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2-07 16:01:20
責任編輯:毛馨怡
劉忱忱 眉山網記者 劉娟 文/圖
在東坡區大石橋街道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這場戰役中,有一群特殊群體,他們有的年已花甲,有的年近耄耋,本該在家頤養天年,享受兒孫繞膝之福,卻義不容辭主動請戰,不舍晝夜精神矍鑠的和各戰線人員比肩作戰,化為黨旗下永不褪色的光。
退而不休的老干部 戰“疫”面前不分年齡
如果不是干部履歷表的如實記載,誰都看不出,今年7月,大石橋街道老干部常永福已經“到點”退休了。
年近60歲的常永福,在大石橋街道(原東坡鎮)履職已41年,他對這片故土傾注了無盡的心血和汗水。這位性格爽朗、思想開闊的老黨員在城市建設、矛盾糾紛調解、征地拆遷等工作方面成績顯著,至今仍活躍在街道主力干線,帶動一眾精兵強將在基層攻堅克難。
疫情突發,常永福在接到街道防控戰“疫”集結令后,主動結束假期,立刻奔赴自己所駐社區紅星西路社區,帶領社區干部化身抗“疫”先鋒員,投身到社區疫情防控的一線工作中。每天天不亮,這位“閑不住”的老人就早早兒來到社區打卡報到,協助社區在每日走訪、居家隔離人員服務、防護物資發放等方面貢獻力量。
“我們把所有人員整合一下,分成兩個隊伍,爭取今天之內把所有宣傳橫幅掛好,最大程度為組織節省點人力物力!”2月2日,為積極營造防控工作宣傳氛圍,紅星西路社區決定在大街小巷、43個小區增掛宣傳標語、發放宣傳單。疫情期間,所有廣告公司暫停營業,面對嚴峻的防控形勢,如何按時完成宣傳任務?常永福主動提出,組織社區兩委、公益性崗位人員組成宣傳突擊隊,自行領命完成宣傳任務。
冬日陰雨綿綿、寒風刺骨,戶外溫度僅3度,老城區部分地面坑洼不平,常永福和社區工作者們在兩天內發傳單300多份,懸掛宣傳橫幅20副,幫助轄區居民們大大提升了自我防護意識。
“那么冷的天,常老輩子沒說一聲累,為我們紅星西路疫情防控工作‘扎起’,無論是入戶走訪,還是物資發放,他都沖在前面操心操勞,有時候真希望他能歇口氣,可他總說‘戰疫面前不分年紀’,硬是水都來不及喝一口!”提到這位“不服老”的駐社區干部,紅星西路社區主任劉玲滿眼心疼。
農村社區老黨員 他們是紅色的光
“宋書記,我們幾個老頭兒閑著也是閑著,身子骨也硬朗得很,來求組織給我們分點活路做!”1月31日,大石橋街道田店社區居委會辦公室內,社區書記宋文勇接待了一群主動“找事”的人。在得知社區兩委正號召廣大群眾支援疫情防控前線工作的消息后,6名平均年紀75歲、黨齡53歲的老黨員第一時間奔赴組織,與街道、社區干部一同參與到防控疫情工作中。
田店社區共排查出返鄉人員總人數54人,作為大石橋為數不多的農村社區,面對已開發、城鄉結合和純農村同在的復雜情況,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形式嚴峻。為了給田店社區536 戶 1253人居民筑牢安全屏障,一周多以來,這群可敬可愛的老戰士早出晚歸,主要在轄區消毒噴灑、疫情防控卡點上執勤上盡職盡守,為全民阻擋病毒來襲。“我們的宗旨就是不給組織添麻煩!” 79歲的老黨員、社區老協會長宋華福得知社區防護用品缺乏,主動組織老黨員們自行購買消毒噴霧器,從早到晚行走在田間地頭、街頭巷尾,為家家戶戶進行噴灑消毒。因年事已高、體能有限,老黨員們總是一次性背半桶水進行噴灑,噴完后又進行裝載繼續噴灑。結束了一天三次的消毒噴灑工作,老黨員們不顧勞頓,兵分兩路,冒著夜色中又來到社區的兩個卡口,當起了疫情好防控“守門員”,協助社區干部對出入人員和車輛逐一進行排查登記,做好體溫測量、外地人員勸返等工作。
“17年前,作為生產隊會計,和這群老戰友們親身參與了‘非典’疫情抗戰,17年后,我們依然堅守戰場,信心十足我們能贏!”68歲的佟兆青堅定的說。
在大石橋,75歲的田店社區老支部書記王吉林無償為前線人員每日送蔬菜,65歲的普田老黨員龔長清來回穿梭在多個交通十字路口巡回宣講疫情防控知識……全街道老干部、老教師、老黨員等五老人員們紛紛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分享到