吐痰,亦可能造成病毒傳播;聚餐之時,忘記或不愿使用公筷公勺,就用自己的餐具給他人夾菜舀湯,同樣可能造成病毒傳播……
3月24日,四川省文明辦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當前社會交往中存在的公共衛生問題發起“倡導社交文明 加強公共衛生”倡議。倡議發出后效果如何?市民在行動上有何改變?連日來記者就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眉山市民如何踐行十大文明社交行為習慣|記者調查①
4月16日早上8點過,正是上班高峰期,記者從湖濱路乘坐7路公交車出發,對市民在公共場所是否做到“咳嗽噴嚏掩口鼻”進行走訪調查。
途中,和記者在相同站點上車的兩名中年婦女一直聊天,其中一名婦女一直咳嗽。聽見咳嗽聲后,站在這兩名中年婦女旁邊的幾名乘客紛紛將臉轉向背對她們的方向,并往后挪了挪位置。直到這兩名中年婦女在市人民醫院下車時,沒有乘客對其無遮擋咳嗽行為進行阻止。
隨后,記者走訪城區多家商場、超市發現,多數市民能做到“咳嗽噴嚏掩口鼻”,但仍偶有市民不顧他人感受肆無忌憚地咳嗽、打噴嚏。
“有些人就是沒有文明意識,咳嗽的時候為什么就不考慮一下身邊人的感受?萬一被傳染了多不好?!痹诔俗惦娞菰庥觥安晃拿骺人浴钡氖忻駨埾紵o奈地說,“有些人為什么不能換位思考?如果是別人對著他咳嗽、打噴嚏,他還能這么淡定嗎?”在她看來,每個人都應該在公共場所保持“咳嗽噴嚏掩口鼻”這樣的良好衛生習慣?!拔拿餍幼?,包含一份尊重、蘊藏一份健康,人人都應做到。”
記者在走訪中觀察到,許多未成年人還沒有養成“咳嗽噴嚏掩口鼻”的習慣,而家長們也沒有把孩子對著周圍人咳嗽、打噴嚏當回事。
有這樣一個場景,市民李曉紅記憶猶新?!耙淮魏团笥丫鄄偷臅r候,大家聊得正歡時,朋友家5歲多的孩子突然一個噴嚏,不僅噴了我一臉,還噴得一桌都是?!崩顣约t說,雖然是孩子的無心之舉,但其實心里挺別扭的,從孩子咳嗽之后他也再沒夾過菜了?!拔拿餍枰志玫鼐S護,良好習慣還需傳承培養。要讓孩子們明白‘咳嗽、打噴嚏時要遮擋’,對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是有益處的。”李曉紅呼吁,家長們在生活中就應潛移默化地對孩子的日常行為習慣進行規范和教育,希望全社會都能攜起手來,共同踐行文明,為文明代言。
當天,記者隨機采訪的20余位市民表示,人人都會咳嗽、打噴嚏,但在公共場合最好用手遮擋一下,否則很容易引起別人反感。他們認為,咳嗽、打噴嚏時不進行遮擋的行為,不僅是一種不文明行為,也是不衛生的表現。比如,在商場乘坐廂式電梯時,空間比較密閉,人員又比較多,如果打噴嚏、咳嗽不進行遮擋,飛濺的唾沫容易傳播病菌,會帶來健康隱患。
【文明解讀】
據了解,人在打噴嚏時一次可以噴出10萬個唾液飛沫,這些飛沫以每小時145千米的速度在空氣中傳播。除非打噴嚏的人掩住口鼻,否則唾液中所含的細菌和病毒可以在2秒內附著到扶手、座位等被人抓摸和觸碰的地方。
專家表示,呼吸系統疾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來自打噴嚏或咳嗽的飛沫,所以,打噴嚏或咳嗽時遮掩口鼻非常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用手來捂嘴的動作很容易將口中的病菌傳遞到手上,若手未能及時清洗,再碰觸他人或東西時,就會再次傳播病菌。所以,提倡用手帕、紙巾遮擋。當身邊沒有手帕或紙巾等物品時,手肘是最佳工具,因為手肘部位接觸其他地方的機會較少,較不易散播病菌。
眉山網記者 王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